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朝趙光義的預授陣圖策略,聊一聊宋朝軍隊的戰力是如何下降的

2019-09-29     臥牛說歷史

古代陣法說白了就是讓軍隊發揮最大戰鬥力的一種方式。

將帥根據兵種、武器、地形、敵人等綜合因素,將己方的士兵進行「排列組合」,形成所謂的陣。

士兵想要熟悉戰陣,便需要不斷地練習。但是陣法根據什麼來演練?

古時的將領,尤其是名將大多都是陣法大家。其中很多人會將自己的「陣」畫下來,這就是陣圖。陣圖便是士兵操練陣法的根據。

歷史上最有名的陣圖應該是諸葛武侯的《八陣圖》了。

唐朝詩人杜甫曾作詩《八陣圖》,來稱頌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其實古代兵家大多都會作圖,用「圖」來輔助說明自己的作戰意圖。

《漢書·藝文志》 中著錄古兵書五十三家,共計七百九十篇,附圖四十三卷。

《隋書·經籍志》中錄有《孫子八陣圖》一卷。

隋唐時期,朝堂上考究陣圖之風興起,唐李筌所作的《太白陰經》中便有「陣圖」篇,獨孤及同樣著有《風后八陣圖記》。

但對陣圖研究到的頂峰卻是在宋朝。

北宋時皇帝、將帥都熱衷創製陣圖,軍隊打仗更是依靠陣圖來打。

甚至皇帝會預授出征的武將陣圖,讓他們按照陣圖來打。對於千變萬化的戰場,拿著個死陣圖有什麼用?

結束動亂的宋朝太祖皇帝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可以說憑藉著自己的「一人一棍」打下了宋朝江山,其個人武力與軍事實力是不容置疑的。

趙匡胤初期雖然有「杯酒釋兵權」,但其目的是為了將強中央集權,避免再次出現唐末軍鎮割據的情況。

趙匡胤雖然對朝內的武將有所防範,但並沒有一味的壓制。他對不同的武將,採取不同的態度與做法。

對禁軍武將,趙匡胤則嚴加防範,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兵權收到自己的手裡。

對朝內腹地的藩鎮武將則予以嚴厲打擊,以防藩鎮武將做大。

但趙匡胤對待邊防的武將則予以無限信任,甚至允許邊防武將任意蓄養死士。因為趙匡胤知道遼國與西夏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若想解決夏、遼的問題,他必須依靠邊防的武將。

《宋史·列傳卷三十二》

其族在京師者,撫之甚厚。郡中筦榷之利,悉以與之。

恣其貿易,免其所過徵稅,許其召募亡命以為爪牙。

凡軍中事皆得便宜,每來朝,必召對命坐,厚為飲食,錫齎以遣之。

由是邊臣富貲,能養死士,使為間諜,洞知敵情;及其入侵,設伏掩擊,多致克捷,二十年間無西北之憂。

趙匡胤如此做法,除了相信自己的實力外,便是知道:不能隨意干涉臨場武將的指揮。

有句話叫「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是因為遠在千里的國君不熟悉戰場的具體形勢,若對臨場武將妄加命令,影響臨陣的判斷,肯定出現不必要的錯誤,甚至會導致全軍覆滅。

戰場上出身的趙匡胤自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因此趙匡胤對前線將領充分信任,對具體的戰役讓其「自由發揮」,只是在宏觀戰略上把握方向。

但這一切到了宋太宗時期就變了。

軍事能力不足,偏偏對軍事指手畫腳的宋太宗

歷史上一直有趙光義通過謀害趙匡胤來篡取皇位的傳聞,對於這一點本文不多加評論。

趙光義對武將的「不信任」要遠勝他的哥哥宋太祖。

只要是武將,一律在趙光義打壓的範圍內。對於邊將,他更是隨意插手指揮。有人會問了:趙光義在開封怎麼指揮邊將?當時又沒有電話。

沒有電話,但趙光義有另類的手段,這個方法既簡單又荒謬:陣圖。

我們先來看看趙光義給即將出征的武將預發陣圖的記載:

太平興國四年,遼國大舉進攻宋朝,崔翰等即將率軍出擊時,宋太宗就「賜陣圖,分為八陣,傅以從事」。

趙光義:你們得按著陣圖來打仗啊!

