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广电“捧出”大美龙江

2019-09-02     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旅游产业推介大会、展示大会,是助力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而言,承办旅发大会开幕式是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

8月26日,第二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伊春市拉开大幕。当晚,开幕式大型实景文艺演出“森林里的家”在一座建在山水间的舞台上精彩上演。一艘月牙船在水面上悠悠驶过,十几名花滑队员在冰面上翩翩起舞,这是冰天雪地与绿水青山的完美融合。演出接近尾声时,300架无人机在空中摆出“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的字样,成为当晚夜空中最亮的星。家乡明星名人携手喊出“我在黑龙江等你”,感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开幕式演出历时近两小时,由五百多名演职人员倾力打造,得到了省领导和全省十三个地市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杨晶台长深情地对演职人员说:“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对电视人的一个魔咒,一个从来打不破的魔咒,但是这次,这台演出,颠覆了这句话,颠覆了我对这句话的认知,我没有遗憾。”

这场没有遗憾的视觉盛宴背后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本报记者采访了开幕式总导演周巍。周巍说:“本届旅发大会开幕式用两个字就能基本概括,一个是‘融’,一个是‘创’。‘融’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山和水的融合,人与情的融合,团队、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天地人的融合。‘创’是节目呈现的创新,传播方式的创新和设计理念的创新。”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周巍对本报记者说:“黑龙江‘加快建设六个强省’中,其中两个就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本届旅发大会就像一个助推剂,助推了我们省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它是展示的平台,是事业和产业融合的平台,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平台。无论从来宾的规格、层次、构成,旅发大会都是我们省规格最高、影响力传播最深远的一次大会。‘办一次会,兴一座城’这是我们举办旅发大会的目标。”

开幕式演出作为本届旅发大会的重头戏,为什么选择了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打造?周巍说:“去年,我们成功为伊春拍摄了‘魅力中国城’宣传片,并用我们的努力和智慧将伊春打造成了‘十佳魅力中国城’,让全国更多电视观众了解伊春、来到伊春、爱上伊春。我们的团队对伊春的旅游资源与文化,城市发展历史都有了一个深入而统彻的梳理,对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认知。而恰恰是这份认知,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伊春打造好本届旅发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演出名为“森林里的家”,周巍亲自填词创作了同名歌曲。他告诉本报记者:“我们给伊春的定位就是‘森林里的家’,这是从‘魅力中国城’沿革下来的,同名歌曲也是当时创作的。伊春平均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超过两万个,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2度,这是人体最舒适的体感温度,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4%,伊春的自然禀赋就是上天赐给这片土地的一块绿宝石,让这片绿色的土地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这份光芒和灵动背后,还浸润着很多伊春林业人对绿色坚守的信心。我想把伊春一年四季的美景展现出来,同时把人一生最宝贵的情感融入进去。我思考了大概两天的时间,创作出了《森林里的家》——

秋风吹落的松塔

是我童年的青梅和竹马

五营的树屋里你对我说

做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吧

雪花装扮洁白的树挂

背上行囊我们离开了家

汤旺河边我对你说

让我做你一辈子的新娘吧……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家。伊春是一个能让人把心沉下来的地方,到这里你呼吸着清甜的空气,看着清澈的河水,听着清亮的鸟鸣,伴着音乐入睡的时候,一切都在回归。我创作完歌词后,曲作者刘峤也非常感动,马上谱曲。‘森林里的家’成了我们眼中的伊春,也成了伊春人眼中的伊春。当我们为伊春做完‘魅力中国城’宣传片的时候,伊春市委市政府的各级领导,认为我们龙广电的团队能够深入挖掘伊春旅游之中的文化,能将这些文化提炼出来,于是就邀请我们一同打造本届旅发大会开幕式。”

人与情的融合

周巍说:“接到承办旅发大会开幕式的任务后,我们便继续挖掘伊春文化,发现其中还有红色文化。伊春在国家需要的年代,无偿为国家输送大量木材,支援国家建设,这是伊春人的担当与情怀。在林企改革的过程中,伊春面临着‘天保工程’,禁止砍伐等同于切断生命线,那一刻,伊春人依然坚守着这片大山。以马永顺为代表的林业老英雄开始向大山还债,当年他砍伐了三万六千棵树,如今他带领全家人种了十万多棵树。当我们在采风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在山顶一蹲就是一个月的护林员,我们看到了种树人那双粗大的手,我们都很感动,伊春人的淳朴与坚守,难道不是我们现在面对困难时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真实再现吗?

