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謀推恩令難以破解,魏晉南北朝為何不用來對付世家豪族?

2020-03-02     臥牛說歷史

推恩令是西漢主父偃的「削藩策」,大意是諸侯之子都可以繼承諸侯的土地,而非僅嫡長子。主父偃幫漢武帝從根源上解決掉諸侯的問題。

推恩令被譽為千古奇謀,漢武帝用它削藩,基本付出零代價——用諸侯的土地分給諸侯之子罷了,卻徹底解決了西漢的地方割據問題。

除漢景帝的七國之亂,漢室諸侯再沒出過大問題,推恩令占有首功。不過雖然解決了諸侯的問題,兩漢卻產生新的擔憂——豪族和世家。

豪族世家到魏晉形成新的勢力——士族門閥,這也是地方豪族最風光的時候,「王與馬共天下」便是明證。「馬」指東晉皇室司馬氏(司馬睿),王則指琅邪王氏(王敦、王導)。

自東晉開始,士族門閥同皇權一同治理天下,東晉的王氏、庾氏、桓氏、謝氏,南朝的蕭氏、袁氏,隋唐的五宗七姓,皆擁有極大的權力。而這段時期的皇室,除了斗外敵,便是想法設法剪除士族門閥。

士族門閥如同諸侯,一個個聚集於地方,雖沒有割據之名,卻有割據地方之實,那麼問題來了: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們,為何不用「推恩令」來對付世家豪族呢?

豪族、世家和士族

繼續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下豪族、世家、士族的區別,有時候它們指的一個意思:掌權大族,有時候又指的不同勢力。

豪族具有豐厚的財力、人力,而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權勢的家族。光武帝劉秀便是藉助南陽豪族、河北豪族的力量爭霸天下,最後建立東漢。

世家是豪族的進階,世家皆是豪族,而豪族並非世家。世家占據朝廷權力,具有一定的傳承勢力,能將手中的權力傳遞給後代,例如漢末袁氏(袁紹)、楊氏(楊彪)的四世三公。

最後的士族可以則是世家的晉升,我們說袁氏是世家,只是民間用於區分其他勢力,朝廷官方從來沒承認過,而士族則是朝廷承認的法定身份。

士族建立於九品中正制,用來區別庶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寒族),除了士、庶外則是普通老百姓。所以寒族並非真的窮、苦。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們要對付的其實是士族。

不過在某些方面來說,士族、豪族、世家可以等同事之——都是皇帝眼中的敵人,所以本文用常見的世家來代替士族、豪族。

​推恩令推的是什麼?

大致了解豪族、世家、士族的關係後,我們回到「推恩令」能否幫助皇帝解決世家的問題上。不過我們首先得了解推恩令推的是什麼。

推恩令的關鍵是「恩」,可以換成另一個我們熟悉的概念——利益。推恩令涉及三方勢力:諸侯、諸侯嫡長子、諸侯其餘諸子。

諸侯最愛的兒子不一定是嫡長子,他也許會想著給愛子留下些土地財富,所以諸侯的態度是搖擺不定的——可能贊同推恩令,也可能反對。

若沒推恩令,嫡長子會完全繼承諸侯的土地,因此嫡長子是推恩令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推恩令最大的反對者。

若推恩令施行,非嫡長子會繼承一定的土地,哪怕很少,但零和一的區別他門還是能區分的。所以非嫡長子是推恩令的鐵定擁護者。

主父偃用諸侯、嫡長子的利益,拉攏諸侯庶子的支持,嫡長子僅有一位,庶子卻有很多。

讀到這裡,我們大致明白推恩令的作用:分化諸侯內部!本來僅有諸侯嫡長子可以繼承土地,現在諸子都有機會,諸侯其餘的兒子肯定大力推動推恩令的執行,因為事關他們本人利益。

能不能用類似「推恩令」的計謀來分化世家呢?若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得明白世家的權力(世家的利益便是權力)怎麼來的。