雍熙四年,宋太宗召前線武將潘美、田重進、崔翰入朝,將自己製作的「平戎萬全陣圖」交給他們,並且「親授以進退攻擊之略」。

趙光義:你們記著按我說的「策略」行事啊!

至道二年,王超、李繼隆等統帥兩路大軍圍剿李繼遷勢力,宋太宗同樣親授陣圖,並對大將傅潛叮囑道「朕自為陣圖與王超,令勿妄示人,超回日,汝可取圖觀之」。

趙光義:我的打仗秘籍不能輕易示人,讓別人看了就不靈了。

趙光義軍事本領不強,卻始終不曾放棄過軍隊的指揮權,要求他們必須嚴格按照預授的陣圖來排兵布陣。

戰場上瞬息萬變,你一個死的陣圖能應付的了?

別說,還真讓趙光義發明了一個「萬能」的陣法,那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平戎萬全陣」。

萬能陣法——平絨萬全陣

若說這個陣有什麼特點,那就是人多,前後左右得需要14萬的士兵。

陣法內的兵種與器具很是全面,拒馬、望樓、床子弩、弩兵、棹刀兵、劍兵、槍兵、戰車、騎兵。可以說宋朝的所有兵種與戰爭器具都包含在內了。

另外戰車不僅用於防守,還用於運輸與儲存,糧食、軍用物資等都在車中存放。

《武經總要·前集卷七》

三陣圖凡用兵士十四萬九百三十人(十一萬三百八十人步,內二百四十人充望子;三萬六百五十人騎,內六百五十人充探馬。數內騎軍及無地分兵士共四萬五千六百五十人,三萬六百五十人騎,一萬五十人步也)。

其兵士隊於陣內列行(拒馬五千七百六十,槍五千七百六十,劍五千七百六十,床子弩二千八百八十,步弩五千七百六十,棹刀二千八百八十,小牌八千六百四十,步劍四千三百二十,圍牌四千三百二十。望樓八座,每座望子十人,計八十人。凡陣之四面,列戰車榜牌,及諸兵器,皆持滿外向。車中貯糗糧、軍中所用之物。又每牌面門一門為臨時啟閉之節)

這個陣真的能「萬全」嗎?

有如此多的人數,那麼必然需要一個開闊的地形,僅此一條就排除了80%的戰場地形,畢竟哪裡有那麼多那麼光的平原地帶讓你來擺陣。

其次這個陣型的攻擊力極低,可以說是偏防禦的。看到「平絨萬全陣」的介紹,我們會感覺趙光義不是在布陣,而是建營地。

沒錯,趙光義的萬全陣便是一個移動的營地。營地對於敵人來說,只要對方不攻擊那麼它的殺傷力就是零。

另外如此龐大的陣型,其機動力必然是極差的。面對騎兵組成的遼兵,這個陣容的作用極其有限。

至於萬全陣實際的效果,我們在歷史中不曾看到,但終趙光義一朝與遼作戰中總是失敗,可見他的陣沒有那麼「萬能」。

宋朝與遼國,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趙光義想出個防守為主的陣法,也是沒辦法。誰讓他的軍事能力差他哥哥趙匡胤太遠了呢。

宋太宗即位後,在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雍熙三年(989年)分別對遼國開啟北伐,但均以失敗告終。

當然北伐失敗的原因除了趙光義的「陣圖」手段的限制,便是趙匡胤時期確立的「強幹弱枝」政策,這兩個原因削弱了宋朝軍隊的戰鬥力。

(所謂強幹弱枝就是加強中央控制的禁軍的實力,削弱地方軍隊的實力)

宋朝兩次北伐的失利,讓遼國認清了一個事實:原來大宋打不過我們啊!

