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仁善顿改贫的故事,迦叶宿命的故事,富贵之人心相有三十六种

2020-09-14   善知

原标题:一念仁善顿改贫的故事,迦叶宿命的故事,富贵之人心相有三十六种

一念仁善,顿改贫夭

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为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有一天,他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天生薄相,今生不但没有希望考取功名,而且眼光外浮,纵纹入口,是一种乞食街头、饥饿而死的相!我看你甭考了!”

裴度听了,心里非常伤心,整天垂头丧气,连教书都无精打采。

数天后,裴度到香山寺去漫步,看见寺里有一位妇人跪在佛前,喃喃祈祷,祷告完毕,匆匆离去。裴度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个翠玉带和二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妇女所有,于是坐着等待失主。

到了下午四点钟,那位妇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匆匆地进门,扫视案桌一遍,不禁哇然大哭。裴度上前问她,妇人哭着说:“家父病重,家产当尽,昨日我请到名医,略有起色,所以今天早晨,我赶去亲戚家,借到一条玉带,准备典押借款,做医药费。我行经此寺,顺便入寺祈祷,不料心急匆忙,忘记携走玉带,等我到了典铺,才发现遗失玉带。我没有钱,家父一定无法活命,尚有家母和弟妹待养,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又大哭起来。裴度奉还原物,妇人拜谢而去。

裴度回家途中,又遇到一行禅师。才走离数步,一行禅师呼唤裴度转身,对他说:“你必定做了一件很大的阴德,我看你的容貌,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不但不会饿死,而且将来有无量的福报,可能会出将入相!”

裴度怕一行禅师讽刺,回答:“爱说笑!大师说话怎么前后矛盾呢?”

一行禅师回答:“七尺长的身体不如一尺长的脸,一尺长的脸不如三寸长的鼻子,三寸长的鼻子不如一点心!”

裴度笑着说:“人心怎么相呢?”

一行禅师回答:“要知天上意,须在云中取,要知心内事,须辨眼中神。你积了阴德,目光不浮,紫气贯睛,口角纹长过陂池这部位,而且胡子均匀变美。做了阴德,脸上的相便会有所改变,你必定享受极贵的福禄无疑!”

于是,裴度就把刚才在香山寺,拾还玉带的事告诉一行禅师,禅师也嘉许他的善行。

那一年,裴度便考取进士,由于官运亨通,过了十多年,他升任“博办大学士”,不久,又升为首相。他升任首相的经过非常曲折:

裴度起初奉朝廷的命令,出使蔡州,向诸军宣达政令,回到朝廷后,裴度向朝廷呈奏攻取叛贼的书状。

王承宗和李师道等叛贼计谋阻扰蔡州的援军,因此暗中潜伏京师,刺死掌握大权的重臣,而且杀害了宰相武元衡。他们三度用剑袭击裴度,第一剑,砍断了鞋带,第二剑刺中裴度的背部,却只划破了他的内衣,第三剑轻微刺伤裴度的头部,恰巧他戴了毡帽,所以剑伤不深。正当叛贼追杀裴度时,裴度的随从王义,抓住叛贼而呼叫,叛贼回身用刀砍断王义的手,裴度才能逃脱。由于裴度逃走过于仓促,不小心掉落沟壑中。叛贼以为裴度已经死了,所以才舍离而去。

皇上说:“裴度能够脱险,全是天意(其实是他的福报)!”于是命令裴度为“淮西招讨使”,而平定了淮西的内乱,并且封他为“晋国公”,经常奉命出使边地诸国。四夷的君长,一定会询问裴度的年龄相貌,由此可见中国和夷族对他是多么敬畏和佩服!

裴度侍奉四位皇帝,始终表现了很好的品德。他有五个儿子,也都被朝廷赐封爵位。

迦叶宿命的故事

从现在倒数上去,九十一劫之前,有毗婆尸佛出世,即是‘过去七佛’之第一佛。毗婆尸佛入涅槃后,他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造起宝塔来,用七宝庄严,供奉佛身舍利。渐渐年深月久,宝塔旧了,塔中原有佛像,遍身涂以真金,这时佛像面上的金剥落了一块。有一贫女,乞丐度日,难为他乞得一金珠,他看见佛像面上坏了金色,就发心把金珠涂补上去。

那时有一锻金匠,便是迦叶的前身,贫女把金珠送到金匠那里,请他涂补佛像,金匠见是装修佛像的功德,非常喜欢地涂补好了,他们两人,一人出财,一人出力,共成这份功德。就在佛前立愿:“愿我二人生生世世常为夫妇,身体作真金色,常常享受胜妙快乐。”

从那时起,一直经过九十一劫,这二人总是投生于天道人道中,身体果然作真金色,快乐得说不尽。最后,那金匠投生于第七梵天,那时阎浮提洲的摩竭国有一婆罗门种族,名叫尼俱律陀,也因过去生中修有福德,所以今生聪明多智,财产大富。他的金银七宝,牛羊田宅,奴婢车乘,比国王瓶沙还多千倍。

瓶沙王有一千具金犁,那婆罗门不敢僭越,便只打九百九十九具金犁,算比国王少一具。他家里许多毡毯,最下等的也值百千两金一幅,家中有六十囤金粟,每囤一百四十斛。可是富虽富得极顶,只一样美中不足,便是没有儿女,他们宅傍一株大树,一向有神灵,很显灵异的,夫妻二人常去祭祀祈祷,求生儿子。

