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三要素」遭疫情重塑,誰才是地產「全優生」?

2020-03-23   南方樓事

為了慶祝全市「解封」,激動的湖北潛江市民放起了煙花。對他們和其他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個難過的「年關」,快要熬過去了。


一部分深圳人,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歡慶了「抗疫」的初步勝利:他們趕在樓市「解封」後的第一時間,戴著口罩,在「強制清場」和「緊急限流」的夾擊中,買走了上百套起價2000萬的豪宅。


有調查顯示,近6成的潛在購房者,不管是無房剛需還是打算買二套,心裡想的不是房價走勢或是投資潛力,而是希望在疫情過後「立馬換舒適的房子」。


購房者買房時的考量要素,通常可分為「產品品質、服務水準、投資價值」三類。疫情之前,投資賺錢是許多人買房的終極目標,但在疫情之後,前兩者在決策時所占的分量,已經出現明顯提升。而能夠同時在「三要素」中保持領先的房企,將是行業中真正的「全優生」。


1


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同胞們每天接觸最緊密的,除了親人,就是自己居住的那套房子。


在體驗了一番宅男宅女的生活後,讓人更加理解房子的價值,對住宅(以及社區)所提供的功能、空間與服務的優劣,都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一份在疫情期間進行的購房者調查(賽拉維《助家戰「疫」大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5226個家庭中,絕大多數都對自己的住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於戶型需求的調查結果顯示,63%的人都了解到通風對驅散病毒的作用,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夠南北通透;


還有不少人希望住上採光更好的房子,讓陽光帶走潮濕,瓦解細菌滋生的溫床;


也有人看中新風除霾系統的作用,既能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也能過濾有害物質;


長期的宅家生活,還讓大家對客廳的功能充滿意見。我們希望與小朋友一起做運動、學知識、玩遊戲,陪老人種花養草或者搓幾圈麻將。但是,客廳里的一切卻都圍繞著那台巨大的電視擺設,最終還是躺在沙發上做鹹魚最輕鬆。


終於在沙發上躺煩了,一些擅長網絡搜索的年輕人,手握圖文並茂的菜譜,還是會在動線雜亂的廚房裡,不小心摔碎桌角的碗盤,在清理碎屑時又忘記烤箱裡的蛋糕。


不少人在公眾號上讀到了非典時期香港的「淘大花園事件」,開始擔心自家衛生間的地漏會不會反味,是不是只能依靠小小的排風扇通風換氣。全家人閉門不出,也要為排隊上廁所而苦惱。

香港淘大花園非典集中傳播事件


終於熬過春節假期,又要為居家辦公沒有書桌而煩惱,但是卻敵不過老婆在臥室里擺下一張梳妝檯的夢想。


大家終於意識到,家不再只是進門後倒頭就睡的一張床,而是需要精心規劃的生活空間。


2


我們自己可以不走出家門,但總是需要買回生活必需品。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普遍採取的辦法,是由物業管理公司或社區辦事處牽頭組織,為業主直接從供應商處團購生活物資。住戶們能吃到什麼樣的菜,多半取決於團購負責人的責任心和辦事能力。


物業公司還應該安排專人在出入口實時監控、測量體溫,給整個小區消毒,尤其是電梯、快遞櫃、垃圾桶,要對剛剛回到社區的「可疑人員」進行排查家訪。


誰都希望被一個優秀的物業管理機構服務,讓自己的小區平安祥和,而不是複製某些出事後「不見面」的大型社區。


總之,物業管理公司的作用,原來也不只是掃掃地、站站崗而已。


3


住戶宅家期間發現的問題,就是他們未來買房時要考慮的方向,更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即將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購房者對戶型的認知提升了,對建築功能、空間利用的要求也會提高,開發商在產品品質上下的功夫也要相應增加。住戶對比了好物業與差物業的區別,對物業管理機構的服務水準,也會產生新的要求。


因此,能夠同時提供好產品和好服務的房企,會更加受到購房者的青睞。


以融創為例,作為全國銷售百強房企中排名第四位的領軍企業,融創一直是一家以「產品力」著稱的房企,既開發了一系列享譽全國、代表融創產品精神的壹號院項目,還創造了行業領先的中式風格社區。


