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勝負的關鍵是什麼?除了將帥的指揮,士兵的素質很重要

2019-09-27     臥牛說歷史

戰爭勝負的關鍵除了將帥的指揮,便取決於士兵的素質。

戰場上優秀的將帥,首先得是一個優秀的士兵訓練者,能將普通的民眾,訓練成合格的士兵。

會練兵,才能有贏得戰爭的資本。

春秋時期的管仲,將練兵稱為「教兵」、「練士」,而未經訓練的士兵稱為「驅眾」、「白徒」。

用經過訓練的士兵,攻擊未經訓練的士兵,能夠百戰百勝。

《管子·七法》: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管仲認為士兵的關鍵便是訓練。

古代兵家練兵,教戒為先

戰國的吳子認為軍隊若想要勝利,將帥必須先得懂得「治兵」,只有將兵「治」好,才能戰勝敵人。

這便是吳子的「以治為勝」,也是後代兵家奉行的軍事思想。

這個「治」在狹義上指的便是士兵的管理訓練,治兵便是讓士兵懂得軍中法令,明白軍中旗鼓號令,以及各種武器訓練等等。

治兵的關鍵便是「教戒」。《吳子兵法》治兵篇中提到:用兵之法,教戒為先

「教」便是對士兵進行訓練,讓士兵練習各種武器,操練各種陣法,識別旗鼓。其中隊列與陣法又是士兵訓練中的基礎。

古代隊列怎麼練?跟我們現代學校軍訓差不多。同樣是根據教官的口令,或集合或分散,或前進或停止。

這既是最簡單的「陣法」,也是新手士兵快速適應軍隊的方法。

《心書》陣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卻之,別而合之,散而聚之。

「戒」就是為士兵講解軍隊的軍令軍紀,讓士兵明白在軍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建立軍隊的行為準則。

《心書》戒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

我們現代常說的「訓練」,訓字在《說文》中便是說教的意思。練便是練習、操練。「訓練」便是脫胎於古代的「教戒」。

只有經過了嚴格訓練的士兵,才能成為精銳的軍隊。

我國古代時期,普遍有一種看法:南兵不如北兵,北兵不如塞外之兵。

但是岳飛、韓世忠率領的南宋軍隊,都是南兵,不照樣打敗了北方的金兵。

朱元璋率領的南兵驅逐了北方的蒙元。

歷史上威名赫赫的戚家軍,便是由浙兵組成的。

可見士兵戰鬥力的強弱,關鍵在於將領的訓練,而非取決於士兵的出身。「兵無強弱,強弱在將」。

戚繼光不僅僅練出了「戚家軍」,還將其練兵經驗寫成了《練兵紀實》,成為我國古代練兵最為詳細的一部著作。戚家軍的訣竅便是一個練字。

《戚繼光墓志銘》不練何以議兵?無兵何以議戰?

練兵也需掌握原則

一、從嚴、從難以及賞罰分明

不同的訓練方法,能訓練出不同的士兵。俗話說:嚴師出高徒。這句話放到軍中一樣適用。

因此古代有名的軍隊,都是以「從難、從嚴」中訓練出來的。

岳飛治兵「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的名號怎麼來的?還不是岳飛從嚴從難中訓練而來。

戚繼光的士兵平時訓練的時候,所用的武器、鎧甲都要比戰鬥的時候的重。因為平時用慣了「重」武器、「重」鎧甲,到了戰場換上輕武器,士兵們便能應付自如。

《練兵紀實·卷四》凡平時各兵所用器械。輕重分兩,當重於交鋒時所用之器。蓋重者既熟,則臨陣用輕者自然手捷,不為器所欺矣。

戚繼光練兵之後還會進行考核,更是制定了「武藝冊」,將士兵的成績記載其中。

例如射箭,戚繼光將其分為超等(9發9中)、上上等(8中)、上中等(7中)、上下等(6中)、中上等(5中)、中中等(4中、3中)、中下等(2中)、下上等(1中)、下中等(不中)、下下等(完全不動射箭)十個級別。

其中上等的均有賞,中上、中中的不賞不罰,中下以及以下的會受到懲罰。

戚繼光不僅懲罰士兵,對各級將領更是「嚴懲不貸」。獲得下上等部隊的將領會受到「捆打」;若是下中等,則不僅會被捆打,還會被降職;若是得了個下下,那麼好了這個將領打完還會被革職查辦。

這樣嚴格的軍隊,戰鬥力能弱了麼?