世家的權力

世家的權力來源於地方上的影響力加上朝廷中官職的高低。

世家擁有土地和財富,享有地方上的權力。我們看魏晉歷史常會聽到一個詞:郡望,它便是指當地世家。例如弘農楊氏、琅邪王氏、陳郡謝氏等等,地名既是他們的祖籍地,也是勢力範圍。

世家會掌權,卻不一定占據大權,有的世家人擔任地方的官吏,有的則出將入相。一個普通世家,也許會因為家族中有人驟登高位,從而成為頂級世家,東晉謝氏便是如此。

謝氏經歷兩代打拚(謝鯤、謝裒兄弟),在謝安掌權前不過是二流世家,直到謝安成為東晉宰相後,才成為「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不過謝安、謝玄死後,謝氏的權力也相應變弱很多。

還有上文中提到的王導、王敦,在東晉前,琅邪王氏對朝堂的影響有限(王敦不過是一州刺史)。隨著東晉建立,王氏一躍成為東晉頂級世家,左右朝堂局勢的家族。

東晉權臣桓溫所在的庾氏也是如此。桓溫掌權前,他父親桓彝不過是宣城內史(相當於太守),根本不入品級。可桓溫上台後,桓氏一躍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龐然大物。

從王謝的經歷來看,我們可以知道:世家的權力除了地方影響力,還有在朝堂中的地位高低。東晉皇室能拿出的「利益」無非就是官位,以官位來分化世家,這可行嗎?不可行!

皇帝無法分化世家

分化可以看作兩方面:世家間和世家外。

先說說分化各個世家的問題。假設東晉皇帝用官位拉攏一個世家對付頂級世家,不過是換個世家掌權罷了,王、庾、桓、謝輪流掌權不正是說明此舉不行嗎?

庾亮是晉明帝的大舅哥,晉成帝、晉康帝的舅舅,是東晉外戚。庾氏掌權便是東晉皇帝用來對付王氏的一個手段,結果不過是培養出另一個權臣罷了,對重振皇權完全無用。

那分化世家內部呢?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們以桓溫舉例。桓溫的權力堪比西漢霍光,甚至還要大一些,更是差一點取代東晉。

桓溫死後,桓氏的權力沒有交到長子桓熙手中,而是給了弟弟桓沖以及桓豁,同皇室、諸侯的父傳子完全不同。

東晉名相謝安,一生寄情山水,不喜歡當官,早年出仕不久便辭職歸隱。當時謝氏在朝堂的掌權人為謝萬。

謝萬眾人才能不足,隨桓溫北伐失利,被貶為庶人。謝氏不能沒人當官掌權,否則家族沒法保住權力,謝安不得已放棄自身愛好,再次出仕,才有了我們熟悉的「東山再起」。

還有王氏,王導死後,王氏在朝堂上的話事人是侄子王彪之,而非兒子。庾氏也是如此,庾亮死後,兄弟庾翼、庾冰掌權,而非兒子們。

世家不同皇室、諸侯,他們的主要權利來自於官位,沒了官位不過是影響力稍大的豪族罷了。我們見過幾歲、十幾歲的皇帝、諸侯王爺,可十幾歲的太守、刺史、宰相太過稀奇,當官需要一定資歷的。

世家為了保證家族的權力,只有將權力交給更為成熟的兄弟(或能力更強的侄子),不一定會給兒子。世家間權力傳遞,能力要強於年齡,桓沖比桓豁年紀小,卻是桓溫死後桓氏的掌權人。

正因如此,皇帝也不能從內部分化世家,難道皇帝建立個世家繼承的官職,那皇帝還幹嘛削弱世家?

推恩令能削弱世家嗎?

