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好,手脚酸麻痒痛或迟钝,怎么办?3类维生素能预防?

2022-03-21     荆山浮屠话健康

原标题:血糖控制不好,手脚酸麻痒痛或迟钝,怎么办?3类维生素能预防?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手脚酸、麻、痒、痛或迟钝的感觉吗?如果有这样的问题,就应该注意了,当血糖控制不好,就会提高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风险,因为初期症状不明显,糖友们往往不易察觉,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和避免神经病变的恶化呢?有哪些药物可以缓解或者改善神经病变的问题吗?快跟着医生一起了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并且了解防治药物和方法吧。

造成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原因?

虽然作用机理目前还不确定,不过一般认为与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神经的血管硬化有关。也就是说,当血管出现异常失去弹性,通过的血流量开始减少,神经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及养分,久而久之便会造成神经病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长或控制不良,发生神经病变的几率也会变得更高。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三种常见分类

根据不同功能的神经发生病变,会有不同的症状。常见类型如下:

1、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

这是最常见的神经病变,通常有左右对称的特性,常见于手指、手掌、脚趾、脚掌等四肢末端,其中下肢最为明显,而且随着病情加重会往躯干蔓延。根据症状再分为疼痛类及非疼痛类:

疼痛类症状包含烧灼痛、刀割痛、针刺感、挤压痛、触电感、冰冻感等症状,在晚上较为明显,碰触到衣服或被单就会疼痛。

非疼痛类症状包含对冷热、压力、针刺的感受较低,有类似状况的糖友常因为未察觉造成伤口难以痊愈。

2、自主神经病变

为第二常见的类型,因为自主神经系统会控制器官非意识的功能,例如:瞳孔缩放、肠胃蠕动、汗腺分泌、心脏跳动与生殖系统等,因此发生病变时可能会有吞咽困难、便秘、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等。

3、局部神经病变

也有被称单一神经病变,发生在特定的神经,例如颜面神经、坐骨神经或四肢神经,根据发生的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状;患者通常年纪较大,不过这种问题有可能在数月内恢复。

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方法以及三种有用的维生素

研究指出,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减缓神经病变的发生与恶化,而想把血糖控制好,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都很重要;除此之外,吃对维生素也对改善神经病变有帮助喔!

在这里跟大家介绍能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三种维生素:

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如果摄取过多便会随着尿液排出,通常不会有摄取过量的问题,反而容易摄取不足,且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B1主要的功能包括三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以及维持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神经传导。

维生素B1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维生素B1能够促进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的生成,对维持神经传递功能很重要。如果缺乏维生素B1会产生脚气病、末梢多发性神经炎(比如出现脚尖无力等)、消化道不适以及心血管疾病、情绪障碍等问题。

糖友如何补充维生素B1?

由于维生素B1容易在加热及加工过程中被破坏,所以可通过原型食品及低加工的食物来摄取,比如以下的种类:

杂粮类:糙米、麦片、胚芽、全麦面包

深绿色蔬菜:菠菜、西兰花

水果:菠萝、柳橙、榴莲

豆鱼蛋肉类:黄豆及其制品、瘦肉、蛋黄等等

坚果类:花生、杏仁、松子等等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也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同样需要通过饮食来获得。主要功能是促进红血球与DNA的合成、维持神经系统功能与完整的胃肠粘膜,是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等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维生素B12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维生素B12可以帮助生成神经元细胞上的轴突,在维持神经功能及神经信息正常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糖友要注意的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口服药二甲双胍虽然效果好、副作用也不多,但可能会干扰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糖友们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如果过于缺乏,有可能出现恶性贫血、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倦怠感等状况;或伴随触觉反应变慢、手指发麻、刺痛、丧失平衡感等。

糖友如何补充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例如:蛤蜊、肝脏、鱼类、牛肉、乳制品、鸡蛋等。虽然藻类等植物性食品也含有维生素B12,但无法被人体有效的利用,因此素食者可通过奶类、蛋类食物摄取,或选择含维生素B12的保健品或复合维生素补充。

维生素D

维生素D不只能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还能维护骨骼、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并更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调节发炎反应等。

维生素D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神经功能。虽然还不确定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联,但通常有神经病变的糖友,所测出的维生素D浓度会比较低。因此糖尿病患还是要适量补充,以维持良好的神经功能。

糖友如何补充维生素D?

一般来说,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与食物来补充。很多人以为多晒太阳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但其实晒太阳的时间也有影响喔!阳光中的UVB是有助于生成维生素D的重要物质,而UVB在中午11-13点不容易被大气层过滤掉,因此只需在这时候晒10-15分钟的太阳,就可以有效生成每日所需的分量。

饮食方面,则可以通过植物性维生素D2和动物性维生素D3补充。

含维生素D2的食物:黑木耳、蘑菇、菌菇等真菌类

含维生素D3的食物:鱼类、肝脏、乳制品、蛋黄

全素者可以多摄取各种菌菇,搭配正确的日照或维生素D的补充剂,以维持体内维生素D的浓度。

想要避免神经病变的发生或恶化,除了做好血糖控制外,也要注意饮食是否均衡,帮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维持所需的维生素。如果真的需要额外补充,记得也要与医疗团队讨论,依据身体状况挑选适合自己的维生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7a436f4a8e45ddfabff6f6ac53d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