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位到腰斬,房價從最高4萬跌到最低2萬以下!燕郊只用了3年
回望2017年以前的房地產市場行情,3年時間足以讓一個城市的房價翻番,可從2017年以後的3年時間裡,也有城市的房價下跌幅度達到近一倍。
或許有人並不相信,認為這是危言聳聽,我們不妨來看一組數據,根據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的《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報告顯示,9城房價距最高點跌幅超過15%,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廊坊,相比2017年4月的巔峰降幅達到46.9%,近乎腰斬。
從歷史房價數據對比來看,2016年廊坊轄區的燕郊小鎮最高房價達到4萬元以上,2017年廊坊最高峰時的住房均價達到2.2萬每平米,現在這裡的二手房均價已經不到1.4萬每平米,有消息傳出,現在廊坊還出現賣房不要錢的現象,只要接受銀行按揭貸款就可以。
燕郊,這是一個曾經被譽為「炒房客天堂」的地方,為什麼如今房價卻跌到讓人難以置信?
其實就是一個字總結:炒!
從地理位置上看,廊坊北臨北京(燕郊到京只有30公里),南接滄州,西連保定,東交天津,位置得天獨厚,處在京津冀城市圈的核心地帶,屬於北京大都市的輻射範圍。據了解,很大一部分北漂一族把燕郊作為「睡城」,白天數以萬計的人擠著公交去北京市中心上班,夜晚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燕郊的休息。
當然,所謂的「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沒有人會體諒北漂族的不容易,甚至這個群體正是能轉化為被炒房客收割的韭菜。
過去燕郊的新樓盤都大肆宣傳「買不起北京,首選燕郊」的口號,這對於在北京買不起房子的剛需來說,即使短時間內無法融入這座城市,那麼緊挨著也是香的,哪怕每天上下班途中耗費幾個小時也能接受,他們認為這才是在大城市打拚奮鬥該有的狀態。
再者,對於想留在北京的人群來說,燕郊這些環京區域屬於剛需上車買房最後的機會,一旦錯過,說不定未來燕郊的房價也會尾隨著北京一路高歌猛漲,向5萬、6萬甚至更高點衝刺,到那時哭都來不及。
然而世事總是難以預料,這麼一個環京樓市熱地,竟成為京津冀三地聯合打擊炒房的區域,首先北京「317」調控出台,認房又認貸,其次天津和廊坊在此基礎上再度出台限購升級。多方聯手之下,燕郊的房地產成為眾矢之的,房價開啟長達三年之久的陰跌,炒房客出逃無門,所幸就「棄房逃貸」。
封堵了樓市的炒作通道,親眼目睹了房價的持續下跌,曾經想在燕郊買房的人已經看清真相,慶幸自己沒有在高位接盤。
有人說:「燕郊成也房價,敗也房價。」當初因為北京和燕郊的房價都在上漲,致使上班族只能犧牲通勤成本選擇還有上車機會的燕郊,可現在北京的房價不漲了,燕郊的房價近乎腰斬,對於大多數人才而言,燕郊已經沒有任何吸引力,還是呆在北京才更香。
另外,還有很多北漂族逐漸認清了一點,反正在北京再打拚10年也買不起房,與其過著每天公司到出租屋兩點一線生活,不是在擠地鐵就是在擠地鐵的路上,不如返回到自己的老家省會發展,雖然工資低一些,至少在那裡能夠看到生活的希望,努力打拚10年也能湊齊一套房的首付款。
2017年以前,北京房價大漲、燕郊房價大漲、全國眾多大小城市以及縣城的齊漲,全面購房的情緒達到了頂峰,也正是在這個階段里,有錢人連住帶投資買了不少房,沒錢的人砸鍋賣鐵也終於擠進了有房人群的隊列,即使農村人買不起大城市也會在縣城買上一套。
總而言之,樓市火焰最旺時期已經燒過,各種購房需求都已消化完畢,剩下的只有保持前期高位不降的房價和購買力嚴重透支的口袋,這一切國家方面都是看在眼裡,並加以嚴格的調控手段干預。為了平穩高房價,緩解高負債,國家提出了「房住不炒」的定位來作為樓市長期的發展目標。
因此,有專業人士預測:未來10年,手中的房子還能保值就是最好的狀態,大漲將不復存在。
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覽,支持的朋友不妨一鍵三連!再留下您的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0ogdnYB9j7PxaI7Pd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