【一鸣专栏】
女孩玩手机吃饭浑身打哆嗦:垃圾快乐正拖垮你的孩子
原创作者|一鸣
昨天看到一个让人扎心的视频。
在一户人家的监控,记录了一个部手机让女孩近乎癫狂的场景,网友直呼:太恐怖了。
她大概十一二岁的年纪,披着长发,看起来很可爱。
一开始,小女孩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在沙发扶手上还有一碗米饭没有吃,爸爸看她玩手机饭都顾不上吃,十分生气。
看样子,当时父母已经吃完饭了,爸爸说她两句,她大叫着表示反抗,由于他们说的方言,也听不清楚他们说的话,但可以看出,他们情绪比较激动。
爸爸意思是让女儿先吃饭,但女儿仿佛没听见,她的手在屏幕上不停的扒拉着,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手机。
爸爸试图打掉女儿的手机,想转移女儿的注意力,他打了女儿的两次手机,却没有打掉,因为女儿的手抓手机抓得很紧,看样子。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女儿已经习以为常了。
当爸爸打第三次时,小女孩才端起碗往嘴里倒米饭,她连筷子都不拿,拿着碗往嘴里倒。
很自然,米饭基本都粘在一起了,根本吃不到嘴里多少,就这样,她还懒得拿起筷子吃。
爸爸只好去收拾桌子,妈妈听到声音也过来了,她大声训斥女儿,女儿惧怕妈妈,她开始大口吃米饭,但眼睛始终不离手机。
不一会,女孩不知什么原因,浑身抽搐起来,但父母一点都不吃惊,可能已经习惯了。
不一会,女儿不再抽搐了,她仍然一边吃米饭,一边看手机。妈妈摇了摇头表示非常无奈。
这一幕让人心痛又吃惊,女儿对手机的迷恋程度已经成瘾,她一刻也离不开手机的样子,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有网友说,我孩子就这样报废的,我现在已经妥协了,读书都不要去,拿她手机说要跳楼,割腕给你看。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过多体验了垃圾快乐,他们就不再愿意追求深度快乐。
玩手机就是一种垃圾快乐,垃圾快乐就像一颗有毒的种子,一旦孩子们沉迷其中,就会慢慢侵蚀身心,影响他们的一生。
01
父母今天偷的懒,会变成明天的遗憾
很多人一提到朱之文的一对儿女,都直摇头。
农民出身的朱之文饱尝贫穷的滋味,在走红后一直努力挣钱,忽略了身边的一对儿女。
朱之文长年在外工作,妻子不懂教育,对孩子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孩子们长大后,都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常年在家啃老。
正如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说: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一期采访节目,主持人问大衣哥“儿子成绩如何”。
大衣哥直言:经常考15分,20分。一让他上学,他就说“给我钱,我再上学”,但是给了他钱,他就跑出去打游戏了。
大衣哥也想让小伟继续学业,可小伟只会在爸爸在家时去学校应付一下。
一旦大衣哥外出演出,他很快就会接到妻子的电话:“孩子又不上了,又回家了。”请家教、托关系,费尽周折……都无济于事。
最后,小伟还是在14岁的年纪,就早早辍学在家了。而他不想上学的理由也是简单粗暴:“上学的时候烦得慌,不想上。”
克里斯塔吉斯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经常接触电子产品的孩子,其大脑将会发生严重的萎缩情况,并且孩子大脑萎缩的程度,和玩手机的长短存在直接关系。
在成果模型上,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经常接触手机的孩子,其大脑皮层沟回明显变少,大脑结构明显异于普通大脑。
要知道,大脑的健康发育是智力提高的基础,而孩子学习的好坏与孩子的智力成正比。
所以,孩子如果长期的接触垃圾快乐,那么孩子的学习情况将会受到严重的干扰。
简而言之,就是玩手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孩子的成绩“一落万丈”。
好多父母总觉得孩子天性爱玩,不能让孩子童年过得不快乐,所以就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严格,放任孩子自己学习。
其实这样的放任孩子学习自由的方式,是对孩子最大的残忍,使得孩子未来生活过得不幸福。
02
孩子坚持原则源于父母坚持规则
我的邻居曾经向我吐槽过孩子不好管,不听他们的话:“我也定了规矩啊,但孩子就是耍赖我能有什么办法?”
邻居是怎么做的呢?
