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 排湿小妙招学起来~

2023-06-30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原标题:“梅雨天” 排湿小妙招学起来~

黄梅时节家家雨,又到了湿哒哒的梅雨时节,一大波雨水正不时造访,阵雨、雷阵雨、短时阵雨轮番上阵。衣服总也晾不干,潮湿的房间还会散发一股霉味。闹心的不止这些,不少人身体也跟着亮起了红灯——经常感觉困倦,精神萎靡、四肢无力,有的人还产生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不良的现象。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刘泉副主任医师说,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你可能被湿气“困”住了。

6月19日,刘泉医师应邀来到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就如何发现身体内的湿气,以及梅雨天身体如何排湿,对广大居民进行了医学科普宣传。

刘医师说,中医上讲,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也就是自然界的湿邪,内湿也就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而这些湿气以及风寒暑燥火并成为六大致病因素,具有重浊粘滞,迁延日久的特点。湿气在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不同表现。首先要看脾胃状态,湿气重的话,常有食欲下降,胸闷腹胀,恶心等症状,茶饭不香,食不知味这些特征。这些就是因为体内的湿气伤及脾,使脾吸收饮食精微的功能降低,不能正常运化而产生;还有,全身困重发沉、感觉睡不够或睡后不解乏、整天无精打采、懒得动弹,这也是湿气聚集于体内的表现;包括毛发和面部容易出油,或面部易长痘,头发一天不洗,就油腻成缕,以及眼睛分泌物增多,小便淋浊不利,皮肤湿疹等,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刘医师提醒,尤其是现在梅雨季节,这些湿气伴随着雨水,不知不觉地侵入我们身体当中,可以说是非常难受了。很多老苏州会选择吃姜调理,驱散湿气,但吃姜的步骤没做对,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推荐大家遵循子午流注的方式吃姜。子午就是时间,流注就是气血,每两个小时就有一个脏器在活跃,在对应脏器值班的时候,它生的病有问题,你给它吃药,就是对的。比如说脾阳不足,出现湿气比较重的,在九点钟吃姜,肯定是有帮助的 。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掐着点吃姜似乎有些麻烦。刘泉医师给大家推荐了方便省心的祛湿神器——西瓜翠衣, 这个是专门用来利湿的,清热利湿效果非常好。(高萱)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2b1d4f6c160dc3964ecf1484f41bf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