難道推恩令不能對付世家嗎?當然能,我們再回到推恩令的「恩」字上。皇帝們能拿出「恩」無非官職。陳勝曾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將這話挪到本文中,就是魏晉南北朝當官的,尤其占據高位的不能全是世家的人。

皇帝怎麼做?向庶族、以及人數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伸出橄欖枝,讓他們出來當官。這些庶族、老百姓便是推恩令中「非嫡長子」,用這些人來對抗世家這個嫡長子。手段便是選官制。

古代歷史上大致經過三次選官制變革,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其實每一次選官制變革都可以看作不同的「推恩令」。我們一點點來說。

任何制度的誕生都有其歷史根源,選官制也是如此。秦漢是中央集權制,而魏晉南北朝則是中央集權制向君主集權制的過度階段,背景不同,誕生的制度便不同。

中央集權的目的是消除地方權力,加大中央權力,還有什麼比將地方上人才搶到自己手裡更好的手段?察舉制內容很多,但主要要求便是讓地方長官向中央舉薦人才。朝廷用官位這個「恩」,削弱地方勢力。

察舉制根除了先秦世卿世祿制的弊端,使得官職不再世襲,朝廷中樞掌控官員的選拔,中央集權制一步步前進。

朝廷中樞收繳地方權力,中樞大臣們不願意把權力全交給皇帝,於是大臣們開始和皇權爭鬥。皇帝權力大,大臣們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抗衡。而九品中正制便是大臣權力鞏固的標誌。

曹魏文帝時期,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便是對察舉制的改良。九品中正制也是變形的「推恩令」,只不過這一次的「恩」是世家對皇權的挑戰。

九品中正制保證世家的權力,限制皇權,將世家聯合起來。世家門閥皆受到九品中正制的「恩」,他們便是諸侯的非嫡長子們,自然會大力維護九品中正制。

世家攫取皇朝的大部分權力,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對此無可奈何,但他們絕不甘心,一直想著如何重振皇權。

我們常說魏晉南北朝十分混亂,這個混亂不僅指各種各樣的戰爭、朝代更替,還有制度上的混亂。一個官職在今朝還是顯赫要職,說不定換個皇帝則變成虛職了。

職官制度的改變,便是皇帝對世家的反擊,但直到科舉制的誕生才奠定皇權的勝利。大家應該見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何隋唐之後,權臣便少了呢(甚至沒有)?這與科舉制有關。

科舉制是皇帝拉攏非世家的手段。世家權力大,但畢竟是少數,一旦非世家的人不斷湧入官場,也許初期不會對世家有影響,但隨著時間,非世家的數量優勢便會體現出來。

世家的權力在於它的延續性,世家掌權人下台後,兄弟、子侄會接替家族的權力空白,而非世家的人卻沒這麼本事。非世家的人掌權的時候也許會給家人帶來些好處,一旦本人沒了權力,所謂的權力也就煙消雲散。

科舉制之前,朝堂上掌權的是家族;科舉之後,朝堂上掌權的是個人。對皇帝來說,個人要比家族好對付的多。自此之後,不再是皇權同世家共同掌權,而是皇帝控制個人來為自己服務。

當然君主集權制也是一個發展過程,其中夾雜著眾多制度的演變,最明顯的便是三省六部制和宰相制度的變革,不過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結語

推恩令被譽為千古奇謀,在於它抓住諸侯問題的本質——嫡長子和其他諸子的利益衝突。魏晉南北朝的皇帝們也找到打擊世家的關鍵——世家和非世家的利益衝突。

不過萬事都有發展過程,不可一蹴而就。魏晉南北朝很混亂,混亂則證明制度有缺陷。一次次改朝換代(魏、晉、宋、齊、北魏、東西魏等)便是一次次試驗失敗,直到隋唐才取得初步成功。

我們也許僅聽到過主父偃的推恩令,但類似的權謀可不少。五千年的歷史中,我們最不缺的便是老祖宗的智慧,這對我們當下、未來都有借鑑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MS3oXABjYh_GJGV73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