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56):2023年第34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参加七届高研班于黄陵宾馆夜读
刘庆霖(北京)
沮水龙湾侧,桥山帝寝边。
展平三个夜,翻阅五千年。
枕畔夏虫语,窗前鸢尾兰。
拧开灯一盏,明亮似轩辕。
李晓刚:紧扣主题,不枝不蔓,自然熨帖,浑然一体,首尾贯通。
楼立剑:黄陵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书,把卷置身于五千年历史的源头,自是眼明心亮。善于巧用平常元素,化为神奇。
癸卯初秋咏西夏陵
江岚(北京)
诸陵高对贺兰山,想见群豪正少年。
不屑牧羊老边地,也曾逐鹿向中原。
千秋回首更何有?抔土招人空自叹。
垂柳青青长杨碧,迎来送往几声蝉。
李晓刚:抒发悠悠怀古之情,顺畅自然,如能起伏抑扬,文势荡开,大开大合,再深沉含蓄些就更好了。
王海亮:整首豪迈深沉,诸多怀想,诸多感叹。蝉声寂寞而凄警,置于垂杨碧柳中,更可伤怀。
那个七夕
彭明华(广州)
眸内银河分外清,微风附耳送虫鸣。
人于地上朝天卧,鹊在枝头交颈听。
纵使心中情款款,何堪忆里草青青。
星星不识今宵我,小眼睛盯老眼睛。
楼立剑: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何况是银河!好在眼睛还亮,能见双星;记忆还行,记得七夕。诗将款款之情,酿作醇醇老酒,有章法。
刘鲁宁:因离生恨,因恨生情,因情生意。语境新巧得体,写意收放有度。
水乡闲居次崔公韵
安全东(四川)
着意林泉乐岁华,入秋云物亮无差。
蝉声繁泻一时雨,鸥渚闲开四季花。
小户人家亲稻黍,野风杨柳任梳爬。
水乡自绝高轩过,蚱蜢舟航胜羽车。
刘鲁宁:中二联乖巧可爱,极为贴心。
王海亮:风致绝佳,而意态安然,中二联尤其得意,繁泻、闲开,俱是心情,以梳爬动词对稻黍名词颇为有趣。
秋 蝶
丁永海(甘肃)
秋阳何处躲,柳下悠然坐。
蝴蝶落肩头,莫非前世我。
李晓刚:“蝴蝶落肩头”源于“悠然坐”,承接自然而不露痕迹且能另开生面,结尾化用庄子典故亦熨帖,真情流动,今世前世,吾与自然、吾与蝴蝶融为一体,入情入理入禅,妙哉!如果第一句再推敲斟酌,就尽善尽美也。
黄河洮河交汇处
何鹤(北京)
二水交融处,奔腾势未休。
同流非所愿,无路可回头。
李晓刚:全诗自然流畅,首尾贯通,特别后二句承转好,描写真切、生动且有哲理存焉。
登湄江祝融峰
蒋昌典(湖南)
巉岩沿仄径,嘉木爱葱茏。
小鸟争啼啭,山花杂紫红。
风光看险处,心境在闲中。
纵到最高处,羞言我是峰。
李晓刚:一路攀登,情随景迁,思路顺畅,构思谨严,在表面顺手拈来的叙写描写中却暗见转辗腾挪,起伏抑扬,荡的开,收得拢。颈联虚实相间,对比生动,结尾托得住且翻新。好作手!
七夕二首(其一)
胡传胜(安徽)
自古女儿求智巧,瓜棚架下愿心多。
如今都是低头族,谁个还看天上河。
李晓刚:构思精巧,结尾翻新有味道。
携拙荆登金华尖峰山
皮海清(浙江)
行在山途似水途,险滩千级望踟蹰。
一粗手拉一纤手,妻是轻舟我纤夫。
李晓刚:两个喻体差别越大,比喻越难,但如果能找到相同之处,就是绝妙之比喻,“山途”“水途”差别太大,但作者巧妙安排,用“险滩”“千级”融通串联,使后二句承转不显得突兀,最后结尾“妻是轻舟我纤夫”比喻生动真切,全源于前几句铺垫的好。
同学相见笑彼此头发花白
张新义(安徽)
经年初见嘴先贫,目向发间问苦辛。
哂笑出头深与浅,风霜一样抹均匀。
李晓刚:自然清新,思路顺畅,结构严谨,后二句比喻生动、熨帖。
与陈仁德老师、学鹏兄游贵州美人梳瀑布
章雪芳(浙江)
一排飞瀑落徐徐,遥看悬崖似把梳。
梳发美人何处去,春烟春树两茫如。
李晓刚:自然清新,构思巧妙,比喻生动,语言顺畅。诗作有女诗人特有的情思澹澹,构思精巧的特点。“徐徐”二字准确生动,和“人梳瀑布”很和谐;转句突兀中见自然:由景及人,情感亦丰富起来,结尾用景结情,“两茫如”回答的妙,说景更说人,是唐诗的味道。
宝林寺急雨湍流
孙临清(辽宁)
潇潇雨骤急流喧,奔泻无方任自然。
直落岩崖飞响瀑,涌随溪涧起微烟。
知柔不歇能穿石,上善如斯可近禅。
好是月凉初霁后,山僧对茗坐听泉。
李晓刚:筋骨畅通,层次井然。如能再含蓄蕴藉,起伏抑扬就更好了。
傍晚米东观百亩荷塘
薛维敏(新疆)
七月荷塘看靓妆,亭亭玉立几娇娘。
波生摇醉诚斋笔,露滴含和徽墨香。
茎叶犹存周体势,风骚独数宋文章。
动情当晚牵霞处,直取冰壶满一觞。
李晓刚:情思漫漫,浮想联翩,比喻生动,巧用典故,思路顺畅。结尾以情收,亦好。
威海葡萄滩水域即景
宋彩霞(山东)
红尘皆海水,水里鹭鸥归。
拍岸流波碎,忽惊伞儿飞。
楼立剑:小日子中小欢喜,入诗亦耐咀嚼,诗要呼唤生活味。
久无弈有感
张明新(山东)
纷争杀戮恸人寰,大国无休况触蛮。
世事如棋长博弈,何时似我一枰闲。
楼立剑:几近幼稚的美好愿望,恰是诗人的纯真流露。不必讲地缘政治,不必讲来龙去脉,不必讲孰是孰非,就一个说法:连我都不好斗了,你们也别打了!
