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童話青格里》丨真實世界的童話故事 一位偉大女性的傳奇一生

2020-07-08     人民文學出版社

原標題:新書《童話青格里》丨真實世界的童話故事 一位偉大女性的傳奇一生

七月上新——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

阿尼帕,六個民族十九個孩子的母親,撐起二百多人的大家庭

阿尼帕,感動中國人物

從科布多到青格里,從孤苦無依的少女到養育了二百多人大家庭的偉大母親,阿尼帕用堅強、善良、寬廣、慈悲的內心包容了生活的不幸與坎坷,把溫暖細膩的母愛播撒在了這片廣闊神奇的地方。

《童話青格里》

真實世界的童話故事 一位偉大女性的傳奇一生

魯獎作家豐收傾情力作《童話青格里》出版

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著名作家豐收的最新力作長篇敘事散文《童話青格里》。在這部書中,作家豐收一改往日專注於大歷史、「兵團」故事的史詩式書寫,轉而走向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平凡女性,他用詩意、細膩、豐富而又充滿溫度的文字,深情講述了一位偉大而平凡的母親阿尼帕的傳奇一生。

新疆是個廣袤神奇、不斷引起世人興趣的奇特區域,它複雜的歷史、獨特的地貌、奇異的氣候、多民族文化融合、豐富的民族風情使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擁有著不一樣的心理和情感世界,也造就了生活在青格里的阿尼帕:她雖然一生充滿艱辛動盪,卻一直飽有廣闊的胸懷和善良的內心。

逐水草而居是青格里代代相襲的生活方式

阿尼帕的一生就是一部純凈美麗的童話故事。阿尼帕的父母早逝,年幼的她堅強地擔負起撫養六個弟弟妹妹的重擔;正當她孤獨無助時,遇到同樣善良的阿比包,他們一同擔起這個大家庭,並在婚後生育了九個子女。生活雖然愈發艱難,她卻不斷地幫助身邊的人;在各種因緣中,阿尼帕相繼收養了十個來自四個民族的孩子,把他們撫養長大,幫他們成家立業。她的大家庭有二百多人,很難想像這位偉大的母親是在怎樣的力量下撐起的這個巨大的家。

青格里是水名,蒙古族語「清澈美麗的河流」的意思。阿尼帕的一生就像她的故鄉青河縣的青格里河一樣,清澈、美麗、綿延、悠長,生生不息。青河縣也被稱為青格里,青格里是個童話般美好、寧靜的地方,因為有阿尼帕和她的大家庭,青格里擁有了善良美好的童話故事。而這些故事,又在阿尼帕的堅忍精神和大愛情懷下生長,發芽。在青格里,在新疆,在全國,愛在不斷地傳播。

六個民族、老少三代、 一百九十六口的大家庭

在這部書中,女性的故事成就了新疆的故事,新疆女性的命運和歷史,也成為新疆歷史和命運的一種。正如豐收在書中所說,「初到新疆的人,來草原的人,看到的是她的山光水色,面孔和外形,而她更為博大、更為凝重、更為細膩、更為母性、更為包容之處,還在於她的內心世界。」因為工作偶然結識了阿尼帕的孩子,豐收被這些孩子們的成長故事所打動,他走入阿尼帕的家庭,更深入地了解到這位偉大母親的點點滴滴,用靈動、輕盈的筆觸,用飽滿動人的情感,講述了阿尼帕的傳奇故事,講述了新疆的另一種悲憫、厚重與包容;也講述了新疆普通人的滄桑歲月,樸素本真的生活信念。

山中牧羊

「一方水土一方生靈」。讓我們循著青格里的水流來到阿爾泰山褶皺里的青格里,看生民們支起氈房,紮下營子,放牧牛羊,耕種田壟;看一年年,青格里流過春夏秋冬;看這裡的人,頭頂青格里的天,腳踏青格里的地,一輩輩走出人生四季,走出青格里綿延不絕的故事……

後 記

文 | 豐收

多少回夢裡依稀 !

阿尼帕·阿力馬洪沒有想到,在有生之年還能回到這片自己出生的大草灘。

離開這片大草灘那天,駱駝已經上路了,卻不見了妹妹瑪麗亞。阿尼帕從大草灘扯出瑪麗亞。妹妹抱著一隻弱生的小羊羔,她捨不得這隻眼睛含著淚光的薩爾巴斯……

阿尼帕嗅到了大草灘透發的草香!

有人在收穫。從右向左一道白光閃過,一大片牧草劃出一道長長的弧線,齊刷刷地排列開來,好像都聽到了大釤鐮帶過的風聲。

多麼熟悉的場景啊!雙腿分立,腰身前傾,右臂直伸,左手把握鐮柄,揮動釤鐮的身姿就像跳起麥西來普樣優美舒展……父親又回到了她面前。

大地萬物,四季輪迴,只有這片大草灘留有阿尼帕從出生到長成花季少女的點點星光。

大草灘就在家門前。一隻只羊羔伴隨她和她兒時的玩伴一起長大。露珠在草尖滑動,母親就會拎著奶桶走向草灘,那裡的牛正等著她呢。晚霞染紅天邊,羊群歸牧,炊煙升起,母親一聲聲呼喚從草灘深處拽回它們。

多少回多少回給她無限溫暖的泥屋已不見了蹤影。燈光下外婆晃動的搖床也不見了。外公冬天燻肉夏天納涼的托哈律呢?給大舅帶來一個草原漢子榮耀的白馬,那匹只有兩隻耳朵和鼻頭墨染,白得像雪的白馬又去了哪兒?

大青格里

精靈一樣的薩爾巴斯,你的家族又有多大了?你們一個個又去了何方?

