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生长环境也决定着孩子的大脑发育

2019-08-10   凌凌柒悟空

"丰富环境"这一概念是由Heeb于1947年提出的,而关于丰富环境对大脑发育的影响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生物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对小白鼠做了一个实验。它选择了一批遗传素质差不多的小白鼠,并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的3只小白鼠被关在同一个铁笼子里面喂养,这个环境被称为标准环境;第二组的3只小白鼠被分开单独喂养,同时笼子设置为不透明的,内里光线昏暗,几乎没有刺激,这个环境被称为贫瘠环境;第三组的3只小白鼠与十几只小白鼠关在一起,同时笼子设置为宽敞明亮、内里放置滑梯、秋千、小桥等各类玩具,这个环境被称为丰富环境。几个月后,马克·罗森茨威格再一次对这些小白鼠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身处丰富环境的小白鼠表现活跃,看起来非常聪明,而贫瘠环境中的小白鼠却表现迟钝,看起来呆呆傻傻的。对小白鼠进行解剖后发现,三组小白鼠的大脑皮层厚度、脑皮层蛋白质含量、脑皮层与大脑的比重、脑细胞的大小、神经纤维的多少、突触的数量、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以及与智力有关的脑化学物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丰富环境"组的老鼠优势最为显著,而"贫乏环境"组的老鼠处于绝对弱势。

科学家们发现,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因素起着重大作用,即遗传、环境和教育。随着研究的深入,丰富环境对大脑发育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如今,众多研究证实,丰富环境可引起神经系统形态学结构的变化,如脑质量增加、体积增大、皮质增厚、细胞凋亡减少等。成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动地反应出了环境对人发展所起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像开篇说到的实验中生长在丰富环境下的小白鼠一样,一个人如果长期生长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这将对他的智力和个性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而丰富的环境刺激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性丰富刺激和身体刺激,有研究发现,仅仅有丰富的内设环境而无充分的躯体活动,或者仅仅有充分的躯体活动而没有丰富的社会环境,最终的效果都不理想。若想创设丰富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的心理环境

养育者或教育者的态度、行为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而养育者或教育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考虑孩子的想法以及行为背后的动机,不可依据自己的想法揣测孩子的行为。养育者或教育者应以引导建议为主,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包办、不强制,多鼓励、多赏识。

2、多样化的社会活动

孩子的世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扩展的,因惧怕孩子受伤而将孩子局限在小范围的活动场所中对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天生好奇,陌生的环境总会给孩子带来许多新的刺激,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不同的事物、感受不同的风俗、体验不同的人、结交不同的朋友,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不同的刺激,学习规则、体味人生才能真正的开阔眼界。当然,让孩子见识世界并不是说要带着孩子去到很远的地方旅游,只需要养育者注意满足孩子的与同龄人相处、与不同年龄段人相处以及独处的需求即可。

3、丰富的运动场景

我们知道,大脑具有终生可塑性,尤其是在少年儿童时期,大脑正处在发育阶段,脑细胞急速增长、神经活动不稳定,使得大脑结构的可塑性相对来说更强。研究显示,运动能够促进新的神经通路的形成,还能促进大脑新生血管,也就是说,运动能够为人的大脑发育创设良好的生理环境,改善大脑功能。研究还显示,运动能够开发右脑的潜能,促进人的左右脑的联通功能,帮助实现脑的全面发展,可见运动对大脑发育的重要性。基于此,养育者应允许孩子充分地运动,而不是整天闷在室内为卷面成绩奋斗。

总之,丰富的环境对孩子大脑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养育者应尽量为孩子创设丰富的心理环境、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以及丰富的运动场景,帮助孩子大脑发育,这才是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