二、操練以實用為主,畢竟戰鬥的目標是勝利

戰爭的目的便是為了勝利,那麼戰場上士兵需要的便是殺敵的本事,而不需要 「花花架子」,華而不實。

戚繼光剛開始帶兵的時候,他指出:戰爭需要的是「真正搏擊,近肉分槍」,但平時的訓練與戰時所用的武器、號令與戰時不盡相同。這種情況可能會造成初入戰場的「混亂」。

戚繼光如何改變這個模式?那就是實戰訓練。

他要求士兵平時操練武器、聽金鼓號令、隊伍列陣等都如同在戰場上一樣,手裡拿的是「真」傢伙,練習的是實用的殺敵之法。

當戚繼光被任命為「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的時候,便上書朝廷:「教練之法,自有正門。美觀則不實用,實用則不美觀」,正式提出了練兵需要以實用為主的原則。

《練兵紀實·卷八》

平日教場所操練,金鼓號令,行伍營陣,器技手藝,一一都是臨陣一般,件件都是對大敵實用之物,便學一日有一日受用,學一件有一件助膽,所謂「藝高人膽大」也。

古代練兵究竟練些什麼?

練兵說起來簡單,但其中涉及的範圍卻很廣。明朝的《武備志》僅僅關於士兵如何熟悉旗鼓軍令的訓練,就寫了足足八卷。更別說其他的了。

但若是將士兵的訓練科目總結概括下,可以用《管子·兵法》中的五教來形容。

管仲的所謂五教,便是教會士兵學會運用自己的耳、目、手、腳、心。眼睛看令旗,耳朵聽金鼓,手持利刃,腳懂進退,心明賞罰。

《管仲·兵法》

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號令之數,三曰教其足以進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長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賞罰之誠。

練兵先練耳目

訓練士兵的耳目,便是讓其能夠「審金鼓」、「辨旗幟」,說白了就是讓士兵懂得號令。

古代通訊落後,軍隊的號令只能通過旗幟與鼓聲來傳遞。士兵該做什麼,都是聽從金鼓號令。

若士兵不明白旗幟、金鼓的含義,在戰場便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必然會導致陣型散亂,會被敵人趁亂攻擊。

在《史記·吳起列傳》中有一個成語;三令五申 。哪三令,哪五申?

一令:觀敵人之謀,視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

二令:聽金鼓,視旌旗,以齊其耳目。

三令:舉斧越,以宜其刑賞。

五申一申:中賞罰,以一其心。

二申:視分合,以一其途。

三申:晝戰,戒旌旗。

四申:夜戰,聽火鼓。

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越。(《武經總要·卷二》)

其中二令和三申、四申都是跟「耳目」有關的。關於耳目在其八個中占其三,可見其重要性。

對士兵耳目的操練,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士兵熟悉旗鼓的含義,聽其指揮,二是讓士兵養成聽令行事的習慣。

在《武備志·卷九十九》中記載:練士者,先明旗之別而要束之。其中涉及到的旗語、鼓聲,礙於篇幅,就不詳細訴說了。

(有興趣的可以翻看《武備志》,其中關於旗鼓號令很是詳盡。)

兵強不強在於膽壯不壯

訓練士兵,除了士兵的技藝,便需要磨練士兵的膽識、意志。士兵的膽識與軍隊「士氣」息息相關。

一支膽識過人、意志強大的部隊,哪怕經歷了戰敗,士氣仍然高昂,這同樣也是強軍與弱軍的差別。

但士兵的膽識心氣卻是最難練的,因為手腳、號令的功夫都能看見,但士兵的膽識卻看不見。「操手足號令易,而操心性氣難」(《練兵實紀》)。

那麼如何讓練習士兵的膽氣?

對於士兵的膽氣,便需得從「思想」上的教育來提高。讓他們明白什麼事情會賞,什麼事情會罰,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

只有士兵明白了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有條理不慌亂之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膽氣」。

人們往往對未知的事情會感到恐懼,但若了解之後,恐懼便消失了。對士兵也是如此。

《練兵紀實》理明而後識定,識定而後利害不撓,利害不撓而膽不壯者,未之有也。

可見,古代兵家對軍隊士兵進行思想教育,才是提高士兵膽氣的根本方法。

士兵有了思想覺悟,一邊用賞賜來激勵士兵,一邊用懲罰來限制士兵,這才會提升士兵的膽氣。

士兵有了膽氣,再加上對軍中殺敵技藝的磨練,便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若士兵空有膽氣,沒有技藝,上陣也不過是送死;若有技藝沒有膽量,也許一到戰場自己就先跑了。

所謂藝高人膽大,反過來說膽大的人,在戰場上也就更能發揮自己的水平。

膽氣與技藝是相輔相成的,少了哪一項也不行。

軍隊的威力在於戰陣,戰陣的練習在於隊列

我們在學校的軍訓,大多就是練習隊列,包括齊步走、緊急集合、左右看齊等等。古代的隊列也差不多類似的情況。

古代的隊列故事,最有名莫過於戰國時期的孫武讓吳國宮女學習隊列了。

孫武到了吳國後,吳王闔閭考驗孫武治兵的本事,孫武就是先從隊列開始。

他告訴受訓的「宮女」: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以明而不如法這,吏士之罪也

將領沒有說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那麼就是將領的罪過。若將領「三令五申」後,士兵仍不聽令,那麼便是士兵的罪過。

