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59):2023年第37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访本家
孟庆武(河南)
闲日城南去,渡河来本家。
门开人未见,一地玉兰花。
曹辛华:此诗为上乘之作。结句妙。以玉兰花象征暗示本家之洁。唯“来本家”与题目复。可改“寻旧桠”。
王震宇:即目而成,淡墨逸笔,不言情而情在其中,意韵悠圆。
云
左哲夫(合肥)
执意天穹去,归来不一般。
浑身凝碧玉,抖擞到人间。
曹辛华:“抖擞到”改“含泪向”,更妙些。
苏俊:咏物即人,颇见作意。
有所思,记于九月三日
彭明华(广州)
同为骨肉躯,同死不同墓。
昨日血成河,如今花满路。
由来家国争,先听爷娘哭。
人若已非人,慈航何以度?
曹辛华:此为仄韵律诗。“由来”一联,语义不明。建议“先听”改为“总惹”。
王震宇:沉挚!选仄韵亦好。前四句,两极对写,惊心动魄。结意亦深微。
回乡偶书
李利忠(浙江)
向晚家山烟雨微,营营自笑不如归。
双亲大有诗人意,一伞田边看鹭飞。
苏俊:诗人眼里皆诗境,此言双亲,新意顿出,情味尤浓。
王震宇:捕捉一小场景,点化成诗,如高级摄影师,快门一闪,即成定格。新颖巧妙,结以景语,诗境尤足。
奉题秋势
安全东(四川)
火流西极晚生凉,露下疏篱菊半黄。
水国初传虾蟹熟,云丘先透稻稌香。
几家扫瓮浮新酝,百事无聊忆旧狂。
满眼儿孙千里外,砌蛩相与说凄惶。
王震宇:妥贴圆熟,有情有景,联络照应,层次井然。类放翁晚年作。
沈利斌:前四句写景,言秋来之势,后四句转而写人,恰如人之秋势。“忆旧狂”三字,初觉狂放不羁,细味则有落寞之意,尾联更是不忍卒读。
登悬空寺
程永正(福建)
梵音青宇外,阙影白云中。
意欲离尘土,终将脚下空。
曹辛华:此诗有意味。但结句不妥。建议改为“怎能脚下空”。
青城后山漫步
王贞友(四川)
林密藏幽径,山空荡鸟音。
清溪沿路伴,为我涤尘心。
曹辛华:未二句,衔接不自然。“沿路伴”,辞费。可改“清溪亲切伴”。
寄小楼楼主章雪芳女史
胡传胜(芜湖)
金风又来信,梦到浙江东。
佛寺白云外,人家黄菊丛。
买山无隐士,看水有诗翁。
我亦二三首,小楼听雨中。
曹辛华:“我亦二三首”句与未句不连贯。建议改为“我亦闲游客”。
古村行
赵建德(浙江)
径仄烟霞袅,村幽日子长。
征鸿驮旧梦,细雨送新凉。
作别芦花白,来闻野菊香。
云山开晚霁,一老沐斜阳。
曹辛华:“征鸿驮旧梦”联,佳。然,“驮”字可改“背”。
姑苏古城
曹宪阁(辽宁)
粉墙黛瓦小桥头,烟雨亭廊曲水流。
霞落虎丘斜塔下,剑池依旧洗吴钩。
曹辛华:“剑池”改为“池中”。剑与吴钩重复。改后文气连贯有趣。
月夜听秋
陈国泰(合肥)
帘外梧桐落叶轻,蛩螽协奏月胧明。
或愁交响少高亢,忽听长空雁一声。
曹辛华:“协奏”与“交响”重复,改为“低唱”。尾二句改为“正愁交响少高亢,风送长空雁一声”。
逢白露经雷音寺
陈竹松(甘肃)
新霜昨夜染云峰,又是天涯别渐浓。
独饮枝头三两月,听禅未必只听钟。
曹辛华:“独饮”句不通。建议改“鸿唳枝头多少月”为好。
荷花湖公园散步
陈作耕(广东)
漫步园中赏碧莲,晚霞未落染湖天。
不知野骛来何处,总在红花绿水边。
曹辛华:“红花绿水”,太平。用“总在”,与前句不连贯。未句改为“总带甜头清梦边”为好。
秋 夜
陈镇(河南)
月光爬上旧窗台,习习清风帘半开。
远近虫声似潮涌,一波未息一波来。
曹辛华:“似潮涌”,平仄不妥。改为“微浪涌”。
三 峡
王十二(安徽)
水送斜阳去,山迎明月来。
长江三道锁,万里一船开。
苏俊:绘景如在目前,气势亦盛,唯寄托未深,情韵稍乏。
叹 蝉
李增山(北京)
堕入红尘实可怜,餐风饮露本神仙。
清音玄鬓无人赏,却被螳螂作午餐。
苏俊:有寓言意,与黄山谷“残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异曲而同工。
农民工
邱晓英(湖北)
月圆夜静寂中秋,北望家山叹不休。
多少相思多少泪,和泥拌汗砌城楼。
苏俊:起句既言静则不必复云寂。结句“城”应为“成”。辞虽未逮,意有可取,盖转结尚不失真味也。
将赴鹅城先寄与会诸友
孟祥荣(广东)
惠州真有幸,早识老东坡。
诗得江山助,名经岁月磨。
半生西子水,一曲荔枝歌。
莫道三年短,风流本已多。
