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北京東路,64條永不拓寬馬路之一。老上海人眼中的五金一條街,靠近外灘的一段已經成為了洛克菲勒外灘源的一部分。如今升級改造建設了科技城,專營高科技產品,但依然保留了許多老建築,建築英國租界地地輝煌歷史。
國華銀行大樓
北京東路342號,建於1933年。國華銀行建築坐北朝南,高近50米,底牆深入地下約2米,十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878平方米,建築面積8107平方米,立面採用豎向構圖,東南轉角主入口拱券門高兩層,頂部出檐成塔狀。兩扇月洞形大鐵門,高達二層,上端有半圓形孔雀開屏圖案雕飾。
鹽業大樓
上海北京東路鹽業大樓,北京東路280號,鹽業大樓於1931年建成完工,是一幢七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結構體系大樓。南立面構圖中軸對稱,入口大門上面有圓環裝飾,窗口周圍線腳裝飾比例協調且有巴洛克風格,檐部出挑,內部吊頂精美,大樓基礎為混凝土條形基礎;大樓立柱為鋼筋混凝土柱,大樓樓板樓梯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鹽業銀行成立時,由袁世凱的表弟張鎮芳任經理。1917年張鎮芳因參與張勳復辟而被捕,總經理改由當時天津造幣廠廠長的吳鼎昌(後曾任國民政府實業部長)擔任。金城銀行,鹽業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是當時享譽全國的中資銀行,金融輻射功能遍及長江以北,合稱「北四行」。
中一信託大樓
中一信託大樓,北京東路270號,建於1924年。位於北京東路北側的河南中路和江西中路之間,建於1924年,是上海通和洋行設計,為中一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上海市信託商業公會所在地。
中一信託大樓,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三段式構圖劃分,縱向窗間牆上部有簡化的浮雕裝飾,而在上部橫向的窗間窗上部有簡化的柱頭,窗間牆上下貫通。隱有壁柱之感。整個立面穩重而有韻味。中一信託大樓原來5層高,頂層上後加了二層。外立面少許浮雕裝飾,下一層與上四層分二段式,外觀平整簡潔。
中墾大樓
中墾大樓,北京東路239,255號位於北京東路江西中路的西南角,由趙新泰營造廠於1932年建成,是一幢八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結構體系大樓。大樓左側面。該大樓平面形式呈梯形。典型裝飾藝術派風格。入口轉角高起兩層成塔樓,整體上強調豎向線條,檐部及其它部分用抽象性麥穗做裝飾母題,入口門廳貫穿三層,裝飾精美。
頂部高聳形成轉角塔樓。轉角處高出兩層形成視覺中心,頂部有裝飾藝術飾樣紋飾,整個立面紋飾豐富精美,大樓鋼筋混凝土柱均為方柱,截面尺寸逐層減小。大樓柱間布置有主梁、次梁。外牆體厚為一磚和一磚半,內牆體厚為一磚,直接砌築在主樑上,樓內部分分隔牆為鋼絲網板條牆。大樓樓板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樓梯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梯。典型的裝飾藝術派風格。外觀強調豎向線條,大樓轉角做重點處理,主入口重點裝飾。
四明大樓
四明大樓,北京東路232-240號,位於北京東路與江西中路的西北角。建於1921年,屬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為標準的古典主義三段式處理,即將立面劃分為縱、橫三段,建築左右對稱,造型輪廓整齊、莊重雄偉,被稱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內部裝潢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
這家銀行的創辦者是當時滬上頗有知名度的寧波幫人士。1913年後四明銀行獲利頗豐。1918年成為上海銀行公會12家發起人之一。1921年9月總行遷入北京路240號新大廈。1933年設立了四明儲蓄會。
中實大樓
中實大樓,北京東路130號,建於1929年,6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外立面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和折衷式建築的結合。中實大樓曾是中國實業銀行總部大樓。新中國建國後陸續進駐中實大樓的有國家電力華東設計部,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等。中實大樓是折衷主義與新古典主義代表作品。六層的三段式立面有明顯的線腳劃分,牆身設豎條窗,底層為厚重的石材,有較深的水平條紋,整體造型沉穩端莊。
北京東路是上海開埠初英租界開闢的直通黃浦江的幹道之一, 始建於1849年,到1876年完成。偶爾來這裡走走,沿途看到的各幢風格各異、特色鮮明、歷史悠久的建築群。能明顯地感受到歷史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