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苏州小巷,可以从春秋说到民国

2019-06-03     姑苏好时光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一直觉得苏州古城的布局有一点很神奇,无论主路上交通堵塞到什么程度,只要拐进巷子里,弯弯绕绕的走上一段,外面的喧嚣与吵闹似乎都被一下子隔绝了,苏州城里这样不起眼的巷子实在太多了,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这些地方看上去老旧甚至有些破烂,懂的人则会说,这才是时光变慢的样子。


剪金桥巷,一头连着道前街,一头连着干将路,西边一河之隔还是如今因美食店聚集而走红的学士街,地铁1号线养育巷站也在附近,每天人潮涌动,不知有多少人都会路过这条巷口,为那一个牌坊驻足停留一小会儿。



苏州巷子的地名的讲究大家多少有些了解,既然叫这个名字,多半附近会有一座(或曾经有一座)剪金桥。

的确,根据记载以及不少老苏州的回忆,早年间这里的确有条小河,横跨的小桥就叫剪金桥,不过很久以前就被填了,河没了,桥自然也拆了,就剩下这条继承了名字的巷子。

很好奇,苏州城百年来其实填没了不少河流,倘若他们都还在的话,古城里的人家大多门口是河,家后头还是河,出门乘船可能是最方便的,所以才会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说法啊。如果真是那样,苏州水城的名头会不会更响亮些呢?


据说是曾经的剪金桥巷


现在的剪金桥巷


想归想,关于剪金这个名字,还有段颇有浪漫色彩的“吴王剪金买胭脂”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大家都很熟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另一边又派了绝世美女西施到吴王身边,以美人计来麻痹吴王。

从此吴王不早朝,一心就想着如何与西施约会出新的花样,所以两人经常乘船在苏州城内游玩,有一回在剪金桥附近遇到了一位卖花姑娘,西施很喜欢那些鲜艳欲滴的花朵,吴王当然大手一挥,取下一支金簪,命人剪下一小段换来了那一捧鲜花。



从学士街走过这座小桥,就到了剪金桥巷


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更有意思了,说是吴王叫人剪下一小段金簪下了船,跑到不远处的专门卖胭脂的小弄堂去买了一盒胭脂。

而这个从前专门做胭脂地方,就叫做小粉弄,就在如今剪金桥巷到富郎中巷之间,是一条小到不能再小的弄堂,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在地图上甚至搜不到。想来编这个故事的一定是个苏州通了,这样不起眼的小地方都能找到。



说到富郎中巷,是与剪金桥巷相连的,不过这里可没有住过一位富有的郎中,而是得名于北宋年间苏州的一位知府叫富严。这条路上有一处名人故居,曾是近代国学家、辛亥革命元老沈瓞民的家。

因为宣扬救亡图存他曾被清政府通缉,于是不得不躲到日本,在那里他与孙中山、章太炎等人结识,后来更是在东京弘文学院留学中与鲁迅成了同学与好友



沈瓞民在富郎中巷居住时还修建了一处德寿坊,坊门上还有当年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叶天底设计的红色五角星,至今还能清晰的看见,成了苏州城内稀罕的红色印记

由剪金桥巷自北向南,走过富郎中巷路口后,再下一处相连的小巷就分别是盛家浜和庙堂巷,此前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过,既有不为人知的小众园林陶氏宅园,也有少女时期的杨绛先生生活过的痕迹。




再往南走几步又可以遇到一个名字更好听的小巷,瓣莲巷,这里有一处曹沧洲祠,纪念的是苏州神医、曾给慈禧看过病的御医曹沧洲。据说那条废弃的河流从前就枕靠在瓣莲巷旁边,剪金桥就横跨在这里。



这条剪金桥巷里如今也有一些别致的小店,保留着上个世纪风貌的老理发店、藏在粉墙黛瓦后的民宿、甚至是一些很有范的年轻人开的“网红”店……

感觉我今天像个导游,带着大家进行了一段小巷游。苏州的巷子故事太多了,从前到现在,说也说不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vVy4WwBJleJMoPMPI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