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的弊端逐漸顯現!未來30年,老舊的高層房子如何處理?

2021-03-09     遠舒

原標題:高層住宅的弊端逐漸顯現!未來30年,老舊的高層房子如何處理?

高層建築的弊端再一次被放大。

3月9日,河北石家莊一棟超過110米高的大廈外牆突然著火,根據媒體發布的視頻來看火焰直接竄至頂樓,濃煙滾滾,現場有目擊者稱聽到爆炸聲。

高層住宅火災事件時有發生。2020年12月26日,重慶市一高層住宅同樣突發火災,短短几十秒火勢迅速蔓延至20層樓高,很快大火就燒穿整棟樓房,夜色之中噴涌而出的火舌伴隨濃煙的現場畫面讓人看著觸目驚心。

國內高層住宅的興起階段是在上世紀90年代,尤其是住房商品房以後,大城市的高層住宅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今天,這類住宅已經遍布在全國各地城鎮,從特大城市到鄉村小鎮,基本都能看到高聳矗立的鋼筋混泥土建築,好像多建設起這樣的房子,才能凸顯出特有的城市范兒。

當然,縣城鄉鎮興建高層住宅讓人無法理解!不過,大城市遍地起高層住宅有其實際因素,因為人口匯聚導致住房需求井噴,高層商品房成為解決巨大住房需求的最好供應,也是現階段普通剛需族進城買房的普遍選擇。

高層住宅究竟好不好,想必住過高層和買過高層的人們都知道,不過對於還沒有買房的人群來說,好像還是難以體會,反正開發商和房產銷售員都說好,還拋出一些動聽的銷售說詞,比如「高層才可以欣賞到城市無與倫比的美景」、「高層擁有更好的居家私密性」、「高層通風采光俱佳」等,若購房者要問高層有何弊端時,他們只會絕口不提,問就是沒有。

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如今高層住宅的弊端逐漸顯現!

一.發生火災時救援難是最大隱患。

1. 高層住宅一般在30層左右,高度近百米,而消防車加上滅火水槍噴射的高度大約在80多米左右,轉換成樓層來看,救援高度最多只能到17-22層樓之間,再往上的樓層就很難救援到了。而且在很多中小城市,高層住宅消防救援能力薄弱,甚至整個城市的高層消防設備都不多,一旦火災發生,問題就很嚴重。

2. 高層住宅住戶多,人口密度大,小區的消防通道和樓棟內的消防通道時常都被車輛和堆放雜物占用,每當發生火災時消防車都不能第一時間開進小區實施救援,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這些不應該出現的因素而導致失火面積進一步蔓延擴張,致使被困人群陷入危情。

二.住高層出行和生活上很不方便。

1. 高層出行完全依靠電梯,住在高樓層的人每天不是在搶電梯就是在搶電梯的路上,上班的時候先進電梯到頂樓,等著每一層樓的住戶上電梯直到滿載時再下樓;下班回家的時候就看運氣了 ,下班早能趕在用電梯高峰期之前回家最好,否則寧願多在公司加兩個小時的班,等到用電梯高峰期結束再回家。一旦電梯發生故障就更麻煩,尤其是大人趕著上班、孩子趕著上學的時候更讓人抓狂,但電梯壞了也不能成為大人不上班和孩子不上學的理由,無論如何還是得走樓梯下樓。

2. 為什麼說高層生活上也不方便?比如停水停電就很頭疼,要說下樓吧就避免不了爬樓梯,下去了就不想再上樓,要說不下樓吧洗漱和吃飯都成問題,年輕人餓一頓兩頓還能承受得住,家裡有老人和孩子的總不能一起挨餓吧。

三.高層住宅維修麻煩成本還高。

任何建築都有耐久期限的,時間一長屋頂漏水,牆面滲水、開裂、外牆保溫層脫落、電梯維護維修等都少不了,短期內可以使用業主買房時繳納的維修基金,但是這項資金也是有限的,修修補補幾次終究會用光,等到無維修基金可用時又該如何是好,讓全體業主重新繳納也不現實,畢竟人們買套房子不可能住一輩子,很多人住個5-10年就搬走了,還有人買了房根本沒住。

未來30年,老化的高層房子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值得每一位住在高層的業主深思。

為什麼說未來30年,因為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鋼筋混泥土的使用壽命在50年左右,而當前的有些高層住宅已經有20年房齡,30年後就有50年房齡,到那時就是老舊住房,小區的各個方便也都破舊不堪,老化出現的問題該如何處理,難道說也採取目前的舊改舉措,但是30多層的高樓不可能改變其主體結構老化的現狀。

有人說,舊改不行那就拆遷。

這就有些想當然了,你過去和現在看到的拆遷都是拆的平房或者多層住宅,拆完開發商都在原來的土地上建起30多層的高層住宅,利潤翻了很多倍。30年後平房和多層住宅基本也早拆完了,剩下的都是高層住宅,按照建高多賣的道理那需要再蓋多少層樓才能盈利?如果不賺錢哪個開發商願意通入資金來拆。雖說現在的技術拆遷不難,但建房子不再賺錢就無人再願意拆。

這一點專家學者們早有預測: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尹稚教授曾表示,「30年前美國建設的一批高層住宅,現在成為了貧民收容所」。北大朱國鍾教授則專門做實驗得出結論,通過房齡、供給、房價以及城市發展等因素推算出,「以後大面積的貧民區都將聚集在高層住宅區」。

截止到2020年,國家相關部門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

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築。
新建100米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築,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

顯然,通知中明確表示了要限制超高層建築的建設,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就間接說明未來要儘量少建或不建高層住宅。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定位高端的高層住宅都是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產物,其根本是因為這類城市的有錢人太多,正所謂有錢任性。當然,這些有錢人買來也不一定自己住,大城市地價高,房價貴,購房需求強盛,也不愁高端的高層住宅無法脫手。

不過,如今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和改善型人群還是偏愛於低層住宅,比如別墅、洋房、多層住宅,不管怎麼比這類房產的居住環境和舒適性都是高層住宅無法相提並論的,私密性和安全感也更高。

當然,對於目前生活在高房價城市的大多數人來說,除了購買高層住宅也別無它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KqsF3gB8MnI47IjYr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