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专栏】
教师节不是“优秀教师节”,也不是“教育教师节”(旧文重发)
原创作者|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原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之所以“旧文重发”,是在想:今年的情况应该会好一些了吧?)
每年教师节各地都会召开各类优秀教师的表彰会,这是应该的。但教师节应该是所有教师的节日,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最美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们的节日。
当然,我深深地知道,“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最美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教育专家”是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因此每年的教师节,让他们在庆祝会前排就座、接受电台电视台采访、当特约嘉宾、上报纸头条或杂志封面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中国的教师节,还应该属于中国每一位普通的教师——
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发表过一篇论文,却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堂课;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机会上公开课,却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进了高一级学校;他们可能由于办学条件差、生源不理想等原因,很少有学生考上大学,但他们仍无怨无悔地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工资经常被拖欠,他们因此也发牢骚,但发完牢骚后仍然夹着教案走进了教室;他们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声情并茂地讲长城讲故宫讲“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讲“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他们的双脚迈得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几十公里以外的小县城;他们的丈夫或妻子已经下岗因而日常生活捉襟见肘,但当自己的学生因家境困难打算辍学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给学生以微薄而温暖的资助;他们也会为奖金发放太少而斤斤计较为职称评定不公而耿耿于怀为老母看病或小女入托而不得不偶尔“开”学生家长的“后门”,但一站到讲台上面对孩子纯真的眼睛,他们就无愧于最无私最富有奉献精神的人;在早已是危房的教室里,他们不懂电脑更不懂“互联网+”;面对年复一年的升学指标,他们无暇去读皮亚杰马斯洛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教学方法既不能归入这个“模式”也不能纳入那个“体系”,他们不过就是老老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仔仔细细地批改每一道作业题;他们永远不可能入围“名师工程”,相反如果按“知识经济”“素质教育”“信息社会”的要求来衡量,他们往往被批评为“只知道搞应试教育”被斥责为是“思想闭塞”“观念保守”的“落伍者”;走在繁华的都市大街上,他们朴实木讷憨厚迟钝庸俗甚至有些“猥琐”,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永远是最美丽最英俊最有才华更最有激情的偶像;沉重的人生压力使他们的腰背已经微微有些佝偻,但正是这些微微有些佝偻腰背铸就了中国基础教育的脊梁!
我不想用“高尚”“伟大”之类的词语来形容他们,我只想说他们是教育界的“弱势群体”,教师节的祝福还应该献给他们!尽管比起少数显赫的名师们,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对其所在地区和学校而言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们的学生来讲,却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没有这些“绿叶”的陪衬,那一朵朵教育之“花”就会黯然失色;离开了他们,中国最广泛最基层也最艰难的基础教育就得坍塌,中国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绝无辉煌可言!
在一些地方,对没有获得荣誉的教师来说,教师节早已名存实亡——因此最近有老师在网上呼吁取消教师节。以前每到教师节,多数老师虽然无缘上台授奖,但毕竟还可以“雨露均沾”地得到一些慰问费(多少且不论),可搞了绩效工资后,教师节的慰问费被取消了,后来经全国总工会发文干预,许多地区恢复了教师节慰问费,可有地方老师们在自己的节日里依然得不到任何“表示”。不但没有慰问费,有的地方还把教师节当做“教育”教师的“契机”。前几天,我在一位朋友的微信上看到他所在学校的教师节活动照片,横幅上写竟然的是:“庆祝第32个教师节暨四有师德教师活动启动大会”。我一看心里就火了:原来在一些领导眼里,教师节就是“教育节”呀!什么叫“节日”?节日意味着开心,快乐,唱歌跳舞,大吃大喝,开怀豪饮,一醉方休……老师们辛苦了一年,就这么个日子是专属自己的节日,应该是一个喜上眉梢,笑逐颜开,扬眉吐气的日子——至少是应该有尊严的日子。可现在活生生地成了“师德教育”的“启动大会”!领导也许不是有意不尊敬老师,可客观上这样做实在是缺乏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潜意识里还是把老师当做“教育对象”,所以把教师节当做了“教育”节!这样的领导对老师的感情,恐怕还不如一个小学生!
