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刚《小楼听雨》诗词点评专辑(三)
陆玉梅女史题句“春风与我两为难”嵌句一律《杂感》
吴瑾(法国)
思及天涯每倚栏,中宵愁对月光寒。
关河已作经年别,海陆空劳几度看。
永夜怜卿孤处苦,春风与我两为难。
玉壶纵有冰心在,却恨滞留遥慨叹。
李晓刚评:
七律最讲跌宕起伏,情思深厚,本诗是也。前半首从大处着笔,首联言天涯游子思归,但徒然对月伤感;颔联承接写分别之久,相见之难;后半首从小处着眼,颈联聚焦到“卿”与“我”。“永夜”“春风”句,诗情摇曳,韵味丰富。尾联虽翻用王昌龄诗意,但真我自现,慨叹遥远。
庚子春日有悼
戴大海(河南)
日落楼空宿鸟惊,乱投鸦队出江城。
风寒永夜潮犹涌,雾逼元宵月未清。
鵩影袭来黄鹤去,笛音吹断白鸡鸣。
九原谁起辽东客,忍泪低吟薤露行。
李晓刚评:
鸟鸡无情,家国有怨。颔联生动有力,颈联及结尾尚须琢磨。
寒食节有怀
叶细初(广东)
暮年情绕故乡云,寒食每临思祭坟。
独对春晨闻杜宇,复观旧照念亲尊。
养儿母有三分爱,侍母儿无一寸恩。
遥向家山深处望,凄然泪下黯伤魂。
李晓刚点评:
情真意切,足见母子情深。颔联儿母叠用对映,形象熨切,抒发出绵绵之情感。整诗对仗工整,情感深挚,结尾描绘生动感人。
壬寅新春将至同仁相约以赋之
李明科(安徽)
青帝情浓总佑人,淮城是处已先春。
山间风剪梅腮破,湖畔霜敷柳眼新。
楼院紫盆花气足,门联金字纸香匀。
画翁把酒轻挥笔,十里春烟入远津。
李晓刚点评:
对仗工整,景色描写远近相映,但总觉缺了什么?清人吴骞云:“律诗中二联,往往一联写情,一联即景。情联多活,活则神气生动;景联多板,板则格法端祥。”可与作者共勉!
忆故地重游有记
史济民(上海)
重回故地感茫茫,又见繁花又断肠。
今日思君春梦短,当年笑我水云长。
愁吟有泪因千里,欲醉无人共一觞。
好句虽多寄何处,凭空再说凤和凰。
李晓刚点评:
本诗情浓气畅,起伏抑扬,咫尺千里,胸襟自开,收放自如。你与我,今与昔,皆为我所遣用。
游六和塔随感
李玉莲(山西)
虚檐飞欲挑云高,铃语风中说逝涛。
两岸青岑含古意,四围凉叶动萧骚。
烟霞均被江声染,川岳频添诗兴豪。
独立浮屠谁会意,栏杆久倚悟真韬。
李晓刚点评:
本诗意境高迈,用语醇厚典雅。首联见景起意,想象奇特;中二联一承一转,颔联不错,颈联自我情感融入少,有重复颔联意思之嫌,没有宕开;尾联呼应开头,“谁会意”问的妙!七律中二联最难,如果去掉这两联,这是一首不错的绝句呢。
尘社周年庆也用思尘韵释“尘”字
廖国华(湖北)
积篑成山例有循,谁轻缥缈一微尘。
远凝水气能成雨,添筑蓬居待款宾。
层级渐高天可上,迹痕应在事难湮。
老夫何幸今宵会,抢着诌诗不让人。
李晓刚点评:
本诗成功全在妙用“尘”字,围绕“尘”遣词造句并掀起阵阵诗情。先从“积篑成山”缘起,起的自然又留下很多话题;中间两联从“成雨”“款宾”“ 天可上”“事难湮”展开想象,跌宕起伏,层层深入,对仗严整而诗意盎然。尾联亦托得自然贴题。本诗意象生动,文脉贯通,苦心经营,手法老辣,不愧作手!
点评者简介:李晓刚,字陶之,号陶轩主。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外事学院教授,当代诗人。长期在高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擅长诗词创作和研究。出版诗词作品集《终南集:陶轩主诗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诗词创作概论》(三秦出版社)等十多部著作。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