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雞收益不好,雛雞衛生防疫不到位,是重要原因

2019-07-25     鋤頭下的農村

很多養雞戶朋友打電話問我:「我養的雞給它們用最好的飼料,最科學的配方,平時雞舍打掃的也很乾凈,可為什麼雞的長勢一直不好,最後賣不上錢去,你看隔壁養雞場用的東西還不如咱的好,可最後賺到手的可比我多不少,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樣的問題我聽到了已經不只是一次兩次了。

我認為找成養殖戶朋友最終收益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像這位朋友說的情況,平時對雞舍的管理很上心,做的也很好,在飼料農資方面也捨得投資,但最後效果仍舊不好,問題很可能出在病害防治的問題上,尤其是現在進入到盛夏,這一問題將會更加突出。

說到病害的防治問題其實多多少少有些老生常談的感覺,但是大部分朋友都喜歡在成年雞身上尋找問題然後解決,這裡我建議雛雞的衛生和防疫工作更重要,因為雛雞的質量好與壞直接影響到雞群今後的整體發展和養殖戶朋友的收益問題。那麼今天我就說一下關於雛雞的衛生防疫問題。

01,作為一名專業的養雞戶,要根據自己的養殖情況制定一套完整的衛生和病害防治制度,並且嚴格落實到位。

這個制度的制定一般要在育雛工作之前進行,其中的內容大致包括隔離,消毒,相關藥劑的使用,防疫工程的建設,對病雞的處理等等這些方面,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養殖情況來考慮和制定,也可以尋求相關技術部門的幫助,參考現有的科學育雛制度。不過制度單純有了是完全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這是預防之後所有雞類病害的一個基礎。

02,對於雛雞繁育和生長的環境,一定要做好隔離工作。

做好隔離的的目的就是減少來自外界大環境中的致病菌進入到育雛環境中,所以要求我們養殖戶在育雛舍的規劃和建設上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隔離措施,在平時不要輕易的讓外人進入或者靠近,同樣的也要讓養雞場中負責育雛的工作人員儘量少出去與外界接觸。不管是育雛使用到的工具,人員或是車輛,都要經過一次有效的消毒後才可以。

03,定期進行有效的殺毒滅菌工作很重要。

不管我們養殖戶朋友飼養的是什麼品種的雞,但凡是育雛舍我建議都要在進行育雛錢進行一次消毒,使用的方法是熏蒸。而在雛雞進入後要以一個星期進行兩次到三次消毒為標準,並且在致病菌容易進入的地方,包括門,窗,通風口在內都要進行藥物噴洒,一個星期要進行兩次。雛雞的活動區域要一個星期一次,喂食和飲水的區域要每天一次。做好這些工作能夠非常有效地預防大部分病害。

04,雛雞階段,養殖戶朋友細心的觀察很重要。

雛雞這個階段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弱,很容易出現問題,而有些問題你現在不注意,在今後就會爆發成為大問題,因此我建議養殖戶朋友養成每天早上起床後對雛雞進行觀察的習慣。其實我這裡說的觀察並不說要大家盯著每一隻雛雞看,而是通過雛雞的排泄物來判斷它們現階段是不是健康。觀察排泄物主要是看稀稠程度,性狀以及顏色的變化。如果發現有雛雞出現了意外或者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處理,防治有病害在所有雛雞身上發生。如果有問題的雛雞過多,就說明問題很嚴重了,一般情況下不太容易處理。

05,科學的配合進行藥劑使用。

在雛雞這個生長階段內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配合藥物使用的,比如常見的一些腸道疾病的致病菌,其中包括白痢,大腸桿菌,家禽霍亂等致病菌都要定期的用藥劑。一般十日齡主要針對白痢和大腸桿菌,二十日齡的是球蟲病,如果養殖戶朋友的育雛舍的地面是用草料或其他物質平鋪的,原則上更應該按照流程和要求,加大藥劑的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fkhKmwBmyVoG_1Zqu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