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薦讀 | 作畫如做人

2019-10-10     博愛雜誌

我要我所愛的事物繼續存在下去。而你,我愛的最多的人,請繼續生機勃勃如花盛放。

——巴勃羅·聶魯達

劉蟾是畫家劉海粟的小女兒,她51歲時才開始系統地學畫。

正式學畫後,劉蟾拿小紙畫,用鋼筆臨摹畫冊。一天,劉海粟拿了一張大紙對劉蟾說:「畫和人一樣,出來的氣質不同,風格也不同。你要畫大畫,不要老是縮縮縮。縮得格局太小,沒氣魄。一張畫主要看精氣神。你是我劉海粟的女兒,怎麼畫畫格局那么小,要有大氣魄。」

劉蟾去南京藝術學院進修,老師對她說:「你是劉海粟的女兒,應該有傲氣,你父親是大師啊。」劉蟾說:「那是我父親的成就,不是我的成就,我有什麼資格可以傲氣的?」

劉蟾認認真真在學校里學了四年畫。那段日子裡,她時常想起父親講過他在法國辦畫展時的一件事。當時,劉海粟每天早晨學法語,慢慢就能和郵差對話了。

一天,經常打交道的那個法國郵差告訴劉海粟:「今天很高興,兒子來看我,我兒子現在是法國文化部部長。」劉海粟驚訝地問:「你兒子已經是部長,那你可以不用做郵差了啊?」郵差說:「我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我為兒子驕傲,但我喜歡這份工作,不會因為兒子怎樣,就不做自己的工作了。」

劉蟾感慨道:「父親對我說,家裡再有錢,堆成山也沒有意義。孩子自己沒本事,只能坐吃山空。一定要靠自己,這是誰都奪不走的,是自己的財富。我牢牢記住了父親的教誨,並常常告誡自己,要寫大字,要畫大畫,這和做人一個理,要大氣大度,要以最真實、最樸素的態度對待人生,才能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作 者:莉莉

主 播:劉巷萍

出品方: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報刊社

武漢市紅十字會

專業支持:漢口學院傳媒學院

總出品人:金寶傑 陳耘

總編輯:呂進福

總監製:王鶴 王超

總製作人:張皓靜 陳行

編輯部主任:余振權

責任編輯:陳曉亞 謝雲鳳 耿艷菊

稿件統籌:劉馨芫

音樂編輯:王超、陳行

平台統籌:李忠黎

平台管理:鄧小翠 馮慧 張立光

來源:《博愛》

編輯:李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m_Tu20BMH2_cNUgHAg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