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樵:一诗一得(1451—1460)

2023-10-11     小楼听雨诗轩

原标题:归樵:一诗一得(1451—146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1451伏尔加河的纤夫

横道子

伏尔加河背上流,浮生磨难几曾休。

弓身用尽洪荒力,欲拉下游回上游。

首句震撼,具临场感。转结联想,于文字之外蕴藏无限含义。(归樵)

1452游波罗湖见芦花有感

崔国靖

点染湖陂亮眼前,苍凉生处亦飘棉。

风吹一片身旁过,应是光阴落鬓边。

将芦花与白鬓两个独立的意象挽合叠映,转位为“光阴,”便诞生出感叹时光飞逝的意境。(归樵)

1453春祭

横道子

杜鹃啼血锦弦惊,蝴蝶趋红粉太平。

犹喜春风能不死,又随野草绿他生。

三四句将白诗中的“野草”与“春风”互换,便翻出奇语奇情。(归樵)

1454防盗门

崔国靖

巧设机关惧失财,偷儿流窜已成堆。

纵然公德千层铁,撬缝私心挤进来。

“公德”与“私心”的悖论是个很抽象的论题,诗人以“防盗门”比兴,倒也十分得味。(归樵)

1455咏九华天池瀑布

王开炎

万里青云过翠峦,东风裁作玉帘宽。

一朝被雨淋涔后,挂在崖前晒不干。

云作玉帘,东风裁就,被雨淋涔,晒而不干。充满灵性的联想破空而来,一经拈合,便趣味横生。(归樵)

1456为母亲洗脚

齐蕊霞

捧起双足濯去尘,膝前顿感愧于心。

滔滔母爱长江水,我奉娘亲只一盆。

以“长江水”与“只一盆”对比映衬,将无限的母爱与回报的悬殊烘托出来。(归樵)

1457见西湖苏小小墓人气比秋瑾墓高出许多愤愤而题

胡传胜(安徽)

苏小才匀半面妆,便留人气满钱塘。

可怜秋瑾一腔血,醮上馒头入病肠!

“入病肠”深刻,言精神层面的病灶永难治愈。一叹!(归樵)

1458梅花盆景

李树喜(北京)

半伸半屈放奇葩。毕竟庭园不是家。

艳羡山间原野草,无修无剪乱开花。

以盆景与野草营造意象,前者“半伸半屈”后者“乱开花”感发,寄慨于言外诗外。(归樵)

1459上 香

王十二(安徽)

清香三炷始心安,功德箱前却犯难。

劝说众生能扫码,只因佛祖在云端。

“云端”即云的顶端,网络服务器,两种不同的事物,经过“扫码”的联想妥帖安排,便有了佛祖到底在那个“云端”的疑惑,便将“犯难”表现得淋漓尽致。妙思!(归樵)

1460自 嘲

王远存(江西)

未享佳人未掌权,更无富贵得清闲。

明明想到骨头里,却道忘情山水间。

自嘲自解,尽见无奈,富有深意的调侃往往拿自己开涮。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中,人要是没有一点阿Q精神的话,那他肯定无法生存下去。(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评者/归 樵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2912f6a0244b7004a052e0ea09bca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