於是遼國在大宋第二次北伐失敗的同一年,也就是雍熙三年對宋朝發動反攻。

至於結局當然又是大宋戰敗。

宋朝的數次戰敗,使得宋朝君臣由最初的進攻戰略轉向防禦戰略,也就有了雍熙四年的「平絨萬全陣」,這個堪稱烏龜殼的防護大陣。

宋太宗一面在戰略上採取消極防禦,使得大宋喪失了對遼的主動權。

又加強對武將的控制,預授陣圖剝奪了臨陣將帥的臨場發揮權,這樣的宋朝軍隊戰鬥力怎麼能高?

宋太宗預授陣圖成了宋朝的慣例,真宗、仁宗、神宗時期一直奉行,雖然宋朝皇帝們牢牢控制了軍隊,但也大大削弱了宋軍的戰鬥力。

宋朝的結局,在其剛剛建立的時候就預示了。

陣法的關鍵在於變化

仁宗時期官修的《武經總要》,其中第七卷、第八卷專門記錄了宋朝開國以來所制陣法,但沒有宋太祖一朝的陣圖,反而稱趙匡胤「恭惟藝祖皇帝(趙匡胤)以武德綏靖天下,於古兵法靡不該通」。

不懂古兵法可以說的過去,但不懂陣法怎麼指揮士兵?趙匡胤能統一五代十國,難道都是讓士兵一窩蜂衝上去的嗎?

難道軍事成就如此高(結束了五代以來的混亂)的人,卻是個不會用陣法的人?

應該說趙匡胤是不拘泥於陣法。

孰知兵事的趙匡胤自然明白布陣需要:稱眾,因地,因敵令陳(《司馬法·定爵》「陳」通「陣」)。

宋朝名將宗澤認為岳飛「好野戰,非古法」,這種方式得改改,於是「授以陣圖」,讓其學習。

但是岳飛認為陣圖是死的,戰場形勢卻是千變萬化,陣圖圖不可能應對所有的敵情。

那麼岳飛不重視陣法?當然不是。

我在前文說了,陣法就是為了發揮士兵的戰鬥力,從而贏得戰爭。五個人會軍陣配合的人,能打敗3到5倍的敵人,甚至更多。

但根本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場戰爭,因此你在另一場贏得戰爭的陣法,不一定能幫你贏得這一場戰爭。

岳飛是兵法大家,自然明白陣法對士兵的作用。他的意思是不同的戰場要用不同的陣法,不能拘泥於陣法。

岳飛作戰的思想便是「運用(陣法)之妙,存於一心」。

《金佗稡編》

先臣(岳飛)曰:「留守所賜陣圖,飛熟觀之,乃定局耳。古今異宜,夷險異地,豈可按一定之圖。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若平原曠野,猝與虜遇,何暇整陣哉!況飛今日以裨將聽命麾下,掌兵不多,使陣一定,虜人得窺虛實,鐵騎四蹂,無遺類矣。」澤曰:「如爾所言,陣法不足用耶?」

先臣曰:「陣而後戰,兵之常法,然勢有不可拘者,且運用之妙,存於一心。留守第思之。」澤默然,良久,曰:「爾言是也。」

結語

在對陣法的態度上,趙匡胤與岳飛是一致的。

但「略懂」軍事的趙光義卻以「陣圖」為手段,鉗制前線武將,是他真的不明白「陣法」的作用,還是他為了控制武將,選擇無視?

這可能是一筆糊塗帳。但在趙光義晚年被動挨打的局面,是做不得假的:

及乎賊眾南馳,長驅深入,咸嬰城自固,莫敢出戰。是漢家郡縣,據堅壁,囚天兵,待敵寇之至也。所以犬羊醜類,莞然自得,出入燕趙,若踐無人之境。(《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十》)

這真的值得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DH3l20BMH2_cNUgf0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