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幽靈線 東京》(Ghostwire: Tokyo)在2019年E3展前首次公布以來,該作整整一年悄無聲息,其間的最大新聞是創意總監中村育美從Tango工作室離職。直到今年的PS5線上發布會,遊戲才終於有了進一步的情報,「時髦陰陽師結印驅鬼」的主視角玩法讓不少人大吃一驚。本文帶來遊戲目前為止的情報梳理。
故事背景
遊戲的舞台是2021年的東京,城市被一種超自然的威脅所支配,99%的人口消失得無影無蹤。在這個神秘的消失事件發生後,一次奇妙的邂逅讓主人公獲得了超能力,玩家將和他一起,與憑依於東京的邪惡妖怪們(官方名稱:The Visitors)展開對決——
2019年E3展前公布的概念宣傳片,正是為玩家們展現原本人流擁擠的東京突然間發生了異變,路人紛紛消失只留下衣物在原地。不過該影像中頻繁出現的廣告「Multi Verse世界巡演2020日本」很明顯表現了時間線是2020年,可見本作的開發進度還是受到了種種影響。
2019年E3展前讓無數人為之驚艷的概念宣傳片。
由三上真司創立的Tango工作室就位於日本東京,這裡對於他們而言再熟悉不過。眾所周知,東京是一座既有現代化的科技與摩天大樓,同時又保留著許多古老傳統的都市。
根據遊戲的導演木村憲司所說:「本作的東京由於發生了超自然現象,人口消失殆盡,原本熱鬧的城市變得萬籟俱寂、惡靈遊蕩。這座東京是各位前所未聞、前所未見的。玩家在遊戲時,會聽到現實城市裡不可能聽到的聲音。在3D音效的加持下,玩家會迫切地想要找到並確認發出這些聲音的源頭。」
由於備受關注的東京遊戲展(TGS),即便沒有去過日本,玩家們對東京這座城市也不會太陌生。
敵人設定
要先明確的是,本作的類型是「動作冒險」,而非「生存恐怖」。當然由於設定,遊戲里還是少不了一些恐怖元素的存在。比如本作的敵人都是基於日本的怪談和民間傳說設計的,同時又加入了一些現代的元素。
比如概念圖和宣傳影像中大量出現的撐傘無臉幽靈,就是將傳統的服飾替換成了筆挺的西裝。而玩家則要在東京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裡,與日本民俗傳說中的各種妖怪展開戰鬥。它們對於構建本作的世界觀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紹3種目前已公開的敵人。
在遊戲里穿上了女學生水手服的無頭鬼。
雨童:外表看上去像是穿著黃色雨衣的小孩。源自與父母分離而引起的強烈悲傷情緒,是性格既天真又喜歡惡作劇的妖怪。一旦察覺到危險,它會立刻求助,呼喚其他妖怪趕來支援。
雨童(あめわらし)
白無垢:穿著日本傳統純白色新娘服飾的妖怪。雖然外表看著像是新娘,但實際上是強烈的情感具現化後的產物,代表著後悔的念頭以及對無法結婚的伴侶的強烈思念。曾是本作首張概念圖的C位。
白無垢(しろむく)
裂口:從都市傳說「裂口女」誕生的妖怪,身穿大衣、臉戴口罩,是身法敏捷的強敵,能快速拉近距離用大剪刀發動襲擊。聽到「我美嗎?」的提問時就要做好準備,因為並不存在正確答案。
裂口(くちさけ)
襲擊主人公的並非只有妖怪(The Visitors),在人們突然消失、妖怪四處橫行、主人公獲得超能力這一系列超自然現象的背後,還有一個成員均帶著般若面具的影之集團。他們的身份、目的,以及與主人公的關係成謎,玩家還需要探明其真意,解開謎團。
暫時稱其為「般若集團」。
戰鬥系統
不同妖怪的弱點各異,玩家需要仔細觀察它們的特點,同時合理搭配主人公的能力才能與之展開周旋。
id Software的原慎一郎協助參與了本作的開發,擔任戰鬥系統導演——他曾在《DOOM》(2016版)中負責肉搏和壯烈擊殺(Glory Kill)系統並擔任動畫導演。受到傳統「九字切印」的手勢啟發(即:臨兵斗者皆陣烈在前),原慎一郎和Tango工作室基於此設計出了獨特的連招系統,主人公施展的能力與手勢動作密切相關,此外超能力還可以升級。
可能不少玩家看到結印動作會想起《火影忍者》。
本作將活用PS5全新機能(如前文提到的3D音效),並利用其手柄的自適應扳機(Adaptive Triggers)和觸覺反饋功能(Haptic Feedback),將超能力的操作融入其中。除了結印外,主人公還有弓箭作為武器,這點在對陣「裂口」的畫面中已經得到確認。(註:《幽靈線 東京》在家用機平台由PS5限時獨占,不過也會登陸PC,預定2021年發售。)
最後,對於部分玩家關心的問題,三上真司在此前接受IGN的採訪時也做出了解答——本作始於中村育美的創意,團隊初期只有5個人、開發了6個月的時間,後來擴容到10人並持續了幾年才進入正式開發階段。
三上甚至表示這可能是他參與過的歷時最久的遊戲開發,不過他是從2019年初才以執行製作人的身份協助本項目的。團隊也解釋說三上並不直接指導開發,他尊重導演的意見並且只專注於協助工作,通過自己豐富的經驗來讓遊戲變得更加有趣。
不同手勢所能發揮的超能力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