孫武便是依靠上面的話,殺掉了領頭的妃子,震懾了宮女們。

孫武的話起到作用後,便讓宮女們開始練習「左右前後跪起」的基本隊列。

《司馬法·嚴位》「立卒伍,定行列,正縱橫」便是古代隊列的基本要求。

隊列對古代軍隊如此重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平時嚴格的隊列訓練,能讓士兵養成服從軍令的習慣,做到軍令入山,令行禁止。

二、隊列是戰陣的基礎,只有隊列熟練了,才能進行陣法訓練。陣法訓練也就是各個小隊之間的戰術、武器配合。

三、冷兵器的作戰特點便是「行惟疏,戰惟密」。戰鬥的時候需要士兵「緊密」一點,但又必須得讓士兵的武器有著足夠的施展空間,這便需要經過嚴格的隊列訓練才能達到。否則就會出現電影中的搞笑橋段:拿起武器,捅的卻是自己人。

士兵練習隊列的要領:列不攢擠,亦不迂疏。前看心,後看背,左右看兩肩(《陣紀·教練》)。我們現代隊列,也需要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間隔,否則一個齊步走就前後相撞,更別提拿著長刀武器殺敵了。

當然軍隊的隊列並不是僵硬不變的,而是根據戰場情況在時刻變化,隊列能夠配合殺敵才是關鍵。因此古代兵家所謂的戰時隊列往往「似治而不治,似亂而不亂」。

其中的關鍵便是將領的隨機應變,這往往也是名將與庸將的區別。

體力、拳腳功夫是基礎

古代作戰可比現代要困難的多。士兵往往身著鎧甲,拿著兵器徒步上路,甚至還需要翻山越嶺,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體力支撐。

可以試想一下,兩支軍隊都進行了長時間的行軍,突然相遇,那麼肯定體力尚足的一方更占優勢。

我在上文提到戚繼光訓練士兵嚴苛,平時需要拿更重的裝備來訓練,這就是為了提高士兵的體力。

另外綁著沙袋跑步,也是戚繼光提高士兵體力的方法。軍隊訓練,苦著呢。不過若沒有如此嚴格的訓練,估計也就沒有了我們孰知的戚繼光了。

《練兵紀實·卷四》

凡平時各兵須學趨跑,一氣跑得一里,不氣喘才好。如古人足囊以沙,漸漸加之。臨敵去沙自然輕便。是謂練足之力也。

戚繼光除了磨練士兵的體力,還讓士兵練習拳術。

戚繼光認為練習拳術的好處有三:

一、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二、「拳也,為武藝之源」,練好拳術為掌握各種武器打下基礎。

三、萬一在戰場上丟失了兵器或者兵器損壞,那麼會不會拳術可能就是生與死的差別了。

上陣終得殺敵,技藝高地是關鍵

耳目、膽氣、體力都是訓練的基礎,上陣殺敵才是目的。因此殺敵的技藝訓練才是士兵訓練的重中之重。

殺敵技藝簡單來說就是拿著各種武器消滅敵人,其中有個人戰鬥,也有團隊戰術配合,這在古代兵家那裡都稱為技藝。

技藝既有兵種之分,如步兵、弓兵、騎兵等,也有武器之分,比如刀、槍、劍,乃至宋明時期的火槍。其中名目繁多,不能一一舉例。

僅僅練弓箭一項,就有「審弓矢」、「先學持滿」、「腳法」、「手法」、「調氣息」、「控弦」、「糾誤姿」等7項。

士兵技藝的熟練與否,直接關係著戰場的生死存亡。

技藝的練習更是在於嚴格和持久。軍隊中新兵的技藝一般都是由老兵來教授,老兵在教授新兵的同時,自己也得需要練習技藝。

只有不停的訓練,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才能保持下去。

結語

一支勁旅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必然先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又經歷戰火的洗禮,才最終成長為我們孰知的如岳家軍、戚家軍等。

古代名將必然都是善於治兵。只有把軍隊訓練成合格的軍隊,才能依靠靠他們取得一場場勝利。

西漢時期,漢朝的步兵面對匈奴的騎兵衝鋒,心裡不會害怕?我想多少會有些害怕的,但長久的訓練告訴他們,只有聽從指揮,完成自己的任務,才能戰勝敵人,自己才能活下來。

漢武帝時期的李陵以5000步兵血戰匈奴3萬騎兵八天八夜,若沒有平時的訓練,他們能抵抗那麼久嗎?僅從這一點看,李陵也是會「治兵」的。

所以啊,還是那句話:兵無強弱,強弱在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TH3l20BMH2_cNUgf0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