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为苏联秘密部门工作,回国后授少将,享受副兵团级待遇

2024-01-17   掌柜讲历史

原标题:长期为苏联秘密部门工作,回国后授少将,享受副兵团级待遇

在1961年8月晋升的少将中,徐介藩的经历非常特殊。和许继慎等名将是同为学生运动领袖,毕业黄埔三期的他在1926年入党,之后去了苏联学技术,直到1948年才回国。所以授衔时,他没有自己军队的一枚勋章,但却有苏联和朝鲜的勋章。

徐介藩是安徽人,父亲是贡生,他的家庭条件还不错。1917年时,进入高等小学学习,常有“投笔从戎”的言论。1920年,徐介藩考入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受新文化影响,参与组织学生会。

曹锟贿选丑闻发生后,被收买的议员有了“猪仔议员”的恶号,安徽省就有几个。徐介藩和柯庆施、许继慎等利用双十节游行,乘机暴打“猪仔议员”,赶跑了前来劝说的前安徽省长李兆珍。

此事在全安徽影响极大,徐父怕他遭不测,让他去投靠在北洋政府工作的好友。徐介藩不领父亲苦心。因为徐介藩多次领导学生运动,被当局记恨,于1924年被开除学籍并通缉。

之后听闻许继慎等人考入黄埔军校,徐介藩也萌生投考意愿。1925年1月的某天,徐介藩离开家乡来的广州。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三期步兵科,这资历远比黄埔四期出来的林彪深。

不久,徐介藩经许继慎介绍加入共产党,但因为档案遗失,他一直没有组织关系。

1925年底,徐介藩考入广东航空学校第二期,学习空军驾驶,同期的有新中国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等。次年,徐介藩经人介绍重新入党。后被选派到苏联航校学习。

在苏联期间,徐介藩除了学习,还加入苏共。在学校毕业后,被苏联内务部分到远东的公安部门的反特务科担任干事。

身在异国的徐介藩,娶了一位苏联女青年,于1933年结婚。

1934年,徐介藩调入海参崴的公安部门担任科长。1936年获得苏联国籍。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徐介藩也想和常乾坤等人一样回国抗战。但他被留在共产国际工作。共产国际解散后,徐介藩被调入苏共中央联络部某秘密部门工作,多次获得表彰。

1948年时,徐介藩终于可以回国。他被分配到东北局编译局,同时转为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前,徐介藩再去苏联参与外交工作,之后成为驻苏大使馆一级参赞。

毛岸英牺牲后,徐介藩因为良好的俄文功底,被调去帮助彭德怀翻译俄文。出色的工作,获得彭德怀夸奖。

陈赓组建哈军工时,特意招他回国,担任装甲工程系主任。1955年授衔时,他被陈赓拟评少将。但因名额限制,战争年代又没在国内,徐介藩只被授予大校。

50年代,徐介藩家乡水害不断,家乡人找他帮助解决困难。他总是婉言谢绝,说:“即使我不出面,地方政府也会妥善安排的。”

1981年,徐介藩享受正军级待遇,次年提升为副兵团级待遇。1983年4月,徐介藩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