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凡的普通人!海南小伙「一波三折」捐獻造血幹細胞

2019-10-09     博愛雜誌

三角梅開花時熱情如火,品質優良,被評為海南省省花。在海南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熱愛公益,關心他人,胸懷大愛,願意為素不相識的人捐獻造血幹細胞,他們正是那亮麗綻放的「三角梅」。

2019年5月10日,阿航在海口市人民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海南省第100例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的英雄,成為了海南綻放的第100朵「三角梅」。

1

阿航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爸爸媽媽在醫院做安保工作,工資不高,但在阿航的生活中從不缺少愛和關心。阿航自小就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專職照看阿航,爺爺也很疼愛他。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阿航身上,就這樣,阿航在愛的陽光里一天一天長大。

爺爺奶奶一直教阿航要與人友好,要有愛心,要有責任感。阿航很懂事,從不讓人操心,放學回家還經常說暖心話,一家人其樂融融。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阿航就上了大學。在大學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紅十字會和很多的愛心志願者。聽說造血幹細胞能救人,阿航不加思索就留了血樣,加入了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的行列。

大學畢業後,阿航臨聘於秀英區司法局,做調解員工作。調解工作看起來很簡單,實際工作起來卻很極具挑戰性。矛盾雙方互不信任、相互埋怨,升級時相互仇視,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較大的衝突。要化解他們的矛盾,讓矛盾的雙方握手言和,重建信任,阿航頓感所學東西很不夠用,為把工作干好,阿航不斷向身邊人請教,經常查閱有關法律知識,不斷思考研究形式的變化與發展,因阿航工作很投入,語言表達也不錯,工作很快就上路了。

和很多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一樣,阿航捐獻也不是一開始就很放心捐獻。經反覆的心理調式後,阿航下定決心要捐獻救人。

緊張的工作中,阿航接到了幾個紅十字會的電話,電話的那邊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問救人願不願意。沒有太多去想,他快回復了「願意捐獻」。

因為是幾年前的事了,阿航依希記得有填過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同意書,加入過造血幹細胞志願者隊伍。但又聽說配型的機率非常低,感覺非常小的機會輪不到自已。可當有一天,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患者那邊病情很緊急,需要留高分血樣與體檢同步進行」時,阿航蒙了,可以說這時的他還沒有做好充分捐獻救人準備。

2

阿航從小到大身體都很棒,很少得病,基本上不打針,就是有點小病,吃點藥很快就解決了問題,所以他怕打針。可捐獻造血幹細胞需注射動員劑,是避免不了要打針的。當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採集的程序後,他很快出現了想逃避的念頭。

不過,阿航很快鎮定下來,對自已進行心理調試:「不就是幾個動員針嘛,不就是一些可能出現的身體不適嘛,只要稍作忍耐,稍作堅持就可以救人一條命。」他又想,自已在親人心中位置是那麼的重要,要是自已有一天也患上絕症,可沒有人去救,他們一定會崩潰的……

可當捐獻採集的計劃出來後,阿航再一次犯了難。因為捐獻救人的時間剛好與司法部領導來海南視察重合。按計劃,他擔任給領導彙報調解工作的演示任務。擔任這麼重要的任務,是局領導對他的充分信任,他害怕辜負領導對他的信任。同時,這也是一個極好展示的機會,工作上積極上進的他不想放棄。

很快,阿航又產生了推遲捐獻的想法,可是很快又被否定了。紅會的工作人員已經告訴他患者是非常緊急的一種情況,一定是不能等的。萬一因為自已的自私推遲了捐獻,患者熬不過去自已會背一輩子的思想包袱。

阿航的心理天平上工作、捐獻左右搖擺,艱難的決策中,阿航反覆心理調試:「展示的機會難得,但在人生的長路上,說不定以後還會再有。而生命是脆弱的,一旦失去了就不可以重來。」最終,阿航說服了自已,按計劃捐獻。

3

雖然阿航說服了自已,但他心裡還是很忐忑不安。接下來還要對單位與家人進行「調解」,這比平時的調解要難得多。他害怕單位不支持,因為國家部委很難來海南一趟,這次司法部領導已明確計劃要來,並且還明確要來區里調研,這對區司法局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局領導能同意自已的請求嗎?捐獻與不讓捐獻這對矛盾能夠調和嗎?

