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一張聊天內容莫名其妙火了起來。
中心內容只有一個:勸人買公寓。
說實話,賣房的朋友圈廣告看了很多,但像這樣臉不紅心不跳,還列出12條所謂的「完美理由」鼓 ( 慫 )勵 ( 勇 )女生買公寓的,還是頭一回見。
「公寓能不能買」,這個話題一直備受爭議。
南方樓事購房群內,時不時會購房者因為這個問題進行辯論,正方和反方各執己見。
最氣的時候還會互道SB,最後不歡而散。
今天,我們就「誰能買公寓」這個問題進行分析。
需要明確的是,公寓是一種分群體購買的特殊產品。
買公寓當然不是傻,不懂自己適不適合就衝動,才是。
關於公寓,相信很多人仍然分不清各種類型的區別。
我們今天要說的公寓是指商務公寓,望周知。
對於公寓,有那麼幾類人不適合買卻常常被忽悠、或者被有限的認知繞進去。
最最不適合的人有:一套房都還沒有的剛需、有老人小孩的家庭、資金不足的投資客。
下面一個一個去分析「不合適」的理由。
1錢少有名額的剛需
如果你還沒有買過一套房子,手握著住宅的名額,請你別想不開去買公寓了!
畢竟對於剛需來說,銀行卡里的首付可能就是當下唯一的砝碼,如何最高價值地利用才是正解。
雖然公寓單價往往比住宅便宜,但付出的成本卻並不比住宅低。
首先是購買成本,公寓首付成數高,貸款年限短。
同樣是手握100萬現金,公寓你只能買總價200萬,住宅能買330萬的。而公寓貸款利率更高,往往比住宅要多個30%,並且貸款最長10年,算下來首付和月供壓力都比住宅高。
買房最需要精打細算的剛需,這麼一算很明顯:這筆買賣不划算。
當你把手上的錢都砸進公寓里,等你想要再換住宅,也會很被動。
因為公寓轉手,真的挺難。
靜靜掛了幾個月甚至幾年,住宅房價則漲了一波又一波,但你的錢卻還是沒湊夠。
而在深圳,商務公寓限售五年,買公寓就意味著錢被套著5年起步。
這時候,你消耗的就是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這也是剛需們最消耗不起的成本。
公寓轉讓難,很重要的一點是稅費高。
圖源時代周報
老徐前幾年衝著公寓不占名額還便宜的點,花280多萬在深圳買下一套兩房的公寓自住,萬萬沒想到現在被套得死死的。
「本來打算要賣了它再湊點錢去買一套住宅,結果一直賣不出去。」
如果有接盤俠,買下要支付5成的首付,也就是140萬;再加上35萬的稅,前期就要花175萬。
如此高的購房成本,導致轉手十分艱難。
買住宅,相當於把幾百萬存進了銀行,隨時可以取錢。
而公寓呢?同樣是投入了幾百萬,但因為難賣。這就好比,一筆錢被凍資,想取也取不出來。
從金融屬性方面,公寓也比住宅價值小。
拿公寓去抵押貸款,銀行給出的評估價通常比較低,能貸出來的部分往往很少,部分銀行甚至都不接受公寓抵押。
為了給以後換房鋪路,剛需買房不僅是要買自己喜歡的房子,更要買銀行喜歡的房子。
2有家有室,有老有小的家庭
那些已經結婚,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更是不要碰公寓。
從日常生活環境、到居住舒適度、再到生活成本,於自身於家人,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公寓一層樓一般是十幾二十戶左右,同樓層人員往來頻繁且雜亂。
雖然你很確定自己買來是居住用的,但隔壁或者同樓層呢?
不知道想買的人有沒有去實地看過一些二手公寓情況,同一層樓開美甲店、聲樂培訓班、民宿、外賣等應有盡有。
這樣的居住環境,說實話不單單是不舒適,安全性也很難得到保障。
最關鍵的是,公寓是商水商電,居住成本高了不少。
南方樓事查詢深圳商務公寓水電的稅收費標準,發現每個樓盤不盡相同很難劃分一個標準,於是用隔壁的廣州住宅和公寓水電對比。
表格以相同總量來計算,一個月下來商水商電比居民用水用電貴了688元。
多出近一倍的價格。
圖源知乎@曾英傑
再來就是,公寓不能落戶,當然也有一些城市是例外,比如長沙。
對於那些不能落戶的公寓,就意味著自己的孩子沒有學位,但也有個別城市針對公寓出了學位政策。
像深圳的羅湖、福田和南山的商務公寓就可以申請學位。但很雞肋的是,他們的基礎分比住宅分低至10-20分,無法和住宅享有同等積分政策,不能保證孩子100%可以上學。
不管怎麼看,對於有家庭的剛需來說,公寓處處是BUG,這類人真沒有必要買商務公寓。
3資金有限的投資客
還有那些手頭資金有限、沒啥大錢的投資客,也不要打公寓的主意了!
