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群里聊天時,一寶媽說:「她家老大今年進入叛逆期,二寶最近也老頂嘴,兩寶一起攻擊,很頭疼,也很難過。」寶寶頂嘴,在平時經常碰到,也讓一些家長很頭疼,那寶寶為什麼老是頂嘴呢?
寶寶頂嘴,是長大的一種表現。寶寶在不斷的成長中,思想越來越成熟,想法越來越多,自主意識越來越強,不甘被父母「控制」,想「我的人生我做主」,自然就會出現頂嘴的現象了。
1、以大人為榜樣
今天下午,菡寶讓我幫她拿個東西,我說「稍等一下」,菡寶馬上說:「我讓您幫忙拿東西,您就說稍等,您和爸爸讓我幫忙時,都要求立刻馬上,我以後也要稍等一下,在幫忙拿。」我們也經常聽到人們說:「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是因為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都會以父母為榜樣,看樣學樣,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寶寶。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給寶寶做一個好的榜樣。比如要求寶寶認真刷牙、飯前洗手時,家長要先認真刷牙、飯前洗手;要求寶寶不挑食時,家長就要不挑食;要求寶寶做到的事情,家長自己必須先做到。
2、家長誤解
昨天力力與小朋友一起玩時,突然打起來了。力力爸過來,問都不問,對著力力直接開罵,並讓力力像小朋友道歉。力力說:「我沒有錯,是小朋友先罵我,先動手打我的,為什麼要我道歉呢,應該是他向我道歉。」當家長誤解時,寶寶都會覺得委屈,自然會頂嘴,告訴父母,誤解自己了;同時向家長表達,發生問題時,你相信別人,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不論什麼時候,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寶寶,發生爭執時,先弄明白原因,避免誤會寶寶。當家長知道自己誤會寶寶時,要向孩子道歉,獲得原諒。
3、我是為你好
就像前面的力力,爸爸在沒經過力力同意的情況下,給他報了格鬥班。力力爸覺得男孩子嘛,應該強壯些,但是力力不喜歡格鬥,但又反抗不過爸爸,就這樣在爸爸的強迫下,去了格鬥班。在以後的日子裡,父子兩經常因為上課不專心,態度不積極而吵架。
在生活中,家長經常插手干預寶寶的生活。正是家長這種「我是為你好」的想法,特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寶寶已經有自己獨立的想法,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家長對孩子,應該象對朋友一樣,做事之前,先商量,了解寶寶的想法,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的身上。
4、討價還價
今晚上菡寶說要看電視,我說,「那你先跳繩,跳五分鐘,看五分鐘電視。」菡妞說,「媽媽,我跳20個,看10分鐘電視哈。」「不行,跳幾分鐘,看幾分鐘。」「跳幾個,看幾分鐘」。其實我也知道,菡寶就是想多爭取看會電視,但是原則不能破,所以我不鬆口。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益。寶寶既然要爭取,肯定不會聽從家長的意見,會先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大人不同意,就會採取下一步措施,一步一步地試探家長的底線。此時家長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明確的告訴寶寶自己的態度,讓寶寶知道自己的地現在哪。
以上就是寶寶頂嘴的原因。當孩子頂嘴時,家長要冷靜面對,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爭鋒相對。
我是『菡媽育兒』,歡迎留言討論,喜歡的也可以關注,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