只見石頭壘的孜依熱特比當年大得多了……

六十年,差不多六十年了!時間真是比暴風雪比太陽還堅硬啊,它能把歲月碾得一點兒也找不見。只有那塊老人們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黑石頭還在。草原人家在它上面洗衣服,已不知洗了多少代了。

只是,善良的母親再也回不到她的老家了。母親生命最後迴光返照,對阿尼帕說 :「多想回科布多看看……」

母親留下了一個遺願。那時候,從青格里到科布多真是太遠了,遠得讓人想一想都害怕。且不說山高水遠,從中國新疆的青格里到已經是「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科布多,也不是一個老百姓敢想的事兒啊!跟隨父親回到青格里的母親,帶著遺願歸宿青格里河畔一處向陽的草灘。

一個人,最難忘記的是什麼呢?是童年的記憶。

春、秋轉場——草原流傳世代的傳奇

那時候,阿尼帕還不知道父親久久凝望的河流叫「布爾根」,它從哪裡來,又怎樣不舍地奔流千里之外?她只是從父親憂鬱的眼神里體味到了河水的悲憫和蒼涼。

還是個少年郎的父親溯源這條叫「布爾根」的水流,從青格里到了科布多。那時候,青格里和科布多還是一個爸爸的兩個兒子,從青格里到科布多還是從科布多回青格里,就跟從這家到那家串個門一樣簡單。年輕的父親在科布多的大草灘有了初戀,迎娶了母親,有了阿尼帕和阿尼帕的弟弟、妹妹,有了一個不富裕卻溫暖的家。

思鄉心切的父親終於要回青格里時,歸途阻隔:他哪裡會知道,早在康熙三年(1664 年)清王朝以數千里大漠為界域,劃分了內蒙古和外蒙古,就埋下了疆域分裂的隱患。他在科布多娶妻育子這些年,內蒙古、外蒙古已徹底割裂……

冷戰間隙,天光一線,當年的少年郎攜家拖口溯布爾根河回歸青格里,走啊走,迢迢長路望不斷。

直到眼見水中嬉戲的河狸,父親才說 :「快到家了!」

阿尼帕還記得父親說這句話時滿臉的淚水。

拖著小尾巴的河狸也抖落掉孩子們多日旅途的風塵。直到在青格里扎了根,阿尼帕才慢慢體會到這條在科布多叫布爾根,到了阿爾泰叫青格里的河流與她們一家,與兩岸生靈的淵源。正是因為有了這條河,才有了科布多、青格里的牧歌和氈房飄拂的炊煙,才有了草原的黃黃綠綠、恩恩怨怨、生生死死。這條河的大慈大悲,草原心存感激。

望著眼前的布爾根河,自記事開始的日子一天天從眼前流過。秋風輕輕掠過,把幾片黃葉送到河面。一個人跟一棵樹一樣,命運把你拋在哪兒,就在哪兒生根落葉一輩子。母親隨父親葉落青格里,再也回不到她日思夜想的大草灘了……

越過草灘,是大片耀眼的向日葵,這讓阿尼帕恍惚在青格里。太陽底下的向日葵不管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金色。最後一抹斜陽里,草灘撒歡的羊群,河邊嬉戲的馬駒,還有甩動鞭梢向她招呼的牧人,都亮出一圈祥和暖意的金色。

一瞬間,阿尼帕突然那麼思念青格里,思念熊貓山下那個院落……離開科布多時一家六口,現在,老少三代差不多兩百口子了。

對生身之地的眷戀,在青格里獲得靈魂的慰藉。

——他鄉已是故鄉。

難忘童年上學路上

這一輩子,遇到了多少人多少事啊。無論遇到多麼難的事兒,總有一個人在她身邊……

這時,天邊的群山、眼前的草灘不慌不忙褪去了斜陽勾勒的金黃。阿尼帕聽見一陣踏碎漫漫冬夜的馬蹄聲從思念深處向她而來。她的阿比包裹著一身寒氣推開家門,站在她面前,那是一個多麼長的冬夜,又是一個多麼明亮的黎明啊!那匹馬,那匹長途跋涉的馬像她的阿比包一樣,臉上、鼻頭、鬃毛,甚至四隻蹄子都披掛著厚厚的冰霜。冰霜包裹著疲憊的微笑——如今,給她溫暖如春明亮如光的臉只留在了長長的思念中。

——月是故鄉明。

要趕緊回了,孫子祖農要入伍了 ;老兒子阿不都瓦依提又給她添了個孫女……

如今,沒有駱駝遠行的艱辛了,當年父親攜家拖口踏進國門時的邊境小村布爾根,已經是通達四方的塔克什肯口岸。

「我的大草灘,我還要來呢……」阿尼帕在心裡喊出這句話時,淚珠也落在了草叢中……

更多精彩

歡迎閱讀

豐收 《童話青格里》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0年7月

一段艱難的歸鄉路,開啟了一個平凡少女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一位偉大的母親阿尼帕,在青格里不斷播灑著她的愛與善良。作者用溫柔、細膩的筆觸,詩意地講述了發生在這片美麗土地上的一個又一個童話。

作者豐收,原名酆玉生。河南夏邑人。1980年畢業於新疆大學中文系。新疆兵團作協主席,新疆作協副主席。著有報告文學《中國西部大監獄》《夢幻的白雲》《西上天山的女人》《綠太陽》《鎮邊將軍張仲瀚》《鑄劍為犁》《來自兵團的內部報告》《西長城》,小說《駱駝峰》等。《鎮邊將軍張仲瀚》獲中國報告文學獎,《王震和我們》獲徐遲文學獎,撰寫電視系列片《最後的荒原》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西長城》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mrhLnMBiuFnsJQVBY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