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870 吃了盘爆肚 走了不少路
2022/03/14 星期一 北京
暂时不用去广州了,至少可以在北京待到21日,难得完整的一周休息,不用想着出差的事情。现在真是那里也去不了,去了就很有可能回不来。2020年我曾连续35天在外出差,跑了很多地方。这次我也想这样,可是工作行程不允许,中间总是要回北京的。只盼着疫情早点得到控制,可以自由的在各地行走。看着各种消息让人焦虑,现在这形势,要是出差的话,赌命赌运气,只能是自求平安了。我没病,但希望你有药。
十点到时候,《京之轴》摄制组来家里补拍一些镜头,说是很快就完事,结果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我能理解纪录片制作的艰辛,两个小时的拍摄,出现在片子里估计也就十几秒,也许只有几秒。画面可以反应很多内容,但是又有几个人注意那些细节呈现呢?
家里拍完了,转到南锣鼓巷、鼓楼、什刹海拍一些街景。南锣鼓巷以前很熟悉,在中戏住了很多年,天天经过的地方。现在不熟悉了,很多网红店,导演想拍一些我和网红店交流的镜头,我拒绝了。我不喜欢,也不知道“烤脆皮五花肉”是个什么东西。我承认我落伍了,但我也有性格。寻找中轴路上的美食,我的想法是钻胡同,在那些还能反映北京历史风貌的胡同里,发现一些好吃的,南锣鼓巷附近的胡同有很多宅院是名人故居,婉容(末代皇后)、荣禄(慈禧宠臣)、奎俊(清末将军)、文煜(辛酉政变后的军机大臣)的住宅都在这里,还有蒋介石北京行苑等,都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方砖厂胡同里有家炸酱面被米其林推荐了,很多游客前往打卡,走胡同与这些不期而遇,放到片子里应该有点意思。还好,在南锣鼓巷北口遇到方砖厂炸酱面的分号,店里人不少,不过炸酱面么,还是自己家里做的好吃。
我喜欢这样的胡同。
在什刹海东北沿靠近烟袋斜街那里,我带摄制组去了东兴顺,拍了吃爆肚的过程。这家店四代传承,东西不错。和老板聊了几句,疫情之下,生意惨淡,好在是自家的房子,还能坚持营业。
真挺好吃的,火候准,小料香。以前这种吃食比较便宜,现在虽然还是小吃类,价钱却是从40多元到80多元,吃顿爆肚不比吃顿正餐便宜了。
这一天做了两次核酸,确保了健康宝绿码。晚上做点家常饭慰劳自己:香肠、鲍鱼红烧肉、木耳黄瓜炒肉片、醋溜白菜,米饭装了八分碗,知道要睡时会饿,但就是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