当孩子想看动画片时,他告诉孩子必须背会一首古诗才能看。
孩子背了一个小时也没有顺畅地背会,逐渐不耐烦了,哭闹着非要看,他于是心软了,想着孩子也不容易,算了,看吧。
当他要求孩子完成一套试卷才能出去玩时,孩子赌气不吃饭不喝水,他没有办法,再次妥协了。
教育中,父母一定不能惯孩子。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降低自己的底线,规矩也将形同虚设。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毫无原则和底线,孩子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朋友小王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底线意识。
他们和孩子约定好,如果作业做完,就可以看一个小时电视,但如果超时了,那就要受惩罚,比如一星期不允许看电视。
孩子要买东西,就一定要用;买吃的就一定要吃完,不好吃也要吃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慢慢地学会了遵守规则,做自己喜欢的事。相应地,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制力都会逐渐加强。
父母坚持原则不妥协,孩子才能更好的遵守规则。
03
孩子的好习惯需要父母动心思
(1)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平时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生活行为,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被迫”脱离垃圾快乐的影响。
孩子放假时,带孩子出门散步、逛街、看书等,在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文化馆、科技馆、郊游等,在长假的时候,带孩子去看看祖国的山河、异域的风土人情等等。
这样孩子就没空再接触垃圾快乐了。
(2)孩子不爱学习时,帮助孩子重塑信心
前几天朋友的女儿说头疼不想学习了,朋友没有责怪女儿,反而亲自接女儿回家,带女儿去饭馆吃了顿大餐,陪女儿去广场跑步。
在她引导下,女儿说出了事情,原来她宿舍有几个同学晚上老说话,跟她们说了好几次也不听。
朋友通过跟老师沟通,给女儿调了宿舍,女儿学习主动性大增,朋友很欣慰。
父母发现孩子有异常,不要急着跟孩子发火,要查出背后的原因,带孩子走出困境,孩子才会更有信心的走好自己的路。
(3)爱和规矩并行,孩子更自律
我女儿上6年级,每天都能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也名列前茅,生活习惯也很好,我们在女儿从小就给她立规矩。
从一年里开始,我们周一到周四不开电视,从周五、周六晚上才可以看,每个周日有半小时玩手机的时间,如果超过时间,下周日看手机时间取消。
父母只有爱和规矩同行,孩子才不会无所畏惧,养成好的习惯,父母也越来越省心。
04
写在文末
垃圾快乐爽一时,却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要注意关注孩子的成长状态,避免孩子接触和沉迷垃圾快乐,让孩子得以健康茁壮的成长。
作者简介:一鸣,持续投稿变现营2.0 ,中年少女;左手执笔,右手养娃,用一颗执着的心来写字。
延伸阅读: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要用三心
优秀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孩子假期花费一万八:让孩子见世面,一定要量力而行!
撒贝宁兄妹童年办晚会引怒赞:每个优秀的父母都会用心管孩子
9岁女孩拒绝保安亲昵动作被妈妈训斥:会拒绝的孩子有多赞
这3种学生,即使是“学渣”,未来也会“出类拔萃”
老师晒出学霸整齐有序的草稿纸:会整理的孩子才会掌控自己的人生
孩子你为什么一定要努力读书?
女子偶遇小学班主任感慨: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幸福还是悲哀?
孩子被宠坏的3个征兆,希望你家没有!
23岁女大学生死于逼婚: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而不是遥控器
这四种孩子注定没出息容易被社会淘汰,希望你家没有
高考后,有些家庭出现报复性消费:你什么条件,就怎么养孩子!
面对老师的“谎言”,学生坚持自己的想法:有主见的孩子,到底多有出息?
小女孩发现李白生卒年月出现错误,观察力强的孩子到底有多优秀
爸爸在外不顺心拿儿子出气: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不停的迁怒他
父母的习惯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妈妈懂“套路”,孩子更优秀
5岁男孩吐槽妈妈太懒:育儿道路最忌讳“付出太多”
9岁嗯哼高情商回答引赞:会说话的孩子一开口就赢了
孩子的开窍有三个机缘,看看你家能把握哪个?
好的老师都有点狠心
女孩因邋遢遭辞退: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哪有什么天生的“学霸”,这6种能力的培养,父母千万不要忽视了!
奖励孩子还在用物质满足吗?推荐3种奖励方法,更有教育价值!
内耗的家庭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育儿路上,我们都欠孩子一场“慢的教育”
父母在家的样子,决定了孩子10年后的人生!
8岁男孩课堂7次举手死亡事件揭露真相:千万别把孩子养得太听话!
把孩子养废后终于醒悟:紧绷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小男孩喊话父亲好友让其少喝点酒:镜头前的一幕刺痛千万父母的心
有一种失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4岁女儿跟伙伴吐槽爸爸:好父亲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所有却养出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教育路上最大的问题,父母怕麻烦
网课是一道分水岭,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落后的孩子更落后!
好的老师,都有点绝情!
教育最大的危险,就是指望孩子“自觉”!
孩子犯错后父母的做法,决定孩子的未来!
妈妈产后抑郁离世时孩子才7个月:妈妈,请不要当超人
遇到一位好老师,是每个孩子莫大的幸运与福气!
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是父母的必修课
家庭教育中,永远不要低估“贴标签”的力量!
男孩偷文具退货:占便宜的孩子终将吃大亏
情侣遇车祸庆祝生日:这两个字,是教育成败的根本标志
男孩转班,老师写字条鼓励他:孩子的眼睛亮了
妈妈和女儿打赌“爸爸在家没做饭”:眼里有活的爸爸到底有多重要?
把孩子照顾太周到,是一场灾难!
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释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付出全部成全的其实是自己
男生因考147分失望哭泣:父母什么样的态度孩子就什么样的命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