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房價再無大漲?一個邏輯說清真相,專家也"啞口無言"
目前還有不少無房人群在糾結要不要儘早買房,其實導致他們對於買房猶豫不決的原因無非就是一個,那就是並不知道後期中國房價究竟是漲還是跌。如果說會漲,但從國家對樓市調控的態度和力度來看,可能性不大。如果說要跌,但又卻遲遲不見動靜,用形象一點的說法就是光打雷不下雨,三番五次以後也逐漸讓無房者的心情從盼望到絕望。
近幾年中國樓市在調控政策的持續收縮之下,房價走勢基本面已經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不過即便如此"唱漲"房價的聲音依然存在,他們堅持房價會漲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呢?其實很直接、也很單一,就一個中國城市化率。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他就是一位總拿城市化來推導房價會上漲的專家,他的理論依據是中國城市率目前不到60%,如果按照真實城鎮戶籍人口來算會更低,距離已開發國家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的城市化紅利期還有15-20年光景,未來還有3-5億農村人口會想城鎮轉移,所以房地產增長依然可期。
3-5個億的人口還要進城買房,這個數據聽起來好像有些誇張,不過各位聰明的看官們都明白探究事實的真偽我們切不可聽信一面之詞,只聽購房需求面數據,不看住房供給面數據肯定是不完整的預判邏輯,所以我們還需要弄清楚另外一個數據,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住房到底是否夠住。
根據幾年前網絡上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城鎮住房空置率在22%左右,按照國際通行標準顯然已經到了樓市危險區間,量化之後大概為1億套空置房,而這個數據還只是可以統計到的商品房,除此以外中國房地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還建蓋了大量的小產權房和經濟適用房以及其他產權住房,專業人士推測稱:這些房產全都加在一起,至少是空置商品房的3倍,總計大約為4億套空置房,按照三口之家的標準來估算,充分滿足12億人口居住。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小產權房在沒有"轉正"以前不能算到其中,那我們再換一種方式來測算。要知道中國建房速度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建商品房數量在2千萬-5千萬套之間,我們保守估計城市化紅利期還有15年,每年新增商品房2千萬套,那15年後新增商品房就是3億套,如此龐大的住房總量還解決不下區區3-5億人口的住房問題嗎?況且5億無房人口是以家庭為主,不是以個體為單位。
為什麼說房價再無大漲?一個簡單的邏輯就已經說清樓市真相,專家也"啞口無言"。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家庭住房短缺都只會是一個階段里存在的現狀,它不是無解之難題,站在國家和城市角度而言,住房不夠可以通過政策和擴張土地來增加住房供應量;站在家庭角度來說,需要住房可以通過努力奮鬥來獲取!最後補充一點,中國截止到2050年,人口趨勢都是在一路走低,所以人口因素絕不會再成為推動房價上漲的理由。
喜歡作者的朋友記得點贊、分享、關注哦,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