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養牛常見誤區,如果還不改正,一定會後悔

2019-07-26     鋤頭下的農村

肉牛養殖我認為在養殖業中所有的項目中都屬於投資比較大的,管理相對複雜的,因此很多農民朋友在剛開始嘗試養牛的時候如果身邊沒有很穩定的技術支持或者養牛老戶帶領指導就會走進很多誤區,而錯誤的飼養方式如果長期沒有進行改正不僅會影響到牛的正常生長健康,甚至嚴重的還會讓整個項目以失敗告終,給養殖戶朋友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那麼今天我就來總結一下肉牛飼養過程中常見的一些誤區,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第一,很多養殖戶朋友對牛很「放心」,只喂粗料而不投喂精料。

我在上文說過養牛是一個成本相對較大的項目,有時候在圈養的階段一頭肉牛一天可能消耗掉的飼料就會有十幾塊錢,除了資金方面之外很多剛剛養牛的朋友都認為不管是什麼品種的牛,只要吃草就可以長得很好,因此在投喂牛群的飼料中減少了精料的占比,甚至完全不放精料。我認為牛隻吃點草可以生長是不錯的,但這些牛不是養著玩的,是需要我們大家養好養肥最後獲得良好收益的。

如果只讓牛吃一些青草粗料,在營養成分上是非常不均衡不充足的,更無法保障牛的健康成長,尤其是一些大型品種的肉牛,不喂食精料後果更明顯,很容易出現生長速度過慢,出欄時間過晚,這樣不僅沒有降低養殖戶朋友的成本,反而耽誤了最佳養殖時間,和牛的健康生長。

第二,感覺喂養太麻煩,總是讓牛自己「吃飯」。

這個是很多新進養牛的養殖戶常常發生的一種錯誤,感覺一天好幾次的去喂牛簡直太累太浪費時間了,於是一次就給牛添加上足夠的飼料,之後就不管了,認為反正管夠了,讓它們自己吃就可以了,這個錯誤是非常危險的。牛這種動物和其他常見的豬,羊等家畜不同,它們屬於復胃型動物,也就是說每次進食以後都要用很長的時間進行倒嚼。

如果養殖戶朋友讓牛自己進食就會嚴重影響到牛的食慾,還容易造成積食和胃脹胃鬆弛等疾病,而且牛不能很好的把飼料消化,無形當中就增加了我們養殖戶朋友的農資成本。我建議雖然麻煩但是應該定點定量喂食,每天兩次到三次,每次之間間隔六小時到八小時就可以。

第三,很多養殖戶朋友只知道有病治病,但是不懂得提前預防。

不管是什麼動物病害都是首要威脅,牛也是一樣,一般養殖戶朋友都是在牛生病之後急急忙忙的去找醫生,上網搜索,電話諮詢等等方式去給牛治病,可能最後問題是解決了,但是看看自己的成本支出卻高的嚇人。所以我建議大家一定要了解自己飼養品種的一些知識和常見的病害,在易發期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這樣雖然不能完全避免牛的病害發生但是能夠很有效的把發病率控制到最低點,我認為這是養殖戶從新手邁向成熟的一個必要條件。

第四,很多朋友擔心技術不夠,不敢自己去繁育。

一般自己給牛繁育周期後比較長,且需要配套的投資和技術,所以很多養殖戶朋友不敢自己去做,這個時候就只能選擇育肥,但這並不是沒有風險的,前期的成本大不說,花了錢還不一定能夠買到優秀的牛,如果再有一些疾病發生那麼就非常難辦了。

所以我建議大家儘量在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術的情況下,慢慢的嘗試對牛進行自繁自養,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牛群的整體質量,收益也會更加穩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eADQWwB8g2yegND1C4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