作为一个长期在省会城市工作的教师,我的工资从没拖欠过,我的住房宽敞而明亮,我的学校连地面都是水磨石的,包括老师的办公室都早已安装了空调……在这样的条件下,讲“爱心”搞“素质教育”“新课改”“核心素养教育”……是很容易也很快乐甚至很富有诗意的事。我得承认我远远没有抛弃这一切而自愿奔赴老少边穷地区或“薄弱学校”任教的思想境界,但我决不会视眼前的一切为理所当然因而漠视我的那些艰辛的同行们,我会珍惜我眼前的一切更加勤勉地把本来就应该做好的工作做好。今天,我翻出我十五年前教师节写下的一篇文字《把祝福献给普通的老师们》,引用其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的结尾,再次表达我最热切也最起码的希望——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按时领到自己的一份工资,希望每一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假日,希望每一位教师不再在升学率的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希望每一位教师每天都能保证睡眠时间并有一个甜美的梦境,希望每一位教师每年的九月十日不再被“教育”甚至被“教训”,希望每一位教师走在大街上都能扬眉吐气真正为自己职业而由衷自豪并由此而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教师节……
2001年9月10日写就
2021年9月7日再改
(20年来,N次修改N次重推)
(作者说明:这是本世纪初写的文章,后来多次修改,几乎每年都推出。21年过去了,如果说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这不是事实;但说情况已经完全好转,这也不是事实。)
【汤勇专栏】
对教师节最好的庆祝,就是给老师减负
原创作者|汤勇
陕西柞水,一个地处陕南和秦岭山脉的大山区县,以“做自然而自主的教育”而让这里的教育充满魅力,无限美好,令人神往。
我先后去过三次,并写了小文《柞水教育印象》,后收录于我的小书《教育是美好的修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原准备在2019年下半年在这里召开“做自然而自主的教育”全国现场推荐会,后因扶贫的最后冲刺以及当时柞水将要承担的重要任务而暂时搁浅。虽留下一时的遗憾,但也给陶友们留下了一份欲睹芳容,何时揭下美丽面纱的期待。有期待的时光,永远是美好的。
第38个教师节快到了,忙碌了一天,正准备为教师节的到来,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教师将面临和承受日益变味的教师节写点什么,忽然在网上看到中共柞水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所发出的《2022年教师节“请为教师减负”倡议书》,倍感激动,也特别欣慰。
这一“倡仪”既道出了我的想法,也言出了包括柞水教师在内的所有中国基础教育战线每一个教师的心声。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战线的老师们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也为了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谨记教育初心使命,不易芳心素心,坚守良知道义,在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又特别是在“双减”下,学校回归育人主体地位,老师更是肩负起了减负提质神圣职责,在减了孩子负担,疏解了社会焦虑这样一个不可想而又能及的过程中,一线的老师们比过去担当了更多的责任,默默地成为了非常可贵的兜底者。
正因为有“蜡烛”“春蚕”的奉献精神,有“园丁”“铺路石”的职业期待,有“人类灵魂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陪衬映照,让他们无法推卸与回避减负带来的工作再苦、任务再重、压力再大、工作时限再长的责任和现实。
然而让老师们最不能接受的是来自社会各层面的一切都要“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最怨声载道的是来自方方面面的统计、数据、表报,还有各种考核、验收、检查、评比;最不可思议的是创文创卫让老师丢下学生,戴上红袖章,值守街道,站岗放哨,防溺水的暑假、周末安排老师守河护堰、看塘巡江。
更何况老师是人不是神,他们上有老下有下,需要调节自己,照顾家人,陪伴孩子,正常生活。再加之“兜底”的“双减”,已使老师们够苦够累,更为艰辛。