徘徊中,阿航終於鼓起勇氣向單位領導彙報自已的想法。彙報前,他精心準備,在心理已寫好了「調解」稿,並反覆在心中背誦,甚至還做好了領導不同意捐獻救人的多種策略。

阿航拖著沉重的步子往領導辦公室邁去。進了辦公室後,他才知道自已的想法都是多餘的。單位領導聽了他想救人的彙報非常高興,非常支持,很快就把阿航的工作另作了安排。

相對於「調解」好與單位的矛盾,阿航覺得與家裡人的「矛盾」更難「調解」。阿航是幾代單傳的獨生子,在家裡可是「心肝寶貝」,家裡人容不得阿航受到半點傷害。他們肯定會擔心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工作,不會同意捐獻。可作為調解員,他覺得如果父母不同意,正好是對自已「調解」工作的一次考驗。阿航想外人的矛盾自已都能化解,家裡人的矛盾也一定能化解。雖然可能會遇到波折,但他信心滿滿,覺得自已一定會「贏」。

如預想一樣,家裡人開始極力反對,甚至說「要不聽勸就不認你這個兒子」。其實爸媽顧慮還不只是擔心捐獻會影響身體健康,還因為家裡情況特殊,還另有顧慮。爺爺患腦血栓後中風,半身癱瘓在床已經將近十年;奶奶患嚴重的心臟病長達5年之久,時常住院治療,生活不能自理;爸媽長期服侍已承受的太多,要是家裡再添什麼新的亂子,他們就覺得活不下去了。為照顧好爺爺奶奶,爸爸經常調值夜班,白天照顧老人,因過於勞累,一年前患上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半年前還被診斷出橋腦梗死住進了醫院,因此還丟了工作。那段時間,一家五口靠媽媽一個人支撐起這個家。

為了做好自已與家裡人的「調解」工作,阿航使出了全身的解數。一方面想盡一切辦法讓爸媽知曉捐獻造血幹細胞相關知識,取得他們的支持。一方面在家大獻殷勤,討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讓他們開心。阿航在網上搜索捐獻造血幹細胞相關的知識給家裡人看,告訴家裡人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安全的,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現在醫療技術進步了,也不會發生意外,還動員在醫院上班的媽媽去醫院諮詢相關專家,讓他們打消各種顧慮。

阿航對家人講:「自已付出的只是可以再生的造血幹細胞,而對方得到的是生命,重獲新生。」「誰都疼愛自已的孩子,如果此時自已不伸手救人,他們將失去自已的孩子。」這些話說到了爸媽的心裡最軟的地方,他們也很希望幫人救人。聽說患者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家人很快對患者的家庭產生了同情,產生了放不下的牽掛,都不希望一個完好的家庭發生變故,希望患者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希望他們一家人能找回原本屬於他們的幸福。

阿航的艱苦「調解」最終有效,家人最終同意了阿航捐獻救人。就這樣,阿航得以成功捐獻造幹細胞,成為海南綻放的第100朵「三角梅」。

雨過天晴,空氣非常清新,人們的心情非常舒暢。此時阿航眼中的三角梅更加艷麗絢爛,這分明是「愛的梅花」。透過那一團「熱情」如火的三角梅,阿航的目光望向了遠方,海的那一邊,惜日的患者恢復了健康,一家人時而漫步於街頭,時而漫步於村野,多麼美麗的一幅圖畫!

來源:《博愛》

編輯:李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WGutG0BMH2_cNUgSo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