发 呆
史济民(上海)
且抛积郁让心空,散淡神情香茗浓。
烟月携来看落叶,旅囊放下听疏钟。
日行千里身非马,夜梦三场卧似龙。
对话灵魂宜独坐,发呆难得忘萍踪。
楼立剑:发呆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三省其身,必须是发呆的表情。清平时期的诗人,善于时时思考生命、生活的意义,也与哲人不远了。
浣溪沙·乘普快由武昌至阜阳途中
段维(武汉)
沿畈荷青间稻黄,绿皮车拱旧时光。接连喘息是咣当。
生活讲真重返慢,相思无故被抻长。全程细嚼齿生香。
楼立剑:要达目的须求快,要赏风景却求慢。是生活让人困惑,还是心态自相矛盾?生活本身就有解不完的谜,写不完的诗,何必去赶时髦呢?
凌晨与陈婆小园刨收花生
廖国华(湖北)
赶凉天色半朦胧,新熟花生地几弓。
势旺皆因勤得雨,采收但愿不停风。
笑予坐取篮将满,怜子频挥汗未终。
佳果人称长寿物,美名聊慰老冬烘。
刘鲁宁:俗而雅,畅而稳,实而真。
一剪梅·见绣球花(新韵)
白春来(天津)
丽质丰肌别样娇。情挂唇边,爱挂眉梢。待谁来了把球抛?不是钱多,便是官高。
僻处实难见富豪。秋已深深,霜已飘飘。大龄剩女美全消。叶落沙沙,瓣落悄悄。
刘鲁宁:以物喻人,自然贴切。大好!
减兰·别离日
独孤食肉兽(武汉)
车窗如画。拖走今生最蓝夏。高塔荧盘。定格七时三刻间。
殊方晤语。浸我秋风最深处。只有开头。不肯初来即说愁。
刘鲁宁:起句便直抵心扉。尾句因收而舒,极富张力。
逆 旅
方益洪(浙江)
人生如逆旅,去住太匆匆。
三百六十五,东西南北中。
擦肩多不识,萍水几相逢。
把酒歌明月,花飞满地红。
王海亮:洒脱透彻。以“三百六十五”对“东西南北中”,时空交错,浑厚苍茫。至此似诗意已尽。
读 史
陈镇(河南)
死死生生一转身,分分合合各伤民。
三千青史无它事,尽是江山换主人。
王海亮:王建强诗云:“江山易主寻常事,每似笼鸡换主人”。可参照同读。三千年史即可,青史未必都青。
翩 翩
于文清(镇江)
老来无复旧翩翩,犹倚湖楼夕照边。
一卷诗成真命好,残荷也捧露珠圆。
王海亮: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老成精之作。
东湖春晓
丁欣(江苏)
晨光涵碧水光寒,堤上疏林镜里看。
一笛梅花何处也?小舟泊在白云端。
王海亮:清新如画,而处处精心,尾句见高怀。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以长幼为序
李晓刚 字陶之,号陶轩主。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当代诗人。兼任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诗经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财经院校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兼涉诗词创作和研究。出版诗词作品集《终南集:陶轩主诗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诗词创作概论》(三秦出版社)、高等教育教材《大学国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十多部著作。
楼立剑 网名空空道人。1968年生,浙江义乌人。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顾问,义乌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在全国各类诗词联赋大赛中或等级奖300余次。
刘鲁宁 网名老刘茶舍。《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策划委员,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王海亮 河北人,网名海天一。子曰诗社、封龙诗社、半亩塘诗社成员,《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曾获2015年《诗刊》年度青年诗词奖。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