开幕式上,我们把伊春的历史与当下融合在一起,借用了历史还原的方式,从邓小平同志视察伊春,到伊春人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誓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守护绿水青山一辈子。在这个篇章当中,我们创作了歌曲《庄严的承诺》,这是我们对伊春人的赞颂,这首歌里的‘你’就是大山,‘我’就是当年欠了大山的债、如今来还债的这些人——

你为我奉献了山河

自己却衣衫斑驳

而我还是那样心安理得……

演出中,伊春的护林员、防火队员、育苗员拿着松枝站到舞台上,喊出了发自心底的誓言:‘我是绿水青山守护者,大山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要守护绿水青山一辈子。’当誓言从他们的心底呐喊出来,伴着阵阵的松涛,在山林里回荡的时候,现场的很多观众泪水夺眶而出。”

山水的融合与设计理念的创新

为打造出最具伊春特色的舞台,将伊春的青山绿水与冰天雪地巧妙融合,开幕式导演组下了很大的苦功。周巍说:“我们将舞台搭建在伊春的林都体育场附近,这里背后有山,面前有河,身旁有水,山与水融合的一个完美选址。接下来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在水上搭舞台,我们靠人拉肩扛。我们的舞美总设计刘传波是国家一级舞美师,也是黑龙江舞美协会的主席。他提出了很多大胆的设想,我们在舞台上营造了一片松树林,大概用了4车的松枝,每一根松枝镶嵌在仿真树干上,工作量巨大。再加上伊春下雨,用东北话说,可把我们给‘治完了’,现场的焊工根本干不了,好巧不巧,我们一出去干活就马上下雨,这也给工期造成了极大的延误。我们的舞台总监李林轩,在那里活活待了两个多月,伊春的蚊子非常毒,他一只手被蚊子咬了,肿得像馒头那么大。舞台最终设计出了6个高低错落的层次,从最高点一直延伸进水里,我们希望演员和山水完美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电视上我们看到了一艘月牙船在水面上缓缓飘荡,当时这个想法也特别大胆,可以说,这种演出已经接近准实景的演出。”

两个月的时间,一座绚丽夺目的舞台拔“湖”而起,坐落在伊春的青山绿水间。透过航拍机,湖面中还映衬着足足5米的旅发大会会标。周巍说:“那片湖水原来什么都没有,连喷泉都是我们后安上的,可以说整个水系都是我们做的。经历了这次旅发大会,我们团队都开玩笑说,以前我们只负责设计内容,只管电视内容传播,没想到这回都变成了民工,甚至涉足到了设计施工领域。这是我们电视人的执着,也是电视人的情怀,为的就是在山与水之间,把最完美的画面呈现在现场和全国观众面前。”

伊春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冰天雪地。舞台上,周巍团队别出心裁地搬来了一块冰,花滑队员在冰上翩翩起舞,周围点缀的却是夏日的郁郁葱葱,冬夏融合让人惊叹。周巍介绍:“这既是冰天雪地与绿水青山的融合,也是我们舞美设计的创新。如何在夏季体现出黑龙江的冬季冰雪?我们特意邀请到山东的仿真冰团队和省内的杂技演员,这也成为当晚演出的一大亮点。”

天地人的融合与节目呈现的创新

演出接近尾声时,300架无人机突然闪现,成为当晚的最大亮点。周巍说:“以往大家看到的无人机编队表演都是在视频里、抖音上,从来没近距离地感受过。这是我们黑龙江首次邀请了广东的无人机团队,300架无人机提前一周来到了伊春,它涉及到每一架无人机航线的设计。另外,空域申请手续也非常繁杂。无人机团队拿出了一个最完美的设计方案,在天空中出现了松林、小鹿、花滑、雪花,以及‘林都伊春’的字样和本届大会的主题‘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现场观众邹女士赞叹:“无人机在天空中绚烂绽放,现场每个人都掏出手机,拍摄下‘夜空中最亮的星’。”