如果再用各种形式主义和非教学任务干扰和折腾老师,这将会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广大一线教师不堪重负,身心俱疲,苦不可言。
各种社会调查显示,当前教师负担过重,既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诱因,又成为不少优秀人才不愿从教,已从教的优秀教师放弃从教的真正动因。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为了让广大教师能潜心工作,安心教书,静心育人,舒心从教,也为了万千家庭的孩子得到老师的专心教诲和悉心呵护,更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富强、昌盛与复兴,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为教师减轻身心负担,尽最大可能减少各类非教学任务对老师的捆绑与束缚,还教育以清朗,还学校以清静,还校园以安静,还老师一张宁静的讲桌。
对于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有可能都在谋划筹备,积极准备,怎样庆祝,怎样让老师们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我以为,如果有更多的地方和部门,有更多的层面和有识之士,在教师节前后,能够按照国家的要求,把教育上的形式主义砍下去,把老师们的非教学任务减下去,把自己为老师们所开的“减负清单”落实下去,把陕西柞水为老师减负的倡仪响应下去,这既是对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最好的庆祝,也是对新时期尊师敬教的最好诠释,还是比在教师节惯例性地开开会、讲讲话、颁颁奖,更功德无量,造福一方的事情。
作者汤勇,来源:汤勇晓语
延伸阅读:
李镇西:请听听来自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关于中小学教材建设的调查报告
李镇西:教育不应剥夺孩子的天性
李镇西:把教师比作“园丁”“蜡烛”“春蚕”错了吗?
李镇西:破除这些不读书的“理由”
李镇西:那时候教育很简单 ,而现在的教育……
李镇西:我的教育经历错误不断,伤痕累累
李镇西: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鸡”成谷爱凌!
李镇西:自由是教育的灵魂,为什么有的老师恐惧自由?
李镇西|寒假尤须重视:家庭教育的“第一重要性”,是学校无法取代的
李镇西:请不要随意给教育贴标签
李镇西:既欺骗教育部,又毒害下一代——这个学校为什么要率领全体学生及其家长统一作弊?
李镇西:朝阳某教师事件,不仅仅是师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李镇西|再谈朝阳某小学教师:谴责应该严厉,处理可以从宽/汤勇|教育的浮躁与功利何时休?
李镇西:李田田事件很可能是个谣言
李镇西:教师的解放与孩子的减负
李镇西:“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负担变化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李镇西:我以自己的阅历为党的第三份“历史决议”点赞!(这些事儿你可能没听说过)
李镇西:我和魏书生“君子之交淡如水”|姚跃林:假如我们都成为魏书生
李镇西:“魏书生简直就不是人!”|罗艳:李镇西老师怎样当父亲
李镇西:教师节不是“优秀教师节”,也不是“教育教师节”!“没有一个真正卓越的教师会始终陷于贫困”
李镇西 · 家校之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演讲实录)
李镇西:全爸爸是家教的模范,全红婵却不是励志的榜样!
李镇西:比容貌更美丽的,是她的教育……
李镇西:我为“暑期托管服务”点赞,并有三条建议……
李镇西:中小学教师应该取消寒暑假吗?
李镇西:“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改变他们的内心?”——六访丑小鸭中学
李镇西:考上了几个北大、清华,就能证明你的“教育质量”很牛吗?——和一位教育局长的聊天
李镇西:保卫儿童!——我的《六一宣言》
李镇西:到底要失去多少孩子的生命,才能让教育充满人性?
李镇西:“人是最高价值!”——由成都49中的事所想到的
还原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关键监控有无缺失?坠楼是如何发生的?孩子为何走到这一步?