可以理解現在投資住宅門檻提高、資金也成也很高,所以只能投資投資公寓產品。
但,需要注意。公寓的漲幅低,甚至還有不漲的,並且還存在轉不掉的風險,實在划不來。
眾所周知,公寓流動性差,轉手難。很多房源掛了幾個月甚至幾年,無人問津。
南方樓事前不久聽到一個很好玩的案例,有調查顯示現在年輕人更喜歡租公寓。原因竟是認為公寓比住宅穩定,業主不會輕易賣房。
事實上是因為......很難賣啊!
在鏈家官網上篩選公寓性質的住房,一拉一大把一年半載才成交的房源。
圖源鏈家官網數據截自2021.1.8
在這種情況下,你想要原價賣出都是困難的。
畢竟即便真有買家想買,他們為啥不買新的呢?畢竟市場上在售的新公寓不少,還省了一筆稅費。
再來就是漲幅低,甚至不漲。
來看看深圳今年不限購產品,也就是公寓的成交周期數據。
2014-2020年,這7年間公寓的去化周期可以說是起起伏伏,大起大落。
舉個例子,2018-2019年公寓去化周期都保持在19周,2020年卻拉長至21.6周,這個數據和2015年高度相似。
如果和住宅比,那更是慘烈。
住宅去化周期最長也就是11.7周,公寓高達28.3周。
圖源深圳貝殼研究院
這種情況想要賺漲幅收益?難上加難。
舉個例子。
位於前海的某公寓為例,對比一套46㎡的戶型,都是中樓層。
最新成交的一套房源是在2020年5月,成交總價是229萬;而2011年的房源,成交總價僅93萬。
10年時間,漲幅146%。
說實話,隨便一個網紅盤三四年的漲幅都比它高。
圖源鏈家官網數據截自2021.1.8
這還是在深圳最熱門的片區,如果放到二三線城市,大機率更慘。
從上面來看,資金實力不足的人投資公寓是非常不划算的買賣。
正如前文所說,公寓是分群體購買的產品。
那麼究竟誰最適合買?
南方樓事簡單盤了盤,能買公寓的無非三種人:
有錢但沒有名額的家庭;有實力的投資客;土豪。
這些人的共同點是,不差錢、沒有房票。
首先是有錢沒有名額、又想給孩子買房的家庭。
南方樓事曾在無數個開盤現場,感受到深圳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
深圳有錢人很多,想為孩子花錢的人更多。但這類家庭通常沒有住宅名額了,因此在給子女買房的時候,不限購的公寓確實他們為數不多的選擇。
這樣一來,又可以相對合理進行家庭資產配置,也不會占用到孩子未來住房名額。
而買給孩子的房產,通常都會長期持有,公寓那些轉手難漲幅慢的缺點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這倒很符合中介傳的那張截圖裡的內容。
買公寓給女兒,她可以用來生活或者創業;未來結婚之後還能再買一套房不占用名額;空出來的公寓可以出租,賺租金......
反正不差錢,想來也是可以的。
再來就是有實力的投資客。
這類人手上有錢投資需求強,但礙於沒有房票,又擔心把錢放銀行貶值,覺得房產物業才有安全感。
因為有資金實力,所以一般都是長期持有,並且通過出租的方式產生穩定收益。
他們買的公寓一般是一線城市擁有核心資源的公寓。
核心資源有什麼?
什麼地鐵、大型/中高端的商業、金融/高新金領成群、有湖/江景觀等等這些都屬於核心資源,最關鍵的是都在樓下或者附近。
以上幾種資源,擁有一兩種就差不多了,如果擁有兩種以上就更完美了。
最後就是土豪。
需要強調一點,土豪們買的已經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公寓,而是另一種產品——頂級豪宅公寓。
這些頂級公寓,價格也就幾個億吧。
比如北京看故宮的北沿河甲七十七院、上海看黃浦江景觀的保利ONE56,還有深圳看深圳灣景觀的深圳灣一號......
它匯聚核心地段、稀缺城市配套、稀缺景觀等資源為一體,這是它最重要的隱形價值。
這些東西遠比房子本身更為值錢。
而買這些頂級豪宅公寓的土豪們,追求的也不是一個住處,而是一種圈層身份。
南方樓事有一位不差錢的富婆朋友,在華潤城萬象府買了套公寓。
在別人都質疑她決定的時候,她氣定神閒地說「也不為什麼,就是想心情不好的時候,有個地方發發獃。」
一看就是老凡爾賽了。
文章寫到這裡就要結束了。
估計槓精們看到文中一些「轉手難」、「賣不出去」等字眼就要罵罵咧咧了。
「你買房就是為了以後賣,這是在炒房!」
每每看到這種斷論,真的無FUCK說。
雖然你們罵我,但還是得多說兩句:
錢少有名額的剛需、有家有室的剛需家庭,不要買!
看完請轉發點贊,能幫一個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