无人机编队表演是周巍团队的一次大胆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当时台上的演员们正在唱歌,伴随着天上的无人机表演和台下人们的赞叹,天地人融为一体,惊艳了全国观众。2018年,周巍参与执导的环球跨年冰雪盛典就曾在夜空中升起一个地球。一位热心观众说:“好像周巍执导的晚会总能有一个亮点被观众铭记。”对此,周巍介绍:“其实晚会大家记住的是你的大行为,这也是我的一个习惯,我不拘泥于一个平面和一个固定的空间当中,我希望在天空中做画,把天地融合在一起,用一个大行为来阐述我们的理念。导演就是在不断地打破自己、覆盖自己、颠覆自己,创作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当创作完成的时候,它又是极度畅快的过程。”

伴随着无人机表演的两首歌,正是周巍为旅发大会量身打造的新作《北国好风光》和《我在黑龙江等你》:“本届旅发大会的主题是‘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黑龙江的美不仅是美景,还有它的温度——

冬有暖阳夏清凉

北国好风光

尽在黑龙江

春有百花秋水长

这是我对家乡黑龙江的认识,物华天宝,我们一定要敞开怀抱邀请国内外的游客到伊春来感受王文涛省长所说的‘深呼吸、深睡眠、深度游’。因此我在写《我在黑龙江等你》的时候,也将大美龙江融入到这首歌当中。歌中不仅有伊春,还有黑龙江每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丹顶鹤的歌声在等你

北极光的心愿在等你

火山岩的心跳在等你

索菲亚的钟声在等你

三江的朝霞在等你

兴安岭的星光在等你

雪乡的童话在等你

家人的美酒在等你

我在黑龙江等你……

现场,文涛省长对我说:这台演出有两宝,一宝是无人机,另一宝是歌。《北国好风光》和《我在黑龙江等你》会成为网红歌曲,也是本届开幕式最成功的作品,旋律简单、上口、真挚。”

传播方式的融合与创新

本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转播,龙广电出动了两台高清转播车,派出了最强的直播团队和融媒团队,对演出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本报截稿前,本次旅发大会网络直播点击量逼近千万量级,无数条微推在朋友圈中刷屏,龙广电对旅发大会的宣传与推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周巍感慨:“这些年做电视,内容为王,我们为伊春创作的时候,我们坚信我们的内容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但如何将好内容传播出去?我们的传播手段就是融,我们融合了广播电视、新媒体、平面媒体,拆围墙融合作战。我们的传播手段让全台各部门得到充分调动,广播、电视、融媒共同对旅发大会前期预热,中期报道,后期发酵。在现场你可以看到龙广电的各路媒体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旅发大会每一个细节和亮点都准确无误地通过自己的视角传播出去,或文字、或画面、或声音,这也是我们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融媒体变革大潮中的一次大练兵。”

周巍对本报记者说:“把一个好作品呈现出来、传播出去,这是媒体人的职责所在;传播黑龙江的旅游与文化,更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开幕式筹备过程中,什么吃凉饭啊、睡凉地面啊、成宿加班啊,这是我们工作的常态,奔跑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没什么可炫耀的。我们的执行导演李本辉,所有的流程、现场的指挥、直播中每一个细节的调整,他全部亲力亲为。他是一个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的人,有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在筹备开幕式时,每天平均睡眠不超过4小时,这种状态持续了半个月,就是运动员都得熬垮了。我们这些导演,甚至是实习生,所有的工作都主动往前冲。当每次‘大战’来临时,我们都会坦然笑对,你问每个人苦不苦,累不累的时候,他们只会告诉你‘习惯了’。电视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但我们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晚上7点钟直播,我们的片子改到了6点48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放弃小我,融入大我,把龙广电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演出结束后,杨晶台长很深情地对大家说,‘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是对电视的一个魔咒,一个从来打不破的魔咒,但是这次,这台演出,颠覆了这句话,颠覆了我对这句话的认知,我没有遗憾。’”

从2015年《北方的河》,到《环球跨年冰雪盛典》,从“魅力中国城”到旅发大会开幕式,周巍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着黑龙江。白色的冰雪覆盖着黑色的大地,而它生长出来的总是绿色的希望。周巍深情地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黑龙江,来到黑龙江,爱上黑龙江。真正知道和传扬,‘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 本报记者 李子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TY8WwBJleJMoPMJg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