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2023年的一季度过去,中国汽车产业的产量和销量,跟我们预期一样,迎来了下滑,同比下降了4.3%和6.7%。
尽管传统汽车厂商已经打起了价格战,但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恢复,还是不尽如人意。
但西方不亮,东方亮,新能源汽车保持了稳健增长的势头。
虽然增长没有2022年那么猛,销量也来到了158.6万辆,同比增长26.2%,市场渗透率达到了26.1%。
其中引领上涨趋势的领头羊,就是在1季度卖了55万辆的比亚迪,销量同比增长9成,占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3成分额以上,马太效应非常明显。
所以,王传福也在比亚迪2022年财报交流会上笑言,比亚迪在 10-20 万价位,基本上拥有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定价权。
一个字,狂。
但现在的比亚迪,也确实有这份狂的资本。
只不过,王传福接下来就狠狠炮轰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核心卖点:自动驾驶。
02
我们节选了一些发言,看看王传福怎么从三个角度炮轰了自动驾驶。
首先是战略角度。
王传福说我们现在有66万员工,最需要的是产线无人化,现在连工厂产线“无人化”都搞不定,还搞什么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都是忽悠,都是扯淡,忽悠多少年了,有几个成了吗?我是搞战略的,我看得比谁都清楚,看不清公司就倒掉了。
我花了几万名工程师,才摸清楚自动驾驶这条路到底通不通。比亚迪一路走到现在,每一次决策都是对的,难道这回我会错吗?
第二是产品责任的角度。
王传福说,深圳车祸一个月平均死24个人,每天就有0.8个,比亚迪在深圳占有率很高,这里面可能很多都是比亚迪的。
但我们接不到任何一个投诉电话,因为我们的转向和制动都符合法规,车祸与我无关。
自动驾驶就不一样了,假如扯不清楚的话,一个车祸就让你这款车卖不动了,谁敢买这个车?谁来承担责任?
第三是资本的角度。
辅助驾驶就是个性化优选配置,顶多值3000-10000块钱,太贵没人买。就一个驾驶辅助配置,被业界传得玄乎乎的,让人类花了几千亿美金,这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现在所谓的“自动驾驶”,就是被资本裹挟的。我认为发展到最后,顶多做到“高级辅助驾驶”,仅此而已。
王传福话说的很直白,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动驾驶的不看好。
他这么一说,就让那些在自动驾驶上投入巨大,把自动驾驶当作独特卖点的车企比较尴尬了,也有人说王传福不懂自动驾驶。
其实,我倒认为:王传福正是因为抓住了比亚迪的核心客户人群特征和核心卖点,才会说自动驾驶是扯淡。
03
王传福不懂汽车智能化吗?
恰巧相反,王传福很懂汽车智能化,
就在4月10号,比亚迪才刚刚推出了行业首个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
这是比亚迪花了5年时间,投了几十亿打造的汽车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核心就是通过算法和传感器自动调整汽车在不同场景下的行驶体验。
比亚迪还悄悄投资了国内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的地平线,共同研发智能驾驶的前沿技术。
实际上,比亚迪在汽车智能化的道路上走了很远。
那为什么王传福偏偏就不看好自动驾驶?
客观原因是王传福所说的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
自动驾驶发展到今天,从L1到L6划分了6个级别,每跨越一个级别都要付出比之前上百倍的资源,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还有很大距离。
同时,自动驾驶要跨越的不只是技术难关,还有消费者的心理难关。
假如出了事故,把责任判给厂商,那花钱搞自动驾驶等于给自己埋雷。
那把责任判给消费者,人家都没开车,没碰方向盘还得自己担责,傻子才买你的产品。
当然,更主要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比亚迪的客户人群和产品卖点。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最大的卖点就是“安全”,所有的营销推广和销售都是围绕着“安全”展开,去获取客户的价值认同。
王传福对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
不管是刀片电池,还是百万的仰望品牌,云辇控制系统,都是锚定着“安全”这个核心营销点。
安全,这两个字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是避不开的核心权重,也许你车很好看,开起来很舒服,但都比不过安全来的靠谱。
那为什么别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不主打“安全”这个营销点呢?
一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起步早,先植入了“安全”的营销卖点,后来者即使做的更好,人们也会认为你在是跟风。
二是营销的追求点不一样,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对企业来说,在一开始的新产品、新技术阶段,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能失去,市场的拓展就得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我跟别人有什么不同,我有什么创新。
这个时候要做别具一格的营销,去获得少部分尝鲜者的认同和传播,从而更快打开市场。
但等到客户到了一定规模,家大业大就要追求稳健经营和持续增长,因为这个时候的客户不再是少数人的尝鲜者。
而是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早期大众市场,就像今天渗透率达到26%的新能源车市场。
比亚迪在其中占据了3成新市场份额,他们主要的客户群变成了早期的消费大众。
这些客户的特点是逐渐理解新产品,但还怀疑新产品对老产品的优越性。
这个时候的营销,就是要对标过去传统产品,对它们的核心卖点进行继承和超越。
所以,比亚迪选择了“安全”,下一步必然是在安全基础上的“舒适”和“驾驶体验”。
王传福不是不懂营销,恰巧是很懂营销,知道我的核心客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所以才不会去做冒险的营销,而是稳扎稳打,凸显自己的优势卖点。
追求科技的尝鲜者自然不会喜欢王传福说的话,但没关系,他们并不是比亚迪现在的核心客户。
比亚迪真正的核心客户反而会因为“安全”认可王传福的理论。
王传福呢,也在暗中布局汽车智能化道路,等到市场成熟,再抛出自己的黑科技,正反不说赢,起码营销不吃亏。
这就是一家企业在商业画布当中应该去思考的,“我的客户是谁,我要对他们提出什么样的价值主张”。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