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飯後的壞習慣!都是你習以為常的

2020-07-17     點評重慶

原標題:10個飯後的壞習慣!都是你習以為常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的一些小舉動究竟對我們的健康有沒有影響?

一:吃撐後松褲腰

飽餐後立即松褲帶,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減弱,致使消化器官和韌帶的負荷增大,促使胃腸蠕動加劇或產生紊亂,既影響食物消化,又容易造成腹脹、腹痛等症狀,甚至發生腸扭轉、腸梗阻等不良後果。

長此以往,還可導致胃下垂、引起腹部不適等消化系統疾病。

平時飲食應注意適量,不能貪吃;尤其是年老體弱及消化不良者,晚餐最好控制在八分飽。如發生過飽,可用手輕輕按摩腹部,以幫助胃內食物儘快消化排空。

二:飯後馬上睡覺

飯後馬上睡覺,胃腸道的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食物就不能得以充分消化吸收。

同時,飽食後胃內壓力增高,如果即刻平躺,就有可能造成胃食管反流而出現嘔吐等症狀,經常這樣還會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餐後應適當靜坐一段時間(至少30分鐘),待胃中食物消化排空再躺下休息為佳。

三:飯後一支煙

有研究顯示,飯後吸1支煙,比平時吸煙的危害還大!

因為進食後,人體胃腸蠕動頻繁,血液循環加速,組織細胞生物呼吸增強。此時吸煙,肺部組織會加強對煙霧的吸收力,使煙鹼、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更多的進入體內。除了對呼吸道和肺臟造成直接刺激外,還會給其他組織器官帶來傷害。

四:飯後拉臭臭

在胃內充滿未消化的食物時,立刻排解大便也不可取!因為憋氣使腹內壓力驟然加大,胃 酸、消化酶就有可能反流至食道,久而久之會造成反流性食道潰瘍。

飯後馬上大便,還可能導致幽門平滑肌功能紊亂、膽汁反流,引發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發炎等。

建議以早上起床後空腹時排便為佳。

五:大餐後去K歌

飯後唱歌,會使隔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及其他病症。

另外,如果吃飯時飲酒,人的喉頭、聲帶自然充血。此時大聲高歌,會加重喉頭、聲帶的充血和水腫,極易引起急性聲帶炎和咽喉炎,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痛等症狀。

六:吃完立即開車

飯後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會造成大腦暫時性相對缺血,反應也變得遲鈍。

七:吃完飯立即喝茶

許多人有飯後喝一杯熱茶的習慣。殊不知,飯後立即飲茶,不僅會沖淡胃液,茶鹼還會抑制胃酸分泌,影響食物正常消化。

而且茶中大量鞣酸(又稱單寧酸)可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等營養物質生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既大大加重了胃的負擔,又造成營養物質的白白流失。

八:吃完飯就喝冷飲

飯後喝冷飲,既會稀釋胃酸,又會使胃壁黏膜血管收縮,抑制消化腺分泌,導致胃的活動減弱,易產生食欲不振和飽脹不適等消化不良症狀。飯後吃冰涼食物對心臟也不好。

九:飯後立即吃水果

立即吃下的水果會被飯菜阻滯在胃裡。水果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就會發酵產生氣體。

長期飯後立即吃水果,會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導致各種腸胃疾病。因此,水果最好在飯後2小時左右或飯前1小時吃。

十:飯後馬上洗澡

洗澡時,在溫水刺激下,四肢及全身皮膚血管擴張,致使血液彙集在身體表面,

胃腸血流量就會相應下降,消化液分泌減少。

若經常飯後洗澡,久而久之可引起消化不良。另外,飯後立即洗澡,還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來源:養生中國(ID:YANGSHENG-CN),侵權聯繫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BdFWnMBnkjnB-0z_Y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