成都凌晨通报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家长存质疑
李镇西:9岁孩子被揪头发致皮骨分离!估计又有人要为常“老师”鸣冤叫屈了……
李镇西:现行职称制度,到了非改革(或废除)不可的地步了!——由姚燕燕事件引发的几点感想
李镇西:校长被女生辱骂之后……
李镇西:教育究竟是不是服务业?
李镇西: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杨东平: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一个明智的人”
李镇西:吴非的良知与风骨
李镇西:不要让你的爱,葬送了你孩子的未来——好父母的15条标准,您有几条?
李镇西:恕我直言,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令人失望
李镇西:被勤奋的孩子、教师和家长(四年前的见闻,今天是否有所好转?)
91岁于漪破例受访:教育整天处在焦虑中,那怎么行
李镇西:一个人要善良正直地活下去却很艰难,哪儿出了问题?
李镇西:没有家,哪有国?——我看《我和我的家乡》
李镇西:同途殊归
李镇西:亲爱的老师,我把您对我的爱传递给了我的学生——想念我的三位老师
李镇西:新班主任的“第一次”——如何第一次开家长会?
李镇西:新班主任的第一次——我的第一次被《班规》惩罚
李镇西:新班主任的第一次——如何第一次制定《班规》?
李镇西:这个“优生”除了打班主任的耳光,还打了谁的脸?
李镇西:人间至痛与天地大爱(附张玉环前妻宋小女感人视频)
李镇西:别“持续”了,干脆取消吧!
李镇西:孩子可以放过,但其父不能轻易原谅 ——我对某科技大赛“获奖”小学生父亲《情况说明》的点评
李镇西:也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李镇西:教育是她的宗教 ——张桂梅老师戳中我泪点的六个瞬间
李镇西:教育的尊严何在?——十问龙里县教育局
李镇西:减负从名校开始,可以吗?
李镇西:教育,请给孩子以心灵的自由!——由小学生缪可馨自杀想到的
李镇西:特级教师练摊儿记
李镇西:校园作假何时休?
李镇西:“李老师,我该怎么办?”——答一位年轻老师
李镇西:请不要用“摸底考试”的棍子把复学的孩子们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
李镇西:把学生培养的太善良了,他们以后会不会吃亏呢?
李镇西:如何学语文——交给你三把“钥匙”
李镇西:全民抗疫,就是一堂最生动的公民教育大课!
李镇西:开学后,建议给孩子们讲这七位“英勇救疫”的中国人——代老师们写的开学第一课讲稿
李镇西:被学生砸碎脑袋的黄老师走了,我想说的太多,却什么都说不出
李镇西:非常时期,宅在家里的老师如何为国家的抗疫做出贡献?我有六条建议
李镇西:无论多么普通的灵魂,一样可以饱满、明亮而芬芳!——悼念我的学生何静红
李镇西:课堂一定要“高效”吗?
李镇西:“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
是校长,也是父亲!李镇西、刘长铭、叶翠微、程红兵、张哲人这些名校长也有教子“烦心事”
李镇西:“我做的只是教育本来的样子!”——与范家小学张平原校长一席谈
李镇西: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出类拔萃”呢?——和一位焦虑母亲的谈话
李镇西:如何重铸教师的尊严?如何拯救教育的使命?——续谈仁寿学生砸昏老师事件
李镇西:孩子用砖头把老师砸进ICU,其家长应不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李镇西:三个好习惯,幸福一辈子——给年轻父母的家庭教育小建议
李镇西: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李镇西:好父母的15条标准,您有几条?
李镇西:教师节不是“优秀教师”节,也不是“教育教师”节!
李镇西:为什么我赞同校长一定要直接面对学生?
李镇西:老师的假期不能被“缺斤短两”,否则放假就成了放“假“
李镇西:如何消除莫名其妙的焦虑?
李镇西:并不是我手下的每一个老师都喜欢我
李镇西:并不是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
李镇西: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李镇西:名人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李镇西:请拆除这些妨碍青年教师成长的不合理的“门槛”
别让职称评审害惨了青年教师
李镇西:职称,一线教师的光荣与梦想
李镇西:如何让学生迷上语文课?
