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別再煮著吃了,換個新方法,保管寶寶吃得渣都不剩

2019-11-24     輔食記

麵條在寶寶的輔食中占了小半個江山,軟軟的好消化,還能搭配寶寶愛吃的食材!但做來做去不外乎就是那老三樣,湯麵、燴麵、炒麵......時間一久,估計寶寶一定在心裡抗議了:我!吃!膩!啦!
今天我突發奇想,把麵條做成了煎餅,沒想到這一個小小的改良,能把普通的掛麵做成如此美味的食物。不需要烤箱,不需要揉面,只要一口平底鍋就能做出這道高顏值高營養的主食。

用麵條作主料,裹上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再搭配精心調製的醬料,一口下去,主食、蔬菜、雞蛋都有了,嘴裡滿是「嘎吱嘎吱」的幸福感~而且換個方式吃麵條,寶寶會更感興趣,願意用手抓著吃,還能鍛鍊自主進食。

同一個食物,花式吃法,營養更是槓槓的!

食譜名:素麵煎餅

參考月齡:11個月以上

1、準備食材:寶寶麵條40克,去皮的青瓜10克,自製番茄醬30克,雞蛋1個(約50克)。

2、奶鍋中水開後倒入寶寶麵條,大火煮5分鐘,煮熟後撈出。

3、煮好的寶寶麵條放入涼白開中,過涼後瀝干水分。

»麵條用涼白開過涼之後不易粘結。

4、去皮的青瓜去瓤,切小丁。

»青瓜的瓤不易消化,給寶寶吃的話建議去掉。

5、奶鍋中水開倒入青瓜丁,煮3分鐘,煮熟後撈出備用。

6、碗中磕一個雞蛋,用攪拌棒攪拌均勻。

7、電陶爐開小火,平底鍋中刷薄薄的一層油,倒入寶寶麵條,均勻的鋪在鍋底,煎5分鐘。

8、麵條上均勻的淋上蛋液,再煎8分鐘。

»為了使麵餅更好的成型,雞蛋液要充分的包裹麵條。

9、翻面,繼續煎8分鐘。

10、麵餅煎熟後倒到菜板上,刷上番茄醬,再撒上煮熟的青瓜丁。

11、用手將麵餅對摺,切塊。

»麵餅切塊的大小可以根據寶寶的抓握能力決定。

12、煎完之後,金黃焦脆,刷上自己喜愛的醬料,每一口都很滿足!

13、素麵煎餅出鍋啦!太驚喜了,沒想到麵條還有這種新吃法,金黃焦脆的口感,特別是剛煎完出鍋的時候,滋滋滋的冒著油泡。刷上一層自製番茄醬,咬上一口,醬汁混合著麵條的雙重口感,好吃到停不下來!

添加要領:

如果寶寶咀嚼能力不是特別好,可以將煎的時間縮短一些,這樣吃起來會更軟一點哦。

如果寶寶對蛋清過敏,可以多加幾個蛋黃,用少量的涼開水稀釋後倒在麵餅上。

知識延伸:

如何挑選寶寶吃的麵條呢?如果沒有時間做寶寶吃的麵條,去超市買一定要看配料表,媽媽們一定注意以下幾點:

1、蛋清過敏的寶寶,要注意「乳清蛋白粉」和「雞蛋相關成分」,如果有,就不要買;

2、包裝上是否有「兒童/寶寶麵條」字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配料表越簡單越好;

3、選擇低鈉的麵條,每100g麵條的鈉含量不超過300mg。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Py_oG4BMH2_cNUgWt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