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你給過孩子安全教育嗎?
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因父母的疏忽而導致發生意外,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意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不注意,日常行為都可能傷害到孩子。
如果父母的安全防範意識差,很容易察覺不到身邊的危險,加上沒有眼睛沒有時刻盯著孩子,是發生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如果父母細心點,認真點照看孩子,就可以降低意外風險。
孩子從電動車掉下造成顱骨損傷
小希是單身家庭的孩子,因爸爸外出打工,便把孩子託付給老母親。從此,奶奶不論走哪,都帶著小希。一天奶奶去工廠上班時,就把小希帶到了工廠。有一天工友也帶了12歲的閨女。倆孩子便一起在外面玩電動車。
結果不到1小時,工友帶著兩孩子回來了,並對小希奶奶說了一句,孩子剛才從電動車上掉下來了。奶奶看小希沒有哭鬧或任何不適,便沒有在意。
但是晚上到家後,小希就嘔吐不止,直喊頭疼。面對這突發情況,奶奶趕緊帶孩子去看村醫,結果因設備不足,無法檢查,醫生建議到外面大醫院檢查下。
沒想到,剛到大醫院,就把孩子送進了重症監護室。小希奶奶看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控制範圍,便給剛去外地打工的兒子打電話,讓他趕緊回來。後來經過醫生確診為顱骨損傷,目前小希已經做了一次開顱手術,還處於昏迷的狀態,隨時準備第二次手術。
對父母而言,只有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並加以有效的引導,才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提高孩子安全意識的4個方法:
1、平時給孩子講解安全知識
孩子沒有安全意識,不知道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這就需要父母平時多給孩子講解一些安全知識了,並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讓他們知道,什麼東西能玩,什麼東西不能玩,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
比如平時切菜時,告訴孩子,菜刀屬於危險品,容易切手流血;不要亂動電源,更不能扣電源口,容易觸電等等。
就像菡爸覺得今年地震次數相對較多,便對菡寶講了很多地震來臨時的保護知識,並進行演習。只有這樣,孩子在遇到地震時,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2、父母以身作則
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走路不看斑馬線,不看紅綠燈,孩子也會跟著不看斑馬線和紅綠燈;如果父母嚴格遵守交通安全知識,那孩子也會嚴格遵守交通安全知識。
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而孩子沒有辨別好壞的能力,就會模仿父母所有的行為,好的行為能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壞的行為則讓孩子跟著學壞。而壞的行為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了。
所以,父母要從日常生活開始,從小事開始,給孩子帶好頭,以幫助她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3、防人之心不可無
孩子遇到的危險也不全是意外,像性侵和拐賣就屬於人為的傷害了。所以,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對陌生人,要有基本的防範意識,更要學會勇敢地拒絕陌生人。同時,也要告訴孩子男女的不同,性別的區分,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部位,不能讓異性觸摸。
4、運用實例教育孩子
前段時間萱萱與爸爸一起看了黃渤演的《親愛的》這部人販子電影,當時爸爸當時還告訴萱萱很多關於人販子和走丟的安全知識。直到現在,萱萱都記得,不論什麼時候,都不離開爸爸媽媽的視線,而且平時也是這樣做的,出去玩,不遠離爸媽。
其實在生活中,經常有孩子走丟、墜樓等事件的報道。遇到這類事件時,一定要乘此機告訴孩子,怎樣避免危險的發生。只有結合實例的教育,才會加深孩子的安全意識。
這個社會看著美好,同時也隱藏了很多未知的危險,很容易因父母的忽視造成傷害,所以父母要從自身開始,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讓娃從小就學會保護自己,健康成長。
我是『菡媽育兒』,歡迎留言討論,喜歡的也可以關注,一起學習靠譜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