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謝娜發了一個1歲半女兒自己剝雞蛋的視頻,很快就引來了網友的關注。大部分網友表示:跳跳悄悄真棒,都能自己剝雞蛋了,也有部分寶媽網友表示:跳跳悄悄的動手能力真強,自家孩子現在啥都不會呢。
大莉:我家孩子每次吃飯時,撒得到處都是,衣服上,桌子上,一頓飯下來,自己變成小花貓了。看到這種情況,我就想喂他,也不知道該不該堅持讓她自己吃飯了。
小吳: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對比咋這麼明顯呢?這麼懂事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呢?求方法,在線等。
美美:我家就是一個熊孩子,老是邊吃邊玩,每次吃飯用半天,還霍霍的哪都是,吃雞蛋時,更厲害,邊吃邊掉,吃一半扔一半。
也是,1歲半的孩子,能把雞蛋殼完整的剝下來,平時肯定沒少練習,不然就不會找到竅門,完整的剝下來,可見謝娜張傑夫婦平時很注意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動手能力強的孩子,長大後,自理能力和獨立能力都會很強,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有些父母老後,給孩子留房,留錢,留權,留地,不論留啥,都比不上留給孩子獨立自理能力,這種能力不論什麼時候,都會一直陪著孩子,永不放棄。
但是這種能力,不是說給就能給的,父母要從小就開始幫助孩子培養這種能力,在孩子不同的階段,讓孩子做不同的事情,別老是覺得孩子太小,捨不得,要知道,現在的狠心,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心。
現在覺的孩子小,不捨得用,等孩子養成好吃懶做,事事等父母的性格或闖禍後,在想改就比較難了。
怎樣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的能力?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放手
在生活中,很少有父母可以做到放手散養。一種父母是覺得孩子比較小,還不具備自己動手的能力,一種是嫌麻煩,覺的孩子自己做時,會把東西弄得亂七八糟,自己還得收拾,那還不如自己去弄。
孩子越小模仿能力越強,這時教他們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他們會因為好玩、好奇認真的去做,認真的學。這時的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覺得孩子小,不會做,其實孩子的能力是很強大的,要慢慢的去激發,要是不放手,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棒。
孩子第一次穿衣服,可能會穿錯,寄錯扣子;第一次吃飯,可能撒得滿地都是;第一次畫畫,可能哪哪都是顏料,出這些問題很正常,不要覺得麻煩,父母要有耐心,慢慢去引導,做上幾次,就能做好了。
2、父母示弱
在與孩子的相處中,父母要學會示弱,並向孩子表達出,我需要你幫忙的意向。這時,孩子是很樂意幫忙的。他們會覺得,我長大了,也可以幫助別人了,就像孩子想在比賽中的第一是一樣的,他們也想讓人覺得自己很厲害,不是那個一直需要人照顧的寶寶了。
同時他們也明白,父母也有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不是萬能的。父母的示弱,會讓孩子學會更好地照顧自己,照顧他人。
3、鼓勵孩子多嘗試
當然孩子開始做的時候,可能會弄得亂七八糟,容易有一種我做不好的感覺,容易身心受挫。這時父母要多鼓勵孩子,一次失敗不算什麼,也很少有人做事一次就成功的。不能遇到問題,就退縮,嘗試的多了,肯定會成功。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就像小寶寶開始是不會走路的,不也慢慢學會了嗎。當然,寶寶學走路時,會經常摔倒,摔倒了,爬起來,接著走,小寶寶可是沒想過要放棄,要學習小寶寶這種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
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不一樣,所以孩子的動手能力也不一樣,動手能力強的孩子,自理和獨立的能力也強,動手能力差的孩子,自理和獨立的能力也差。你家的孩子動手能力怎樣呢?
我是『菡媽育兒』,歡迎留言討論,喜歡的也可以關注,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