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省交通運輸廳聘請國內多名專家成立過江通道建設技術專家委員會,為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質量推動新一輪過江通道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勇出席會議並講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為專家頒發證書,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局長蔣振雄主持會議。
此次成立的過江通道建設技術專家委員會分橋樑組和隧道組,包括多位院士、設計大師和教授、教授級高工,均是交通領域、工程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行業領軍人物。
專家們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著眼於建設「人民滿意、世界領先」的標誌性工程,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開拓創新,攻堅克難,致力於對跨江橋隧工程的總體計劃、重大關鍵節點進行把關,對工程關鍵技術難題和專題技術研究進行諮詢,對重大技術方案論證、重大施工方案審查、風險控制給予指導,為江蘇過江通道建設高質量推進提供堅強的技術後盾。
江蘇地處「一帶一路」交匯點、長江經濟帶龍頭地帶、長三角核心區,長江江蘇段幹流總長約430公里,隨著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江蘇段已成為黃金水道的「鑽石區段」,江蘇段僅占長江通航里程的1/7,卻承擔了長江全線70%的貨物運量。
預計至2025年,全省已建和在建過江通道數量將達30座,過江通道瓶頸基本緩解;
至2035年,已建和在建過江通道數量將達36座,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過江通道系統,實現長江兩岸區域間、城市間多通道、無障礙、一體化、便捷高效連接,促進寧鎮揚、錫常泰、(滬)蘇通經濟板塊緊密融合發展和江蘇區域協調發展,較好地策應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實施。
在新一輪過江通道建設中,我省將不斷提升過江通道建設和管理水平,著力打造交通強國建設江蘇樣板工程。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過江通道 重點協調好與生態紅線、環境敏感區、危化品安全控制區等之間的關係,集約利用沿江岸線資源、環境資源;
加快建設多功能、復合型過江通道 大力發展多種運輸方式共用過江通道,提升過江通道的復合性,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快建設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型過江通道 努力突破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引領技術,積極探索過江通道籌融資模式、運營管理模式、養護管理技術的創新。
來源:省交建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LabHG8BMH2_cNUg1i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