可是祈祭了多年没有影响,两口子恼怒起来,便向树神提出最后通告道:“如今再奉事你七天,七天之后倘仍不灵,不让我们怀胎有子,那就要得罪了,把你这树放一把火,烧个精光。”树神着急起来,去求告四天王,四天王也办不了,给树神再上去求告帝释。帝释一看所管的阎浮提洲众生,没有这样大福的人,可给这婆罗门做儿子,便上奏梵天王,细细说明上述的事情。

梵天王用天眼四面一看,看见一位梵天(生在梵天的众生也)正值命终,快要死了,这人即是金匠的后身。梵王便去给他说明,劝他往生婆罗门家,梵天领命,即下来托生。而尼俱律陀的夫人,果然在七天内怀胎了,十月满足,生下男孩,便是迦叶,颜貌端正,身体色如真金,闪闪发光,直照四十里远,许多给人看相的术士,都说这孩子有宿福,将来须出家做和尚的。那父母听了,反发起愁来,好不容易祈祷得来的儿子,出了家还不是照旧没有后代。

于是两口子商量怎样堵塞他出家的路,想到世人所最贪爱的莫如美色,便决计给这孩子聘娶一房绝色的媳妇儿,好叫他恋著妻房,不生出家之念。到孩子十五岁时,就要给他娶媳妇,孩子道:“我心向清净,用不着妻房。”

父母不听,只管央媒觅配,孩子知道免不了,便设个计较,语父母道:“若有像我一样金色的女子,端正绝俗,我就收纳为妻。”父母即招请许多婆罗门,托他们满处访求。诸君试想,许多上等人给最富的上等人办事,有个不出力的么?那些婆罗门商量出个办法,用黄金铸成一尊女神,抬着像赛会一般,游行于诸村落,叫人高声呼唤:“小姐们若礼拜过这位金神,将来一定嫁得好女婿,身色如真金,面貌非常端好。”女子听了,一齐出来礼神。

只有一女,身体也是真金色的,相貌也端正殊好的,即是九十一劫前施金贫女之后身。因为过去装补佛像的胜因缘,世世得妙色身,直到现在也志乐清净,不肯出去礼神,禁不起女伴们做好做歹强拉出去,共到金神前。这女子的金色光明,比金神更耀眼,许多婆罗门见了,如获至宝,即给尼俱律陀家聘得,娶到夫家。

夫妇俩皆是清洁的独身主义者,丝毫没有恋爱情欲,他俩商定各住一室,避不同房。那父母知道了,把他们所住的二室,撤除其一,逼令同室,而且室中只置一张床。迦叶便与新妇说定:“两人轮流睡眠,我睡时你便经行,你睡时我也经行。”什么叫经行?便是踱方步苏散身体。有一回轮著妇卧,无意中一手垂于床前,适有毒蛇入室,张口吐舌,欲啮妇手。

迦叶见了,急拉衣角包裹妇手,给他举放床上,这样一动,妇惊醒了,便责怪道:“君与我立誓,不相亲近,如今怎的又偷举我手?”迦叶答道:“有毒蛇来,恐汝手被啮,故举放之,蛇今尚在。”便指给他看,妇始不怪。他们这样的节操清洁,十分厌恨世间诸法,后来到底请求父母许他们出家;父母知道强留无益,即便许可。

于是夫妇同出家,来到释迦牟尼佛前,佛即让出半个坐位来,命迦叶坐,这是佛教中有名的故事,叫做‘佛分半座’,所以表示三乘同一解脱也。迦叶坐了,佛为说法,迦叶即于坐上得阿罗汉道,其妇后来亦得罗汉。

迦叶在世时,常与如来对坐说法,佛灭度后,所有经典法藏,悉行交付迦叶。迦叶结集三藏已竟,到鸡足山中入般涅槃,肉身至今不坏,直要到弥勒佛出世时,他还要出山,在大众中显十八神变,度脱无量聚生,然后灭除色身,再后也要成佛,号曰光明佛。

相貌庄严的妙招:修善与面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

反过来说,纵使他现在满脸福相,如果他不知行善积德,经常起贪爱和憎恨的念头,那福相便会逐渐消失。所以,心是面相的枢纽,看相不如看心。

富贵之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种

明知当官辛劳,却仍然愿意为人民的公仆,服务大众。

做事刚柔并济。

欣慕善行,亲近君子。

有美好的食物会分送他人。

不靠近小人。

时常积阴德,给人方便。

从小能帮忙治理家务。

对来乞求的人,不生厌恶心。

克制自己,利益他人。

不促成恶事,不嗜爱杀生。

听到或遇见事情,心不惊慌。

与人约定,不会失信。

不轻易改变行持和操守。

睡前常静思自己的过失。

勇往直前,不耽心过去,也不为往事沾沾自喜。

不让人产生憎恨心。

不文过饰非,不掩饰自己的缺失。

为人做事圆融周到。

受人惠恩和帮助不会忘记。

心量广大。

不欺善怕恶。

怜愍救济孤儿、寡妇和急难的人。

不帮助强人欺侮弱者。

不忘故旧的情谊。

常做有益公众福利的事业。

不多说话,不打妄语。

得到别人的赠与,常心生惭愧。

谈吐井然有序,声音轻柔。

当别人正在言谈时,不插话。

时常谈论善事和别人的优点。

不嫌弃粗衣淡饭。

随时随地表现适当的方圆曲直。

听到善言善事,行之不倦。

了解别人的饥渴劳苦,而且时常加以体恤。

不挂念他人的旧恶与前隙。

故友有难,竭力济助。

做到上面三十六项,将来便可以位极人臣,长寿善终。如果做不完全,则福祸相折;做得越少,福禄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