王震宇:起句真朴。中二联一正一侧,有格法。结句亦稳称。
磨刀人
贾建明(四川)
刀斧新磨似水晶,雪锋石上响如筝。
东街喊过西街去,喊到秋阳下锦城。
王震宇:三、四句白描传神,转觉前二句犹稍矜饰,“响如筝”三字跳出。
鸭绿江断桥
张凤军(北京)
独向桥头新泪生,三千里地忆曾经。
安东对岸灯明灭,半壁河山血铸成。
王震宇:不可显言也,若即若离,在此在彼,读者试会其意。
友人笑余耽诗而不能酒,感愧有作
孙临清(辽宁)
多少功成仗俎樽,千秋诗酒共乾坤。
杜康三碗书慷慨,李白百篇轻贵尊。
醉可逃名全阮藉,吟能代饮误南邨。
乞谁赐我江河量,也借流霞一励魂。
王震宇:前六句,诗酒对写,工巧自然。结句足全篇之意,尚能着色。如此题目,闪展腾挪,不易为也。
九月九日晨寄怀
刘忠国(河南)
无眠昨夜意多违,晓起秋风带泪飞。
四十七年音讯断,不知何处沐恩辉。
沈利斌:意如何违,泪如何起,或皆因“四十七年音讯断”之故。但其人是谁,其事如何,诗中未有交待,也不须一一道出,读者自会取生平之事补足之,从而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诗中留出余地,读者方能共情,作者深知含蓄之法。
秋之恋(新韵)
白春来(天津)
红渐消歇绿渐稀,游人忘返赏东篱。
雁书晴宇活文字,雨问残荷冷命题。
燕子还乡歌眷眷,虫儿念旧语依依。
声丝音线长杂短,难系秋天小马蹄。
沈利斌:全诗意象虽旧,诗思甚新。颔联颇能吸睛,以“文字”喻“雁阵”尚多见,然加一“活”字,画面更为生动,对句亦是如此。结语以“小马蹄”喻秋来之势,也令人印象深刻。
秋分将近友人邀山庄宴饮得句
王聪颖(辽宁)
新启庭中酒一缸,旋来双燕欲停窗。
宴排藤下连天摆,云落檐头让树扛。
芦荻齐墙开个个,黄瓜上架吊双双。
三巡过后秋将半,醉里山溪半似江。
沈利斌:险韵成诗已殊为不易,更难得诗活语新,结语得之天然。
浣溪沙(中华通韵)
褚宝增(北京)
雨后秋风夜半凉。驱车未饮愧中肠。补杯小酒确应当。
诗句已然难对仗,人言何必总回防。为生好梦做铺张。
沈利斌:不愧酒,不愧人,亦不愧己,平淡中自有风趣。过片对得有趣,“诗句已然难对仗”当是自谦之语。
清平乐·繁星
王玉明(北京)
繁星璀璨,神秘苍穹看。银汉迢迢涵亿万,河外星云无限。
茫茫宇宙知难,休言身后身前。生命何其珍贵,火花一瞬之间。
沈利斌:上阕实笔,极言星之繁多。下阕转为虚写,从繁星之咏转为生命之思,使词境更为深邃。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以年长为先
曹辛华 1969年生,河南巩义人。现为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院长、现当代旧体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世界汉学中国文学分会常务副会长、世界汉学研究会晚清民国文学副会长、中国文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文学会常务理事、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民国旧体文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诗词学、唐宋文学、现当代旧体文学。
苏俊 号石头斋,粤人。现任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评论部主任、新社导师。诗词联赋获全国性奖项一千余次。多次担任全国诗联大赛终审评委。撰有《石头斋步和龚定盫己亥杂诗》《石头斋庚子词》《宋十八家词选评》等著述多种。
王震宇 1975年生。辽宁省葫芦岛市人。师从孔凡章先生。著有《辽西三家诗》(合著)《独笑楼诗存》《剑南诗选》。《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
沈利斌 浙江湖州人,1982年7月生。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自辑有《月影轩诗词》。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