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加緊生產
連日來,位於江陰-靖江園區的中建鋼構生產車間內,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各司其職,生產有序推進,其中,公司專門為埃及蘇伊士運河EL-Ferdan雙翼平旋鐵路大橋設置的鋼結構製造車間最為繁忙。
蘇伊士運河,北通地中海,南通紅海,連接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溝通亞、歐、非三洲,每天有成億噸的貨物通行,是埃及政府經濟的「生命線」,是「一帶一路」的重要交通紐帶,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樞紐。
去年6月20日,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標蘇伊士運河EL-Ferdan雙翼平旋鐵路大橋鋼結構項目,該項目1.4萬餘噸鋼構件全部由其下屬單位——中建鋼構江蘇有限公司製造。
「該項目共分兩批,首批7106噸鋼結構已於年初順利到達埃及塞得東港。」中建鋼構江蘇有限公司生產部資深項管夏月剛介紹,由於疫情影響,企業停工,交通封閉,原定於2月全部完成的第二批次鋼結構不得已推遲工期。
春節假期一過,公司抓緊復工準備。在「駐廠員」的幫助下,準備好防疫物資,落實好相關手續,公司於2月18日正式復工。當地公安部門和客運公司幫助開通「返崗直通車」,到河南、四川等地接回百餘名員工,並按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後有序上崗。
一邊是緊急接人,一邊是抓緊備貨。「企業復工沒有原材料生產等於零。」夏月剛說,多虧了當地工信局、海事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打通材料進場渠道,兩周內累計進場材料8200噸,為企業生產提供了充足保障。
「平旋鐵路大橋大部分鋼結構均為超重超長構件,單根構件最大重量達153噸,最長達到40米。」夏月剛介紹,構件零件板超長、超厚、焊接量大、外觀成型要求高,是對過程質量控制的一大考驗。為了順利完成項目,公司從設計、生產到運輸全部抽調精兵強將,組成特戰隊。
中建鋼構設計部經理助理嚴亞飛介紹,為了方便製作、運輸及後期埃及橋位安裝,設計前期將橋樑鋼結構拆分成2337個單元件。「我們設計了1925張構件圖,180餘張總拼圖,近萬張零件圖。」嚴亞飛說。
為搶回工期,中建鋼構生產管理部做好協調工作,四五個車間形成流水作業。「幾百個焊接接頭,每個單元件的大小誤差都嚴格控制。」夏月剛介紹,為確保後期組裝時嚴絲合縫,每完成一部分,都會檢查質量是否達標,一旦合格立即進行模塊化拼裝。「預計第二批近7000噸鋼結構本月底前完工發運。」
據悉,埃及蘇伊士運河EL-Ferdan雙翼平旋鐵路大橋建成後與法爾達內鐵路大橋連通,將成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平轉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DVw93ABnkjnB-0z60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