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90後的新銳家長,意識到只要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擁有自信的性格,將來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不知道您是否也認同呢?
貝貝是典型90後的父母,孩子才剛剛4歲多,從孩子出生,貝貝就注重自信心的培養。因為自己小時候就是一個特別不自信的孩子,她可不想孩子和自己一樣。
雖然有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標,但自己畢竟是新手媽媽,在培養孩子自信方面也是「摸索前行」。
貝貝覺得培養孩子的自信應該給到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心聲和想法。家人也一直在踐行,可是在踐行的路上難免會出現偏差。
孩子在家人的「足夠」尊重下,已經出現了過度自信的情況,貝貝也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方法太有限,如果再這樣進行下去,對孩子反而是一種傷害。
後來她開始向一些有經驗的寶媽開始學習,還不斷看書更新自己的育兒理念,逐漸完善家庭教育體系。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學習,貝貝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現在貝貝在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上,還是頗有成效。
孩子平時見到人打招呼落落大方,在學校里還擔任班長、學習委員,每年都會獲得優秀班幹部的獎狀,成績也突飛猛進,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
針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相信不少家長都有共鳴,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挺難的。所以,貝貝就把自己的育兒理念,分享了出來,還有一本改變自己教育方式的書籍,也得到了小區很多家長的認可。現在的貝貝,是小區的紅人,誰家教育孩子遇到難題了,都會找貝貝諮詢。
有些家長認為自信是遺傳的,不需要培養,孩子如果有這方面的基因,自然會呈現,如果孩子沒有,家長培養也沒用。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還有另外一方家長覺得孩子的自信需要培養,後天的培養遠比先天更重要。就像我們身邊有多少天才兒童,不都是通過後天培養,後天努力習得的。
有的家長認同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培養,但是家長在培養孩子自信心這件事上卻存在不小的誤區。
家長認為培養孩子自信心是學校的事情,所以給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課外班,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認為只要上就比不上強。其實家長的初心是好的,但方式卻是比較「粗魯」,還會加重孩子的學業負擔。
其實,自信是由內而外,一味的把孩子交給學校或是興趣班,如果能夠碰到一個足夠了解孩子的老師,還比較幸運。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來引導,用適合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如果碰到的老師水平沒有那麼高,別說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打擊就不錯了。
還有的家長覺得,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是一味的誇讚。不管孩子做什麼,家長都是太好啦!太棒啦!這樣操作下來,孩子被誇了好幾年,自信心不僅沒能建立,反而變得自大起來,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都很優秀,變得目中無人了。
其實夸,贊孩子沒有錯,錯的是家長用錯了語言的藝術。夸孩子夸的不是太籠統就是太浮誇,導致孩子對家長的誇讚毫無興趣。
貝貝認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有相關法則的,除了要和學校老師做好配合,還得從自身找原因,掌握跟孩子溝通的話術。
法則一:家園共努力
培養孩子自信心不是一方面的問題,有的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這個時候孩子自信心的培養還要藉助學校老師。
另外在家裡,家長多給孩子提供可以鍛鍊自信的場所和環境。這樣家園共同努力,孩子的自信心培養的才會不費力氣。
法則二:尊重有原則
家長都知道培養孩子自信的前提是尊重,但是有些家長對孩子過於尊重。尊重的沒有原則,導致孩子過分的自信,甚至有些自負。
家長要想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自信心,應有原則的尊重孩子,不驕不縱。
法則三:誇獎有重點
自信的孩子是夸出來的,家長不要只了解表面,應該抓住誇獎的核心。不要應付式的誇獎,讓孩子沒有成就可言。
貝貝說,家長誇獎孩子要找到重心,比如孩子在課堂上表現好,家長不要只說孩子表現真棒。家長應該具體到細節方面,家長可以說這節課,媽媽發現你認真聽講,在哪個環節還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媽媽覺得你回答的特別有水平。這種誇獎方式讓孩子知道具體在哪,其自信也能有具體表現的地方。
有些家長不會說,不知道怎麼夸,貝貝推薦看《非暴力溝通的父母話術》這本書,裡面有上百個常見的跟孩子溝通的場景和話術,父母只要背下來,照著說就可以了。
貝貝最初也不會誇讚孩子,明明是想要表達自己對孩子的認可,但總是脫口而出「你真棒」,孩子聽多了,沒什麼反應了。
貝貝說,這本《非暴力溝通的父母話術》讓她學會了總結思考,每次遇到孩子的問題,不那麼盲目的回答了,書中的具體方法,更是教育上的好抓手,即使你是笨嘴拙舌的父母,對著念,也能夸到孩子心裡去。
這套書還有姊妹篇《非父母的語言》、《父母話術:與孩子非暴力溝通》以及《自驅型成長》,都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寶典書籍。如果你想培養出有自信又優秀的孩子,可以一起都入了,放在床頭,隨時翻看。
枕邊育兒寄語:
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不容小覷,方法不對,家長再努力有徒勞?只要方法對了,家長毫不費力,孩子自信心也隨之而來。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