在華南地區,融創雖是「後來者」,但是反而在「本土化」與「專業主義」上都後來居上。


去年10月,融創華南曾舉辦了一場轟動業內的灣區產品戰略發布會,以從土地和居者的當代需求出發、為灣區生活而定製為創作指引,發布了「粵府系」和「桃源系」兩大產品系,獲得了同行、媒體、市場的高度關注,甚至被某華南本土知名房企高層讚譽「融創華南的產品做得比本土更本土」。



長期以來,融創華南對產品專業主義的追索和在地性的思考,讓融創華南在研發過程中堅持創新,不斷提出提升居住健康性能與舒適度的新舉措。作為融創華南一以貫之的產品研發價值觀,這早已「內化」於產品之中,並以成熟產品的形態推出市場,在應對疫情期間更被凸顯,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例如,此次疫情中,許多人在被動產生「潔癖」後,才發現家中沒有隔離污染物的空間。融創華南的產品團隊認為,無論戶型如何、面積大小,玄關都應該成為住宅標配的「隔離區」,系統地收納鞋子、外套、手提包、鑰匙、快遞等「入戶」物品,保持戶內整潔、乾淨、把病菌隔離在生活之外。


在居室內,設計人員也在推敲標準化戶型內門窗開啟的最佳位置,以尋找通風效果的最優解。


大家足不出戶時,客廳和廚房的使用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客廳應當成為多功能、興趣化的空間,能夠容納健身、遊戲、學習、辦公等多重功能。

廚房的清潔與衛生,也更受公眾關注。有一個細節隱藏在融創華南設計的廚房中:洗菜盆會靠窗設置,保證採光充足和通風乾燥,以此減少細菌滋生。


在公共空間中,同樣能夠發現融創華南對產品專業主義的追求。


每個融創社區的整體規劃,都是綜合考慮風、光、聲等因素後,合理布局每個樓棟與活動區的成果。既要保證合適的樓間距,也要為住戶提供舒適的戶外活動場地。後疫情時期,業主大多在園區內部活動,充分考慮通風、遮蔭等功能的社區公共空間,能夠大大提高業主在戶外活動的舒適性。


相信如今更多的住戶意識到需要通過健身運動提高抵抗力,尤其久坐於辦公室的白領們,會更加關注社區內的運動空間。對此,融創社區在規劃社區的公共空間時,早已考慮了運動需求,以粵府系產品為例,社區內配置了多功能球場、微汗跑道、分齡運動場所等,真正實現「全民運動,健康樂居」;特別設置了「歸心架空層」,通過主題、氛圍,器械升級、調整色系等調整架空層的功能配置,設置城市客廳、健身活動室、少兒天地等功能分區,滿足兒童、年輕人、老年人的不同生活、運動場景。


疫情也折射出了專業物業服務的重要性。而在這一方面,融創也頗有建樹,被評為「中國物業服務品質領先品牌企業TOP3」


融創華南針對健康居住的思考,也延伸到了物業管理領域。


他們認為,社區中應增加無接觸配套設施,生活垃圾收集點的位置,以及垃圾收集的動線,應儘量脫離住戶的主要活動區域,儘可能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干擾。


融創華南還將嘗試推廣「無感通行」的新模式,例如增設人臉識別通行的門禁道閘,以及引入自動感應聯動控制方式的電梯「雲梯控」,使住戶擁有既「無感」也「無接觸」的通行體驗。


在疫情期間,融創華南迅速推出「臻心守護行動」社區服務體系,以3大服務板塊和8道守護關卡,全方位保障8萬戶業主家庭的美好生活。



物業清潔人員、巡查人員、客服管家等執行嚴格的消殺、管控、宣傳措施,全方位消殺面積達2020000㎡,電梯按鈕貼膜/一次性手套額更換次數達138000次,每天擦拭消毒至少兩次,電梯轎廂不低於4次。一位負責消殺的工作人員,每日微信步數經常突破3萬步。


針對隔離業主的生活垃圾、廢棄口罩等垃圾,物業將對其進行每日集中處理,記錄在冊的處理次數高達1316次,廢棄物資做統一焚燒處理。


融創物業還為業主購買生活物資、代辦居住證、送外賣和快遞、提供列印文件共計超過16000次,提供房修服務325次。

融創華南與第三方專業機構聯手,為住戶提供增值服務。例如,與春雨醫生合作開展線上義診;聯動「本來生活」生鮮電商平台推出新鮮蔬菜宅急送服務;與猿輔導合作提供從小學、初中、高中的海量直播課程;與樊登讀書會合作,通過書籍豐富疫情期間的宅家日常。融創華南通過「樂活宅家計劃」,舉辦書畫、攝影、美食、電影節等業主雲社群活動,從線上連接人與人的歡樂。