李镇西:我鄙视这样的“名校”
李镇西:对孩子,究竟应该“顺其自然”,还是“严厉管教”?
李镇西:教师职称评定往何处去?请您实话实说
李镇西:面对一塌糊涂的升学成绩,我是怎样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的?
李镇西: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李镇西:如果老师被学生骂了,或者老师忍不住骂了学生,该怎么办?
李镇西:“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也说何老师被抓被关七小时
李镇西:班主任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得精彩?
李镇西:真实有效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之间……
李镇西:究竟能不能用“差生”这个词?
李镇西:“我没有‘逆流而行’,我只是觉得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李镇西:难道充满人性的师生依恋还比不过冷冰冰的“获奖证书”吗?
李镇西:你们就是星辰大海!
李镇西: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李镇西:别让墙壁说套话
李镇西:学生群殴老师,我们的教育对此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
李镇西:为何不少家长会“逃离”中国教育?
李镇西: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
李镇西:我退休前的“最后一课”
李镇西:王绍华,一位我终身感念的校长!
李镇西:老师的假期不能被“缺斤短两”,否则放假就成了放“假“
李镇西:领导,您可知道您要求的“痕迹管理”给老师们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吗?
李镇西:为正直的校长说几句公道话
李镇西:令人发指,他如何下得了手!
李镇西:这个“优生”打了中国功利主义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
李镇西:有的老师为什么会迷恋“应试教育”的锁链?
李镇西:变态的高考——从“旗开得胜”说起
李镇西:强烈要求严惩乐至县暴打教师的凶手!
李镇西:校长的第一压力应该是什么?——由刘爱平校长跳楼自杀所想到的
李镇西:“教师的光荣就印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
李镇西:手铐是做什么用的?
【光明锐评】请善待为我们接续文明香火的人
我们还剩下多少教育情怀?
李镇西: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严书记“春风”不再,“李向阳”又建奇功
李镇西:回望十年前“5.12”这一天
李镇西:郭继红——大气而优雅
李镇西: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李镇西:父母应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
李镇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要孩子读书的人却不读书,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李镇西:如此诽谤整个教师群体,说轻些叫“无耻”,说重些叫“无耻之尤”!
李镇西: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
李镇西:我患有“饭局恐惧症”
李镇西:请别老想着“请教”别人,能够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李镇西:孩子,你为什么要骂老师?
李镇西:作为校长,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李镇西:一个小女孩忘记戴红领巾,影响学校什么“声誉”了?
李镇西:养成三个好习惯,孩子幸福一辈子
李镇西: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李镇西:如果老师把家长的事都做了,要你家长干什么?
李镇西: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找回来的?
李镇西: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李镇西: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李镇西:教育呼唤“人”的回归
李镇西:学生考差了,她对孩子们说——“不怪你们,是我没教好。”
李镇西:跳楼自尽的刘老师,你真不该这样啊!
巴中一中学教师坠亡:被分数杀死的,除了学生,还有教师
李镇西:我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三条建议
李镇西:别拿“一线教师”作标签掩饰自己的苟且与卑下,这是对真正一线教师的玷污
李镇西:我是这样转化“后进生”的
李镇西:把教育当饭碗不可耻
李镇西:家长“红包挖坑”之后,错的不是张老师,而是教育局!
家长挖坑,教师点收红包后被处分,对教师的道德绑架何时休!
李镇西:“请像我一样做教师!”
谁给谁“抹了黑”?——请教屯留县纪委
因为有了你 ——谈教师的尊严
谁来维护教师的权利和尊严
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
杨东平:我们的学校教育最令人痛心的是, 对孩子太狠、太敢下手
独家对话 | 杨东平:“疯狂补习”真的是一道无解的教育难题吗
杨东平:我们的孩子是怎样被撕裂和掏空的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