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Decima引擎跨界首秀——《死亡擱淺》PC版評測

2020-07-19     遊戲機實用技術

原標題:精彩的Decima引擎跨界首秀——《死亡擱淺》PC版評測

去年由知名製作人小島秀夫帶來的《死亡擱淺》在發售初期便飽受爭議,玩家評價兩級分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在這動盪且不平凡的2020年中,《死亡擱淺》所展現的故事似乎正在現實生活中上演,而劇情中更加內核的中心思想也不斷被玩家解讀,被大家所認可。

如果大家在之前因受到風評原因錯過了這款遊戲,那麼在本作已經登陸PC平台的如今,或許也是時候去感受一下這個充滿魅力的末日世界了。

UCG有幸受本作PC版代理商505 Games邀請,提前試玩了本作的Steam版本,而以下我們對作品的整體感受。

仍然是「原汁原味」的體驗

雖然與PS4版發售時間相差大半年時間,但PC版《死亡擱淺》並未帶來任何實質性的DLC內容,僅有一些小支線任務和服裝獎勵,例如《半衰期》中的載具、眼鏡、獵頭蟹頭盔等,但藉助PC更加強大的性能,如果玩家的設備配置足夠強,的確可以體驗到更加精美的畫面和更高的幀數。

對於來說,這款版權歸屬為SIE的作品登陸PC本就是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情——儘管實際上PC版的發行商是505 Games,然而《死亡擱淺》還採用了代表SIE最強技術力的Decima引擎,所以這一安排的確是令人訝異。

值得一提的是,採用相同引擎製作的真正意義的PS第一方3A大作《地平線 零之曙光》也將在近期登陸PC平台,從這一點來看,SIE似乎是對這款引擎適配新的開發環境充滿了信心。

下面先列舉一下本次PC上《死亡擱淺》的推薦配置方案:

最低配置【720P,30幀】

作業系統:Win 10

處理器:Intel Core i5-3470 或 AMD Ryzen 3 1200

內存:8 GB

顯卡:GeForce GTX 1050 3 GB 或 AMD Radeon RX 560 4 GB

Direct X:Version 12

存儲空間:80GB

音效卡:DirectX 兼容

推薦配置【1080P,30幀】

作業系統:Windows 10

處理器:Intel Core i5-4460 或 AMD Ryzen 5 1400

內存:8 GB

顯卡:GeForce GTX 1050 Ti 4 GB 或 Radeon RX 570 4 GB

Direct X:Version 12

存儲空間:80GB

音效卡:DirectX 兼容

推薦配置【1080P,60幀】

作業系統:Windows 10

處理器:Intel Core i7-3770 或 AMD Ryzen 5 1600

內存:8 GB

顯卡:GeForce GTX 1060 6 GB 或 AMD Radeon RX 590

Direct X:Version 12

存儲空間:80GB

音效卡:DirectX 兼容

不僅是主機跨PC平台的遊戲,哪怕對於以主機(手柄)環境為標準開發的全平台遊戲來說,如何適配滑鼠鍵盤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死亡擱淺》PC版的處理方式,是對按鍵的分布進行了重新排列。

玩家需要通過滑鼠左鍵和右鍵控制人物平衡,其餘的功能分布在鍵盤左半區域,包括常用的地圖功能也默認為Tab鍵。

整體的操作體驗偏向於TPS和FPS的設計,有這方面遊戲經驗的玩家應該不難適應。

當然,即便如此,筆者依然推薦大家使用手柄體驗這款遊戲,畢竟本作的介面邏輯略顯複雜,原生的家用機操作反而最為適配。

除了操作外,遊戲還支持字體大小切換,並對遊戲過場動畫鏡頭進行了調整,以確保21:9解析度下構圖分鏡不會出現問題。

筆者測試採用了R7 2700+1660TI和R7 3700X+2060兩台中端設備,實際遊戲體驗卻令人咂舌。

作為Decima引擎的PC首秀,《死亡擱淺》身上展現的畫面素質遠遠超出了筆者預估水平!

遊戲設置最大支持4K解析度,21:9比例和240Hz畫面輸出。1660TI在最高畫質下可以輕鬆在2K解析度下60幀運行,4K解析度下也可以穩定在40幀左右,而這只是運行在一塊2000元不到的中端顯卡上。

2060設備由於搭配只有1080P的螢幕,開啟了DLSS2.0性能模式後同樣可以做到1080P 60幀運行,且設備性能仍有餘力。

這不僅說明Decima引擎強大的畫面算法和對PC的高契合度,更代表以目前GPU的性能運行Decima引擎遊戲有性能過剩,那麼在接下來的次世代中,Decima引擎榨乾PS5性能後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畫面?難以想像!

而從《死亡擱淺》與《地平線 零之曙光》能在短期內登陸PC,可見這款引擎在對應PC平台上的優化並不困難,我們更可以期待未來在PC上將出現更多由Decima引擎打造的作品。

正如上文所說,《死亡擱淺》需要的配置並不誇張,因此最高畫質與PS4 Pro版比起來並無太大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渲染範圍、渲染等級、貼圖解析度上。

但除非打開照片模式認真去比對,實際遊戲時的觀感並不會有太大差異,主要還是高幀數顯得爽快。在開啟了DLSS2.0後,PC的畫面細節與光影上則與PS4 Pro版拉開了不少差距。

關於這項技術筆者就不多廢話,直接上對比圖吧。

左:DLSS2.0 右:PS4 Pro

總體來說,《死亡擱淺》隨著套著小島製作人的光環,但作為一款原創新作,的確有一些不可迴避的缺點。

但小島製作人為其賦予的內涵,已經超出了玩法本身。相信大家無論是否喜愛這種類型,無論遊玩時是開心還是懊惱,在完整體驗過後,都會重新審視遊戲這一載體能夠帶給我們的體驗。

所以筆者很慶幸《死亡擱淺》能夠脫離平台的限制被更多玩家體驗,因為在商業、技術和遊戲設計上,《死亡擱淺》都是一次跨時代的嘗試,它或許不是完全成功的,但其展現出的想法和勇氣,卻值得肯定,也讓我們對小島秀夫的下一次嘗試更為期待。

題外話:關於無法存檔的解決方法。

1.按win+R,輸入regedit回車打開註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Profilelist。

2.點擊左邊的文件夾中最長的S-1-5-21-XXXXXX,在右邊可以找到數據寫有用戶名的文件,雙擊打開修改成自己想要的英文用戶名C:UsersXXXX。

3.註銷電腦再次打開後,會彈出框提示當前用戶名不匹配,需要註銷。一定要無視這個窗口,直接打開我的電腦,進入文件夾C:Users中,此時可以發現原本中文的用戶名文件夾可以進行重命名,重命名成之前設置的XXXX,再註銷電腦即可完成修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3gKaXMBd4Bm1__YVW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