同時,融創華南為一線醫務業主家庭提供五大特別守護服務,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投入「戰疫」工作的第一線。具體服務包括為醫護家庭免費配送含口罩、消毒液等物品的愛心防疫包,每周免費配送生鮮蔬菜包,並提供上門家政清潔、房屋託管等服務。融創還為他們免除兩個月物業費,所有一線醫務人員及其直系親屬在2月24日—5月31日期間購買融創華南在售房源,還可享受與融創員工同等購房福利政策,並獲得額外20000元安居補貼。


更了不起的是,融創甚至為全國各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定向提供1000+就業崗位,對其他全部招聘崗位,也會提供優先面試、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的機會。


此外,融創已經累計向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捐款1.1億元。


4


正如前文所說,購房者關注的「產品品質、服務水準、投資價值」三大要素,在疫情之後正在迅速前兩者傾斜。


「房住不炒」正在迅速從一個目標變成現實。緊跟熱點、追求投資收益的「網紅盤」,會被重視產品、紮根生活的「品質盤」取代。


在產品理念改革的同時,購房者的看房、購房渠道也在發生劇變。


這場疫情大大推動了房地產線上營銷的跨越式發展。據知情人士說,在線上營銷的助推下,僅在上周末,融創華南於廣東的幾個在售的項目就賣出了超兩百套房子。


真實的成交結果顯示,不少購房者正在逐漸接受線上看房、下定、簽約的全流程服務。但是,對房企而言,是抓住「風口」把線上平台搞成轉介平台,還是全力服務購房者,優化買房體驗,是一個考驗房企實力甚至良心的問題。


在疫情期間融創華南快速反應,火速推出購房服務平台「好融e」,覆蓋21個城市的在售項目,整合在線一對一諮詢、看房、選房、購房、資訊共享、各類活動以及優惠福利於一體。


「好融e」還關聯了融創幸福通小程序,方便客戶把房源推薦給朋友,並可在線領取優惠,以及預約實地看房。


值得注意的是,華南地區的環境、氣候優勢,以及相對高效的政府治理,吸引了不少北方客戶。而新增的線上諮詢和成交渠道,則為這些北方客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其中有一位北方客戶在沒有實地看房的情況下,也在力求通過直播等方式,為客戶提供接近實地看房的線上體驗。


在中山融創東城華府項目,一位來自北京的客戶,先是在抖音等直播平台中粗略了解項目情況,再通過「好融e」平台直接聯繫到項目現場的置業顧問。


置業顧問又通過直播為這位客戶完成了一次「私人線上看房」,拿著手機拍遍樣板間的各種細節,併線上完成了諮詢、答疑、算價等多項工作。置業顧問還向客戶提出,即便無法親自到現場簽約,也可以視頻網簽。


據了解,這位北京客戶在中山並沒有產業,只是因為關注大灣區發展,且喜愛華南城市的環境,氣候和人文氛圍,就決定在此置業。


類似的情況在近期並不鮮見,另一位北方客戶也在沒有實地看房的情況下,直接通過直播下定金,買下了融創珠海雲水觀棠項目總價約300萬元的房子。


不少客戶在華南城市異地置業時,都抱持著類似態度,將珠三角城市視為比肩海南的「越冬型」居所,希望置業後可以在春節期間舉家來到華南避寒。


針對疫情,融創華南還啟動了溫暖人心的「暖春築家計劃」,通過進一步細分不同類型的購房者,限時於2020年2月26日-5月31日提供額度巨大、覆蓋面極廣的優惠內容,進一步回饋社會,體現了企業的人文關懷。


疫情會對經濟造成暫時的負面影響,但對樓市的改變卻不一定都是負面的。購房者因此對好產品、好服務達成共識,未來的購房需求也更加清晰。以融創華南為代表,既注重產品品質與物業服務、也能兼顧投資價值的房地產企業,在市場中將受到更多關注。無論剛需還是二套,一套更好的房子帶來的是更好的生活,疫情之後終將迎來更多美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