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諸葛亮為何自比管仲、樂毅,便明白孔明怎麼想出《隆中對》的

2019-10-31     臥牛說歷史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寫到「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諸葛亮將自己比作管仲、樂毅。每次讀到這裡,我便會有疑問:諸葛亮為什麼不用別人自比,比如姜尚、蕭何,偏偏是這兩人?

我曾認為管仲管民主文、樂毅管軍主武,諸葛亮以二人自比是為了說明自己是文武全才。後來我又想,若是如此,以姜尚自比不是更好?姜尚親自率軍打下了齊國的土地,之後對齊國的治理也是井井有條,姜尚一個人便代表了文武全才。

《史記·齊太公世家》

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

太公至國,脩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

很多人將管仲、樂毅做過的事與諸葛亮相對比,證明諸葛亮的才能不下於二人。這也只說明了諸葛亮比得上管仲、樂毅,卻沒有解釋為什麼如此「自比」。後來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的名聲是怎麼傳出來的?我覺得若搞明白這個問題,也許便能找到諸葛亮如此自比的原因。

一、諸葛亮自比於管仲、樂毅的言論是誰傳出來的?

不少人認為為古代名士靠著傳播名聲,等著所謂的主公上門請教,其實這是不現實的。名聲確實是步入仕途的關鍵一點,亂世之中需要的更是才學。

好比荀彧舉薦郭嘉,他肯定與郭嘉有過交流,知道這人肚子裡確實有貨,這才會推薦給曹操曹操見了郭嘉,首先是「論天下事」,看看郭嘉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郭嘉通過了曹操的考驗,曹操才有「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的感嘆。

東晉謝玄是由自己的親叔叔謝安舉薦出世的。聽說謝安推舉謝玄,就連謝安的政敵郗超也無話可說,因為郗超也認為「玄必不負舉,才也」,謝玄的才華不會辜負了舉薦。名聲或許會帶來一定的好處,關鍵仍是自身的才華。

現在不少人認為諸葛亮出山前的名聲是自我吹噓,好減少自己步入仕途的阻力。若你僅是傳播所謂的名聲,只會讓人恥笑,諸葛亮也是如此。他自比管仲、樂毅的話傳出去後,得到的反應是「時人莫之許」,由此可見這樣的話不會是諸葛亮主動傳出去的。

註:漢末的環境也很少有如此「狂妄」的做法,孔融就是自比姜尚、孔子,結果落下個「狂士」的名聲,曹操殺孔融的理由便是其一。諸葛亮出山後的做法,也顯示他不是一個狂放的人。

諸葛亮居住於隆中,來往的無非就是石廣元(名韜)、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崔州平(名鈞)這些人,著名的「諸葛四友」。石韜、徐庶後期在曹魏做到了高官,至少證明了這些人都非庸才。

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沒有響應的才學匹配,大家也聊不到一塊去。古代不比現在,沒有那麼多的「八卦故事」供我們來聊天打發時間。這些人聚在一起,無非便是才學交流,或者對天下大勢的看法。

漢末天下大亂的形勢,諸葛亮與幾位小夥伴肯定會深入探討,他們或許會以「如何結束亂世」來開頭,其他的便是諸葛亮他們之間的自由探討時間了。

諸葛亮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說:「我會用管仲、樂毅的方法來平定天下。」至於什麼方法,我們最後再說。諸葛亮的想法得到了崔州平和徐庶的認可。

當這些人與別人聊天的時候,或許提及諸葛亮治世的方法,說他會學管仲、樂毅的手段來平定亂世。傳著傳著就變成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中間的過程卻省略了。

諸葛亮要的不是「自比管仲、樂毅」的名聲,而是學習他倆的治國救世的方法,希望以此來解決漢末的亂世。

諸葛亮為何要借鑑學習管仲、樂毅的方法?這與諸葛亮、管仲、樂毅三人所處的環境有關。

《三國志·諸葛亮傳》

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二、漢末亂世與管仲、樂毅面臨的形勢十分相像。

先說說管仲。管仲活躍時期,正是中原華夏諸侯的危急時刻。諸侯北方面臨著戎狄諸族的威脅,南方則面臨著楚國的威脅。

楚國與中原諸侯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服飾,說是異族也不為過。更何況春秋時期的楚國從來沒有將自己當做夏人(周朝諸侯被稱為諸夏),自熊渠開始已經自稱王號,將自己擺到與周天子等同的地位。

《史記·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楚國經歷了楚武王、楚文王兩代君主的發展,將漢水流域的諸多姬姓國一一消滅,實力的擴張讓楚國有了「欲觀中國之政」的野心。到了楚成王時期,楚國更是兵進中原,兵臨陳許鄭諸國,周朝諸侯岌岌可危。

這時候的齊國還是個弱國,甚至連鄰國魯國都打不過。我們孰知的曹劌論戰,講的便是魯國曹劌打敗齊桓公的故事。若以齊國一國之力,別說楚國,連諸戎狄等族都打不過。

這時候管仲給齊桓公出了個注意:聯合諸侯,一起抗擊外敵。這就是春秋有名的「尊王攘夷」。

齊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齊桓公率軍攻打山戎,救下了燕國。齊桓公二十五年,狄人攻滅衛國,殺為衛懿公。緊接著狄人攻打邢國,齊桓公率領宋、曹聯軍救邢,從而大敗狄人。

《左傳·僖公元年》齊師、宋師、曹伯次於聶北,救邢。

正是憑藉著聯合諸侯的戰略,齊桓公與楚國在召陵會盟。其後直到齊桓公去世前,楚成王不敢再北進中原一步。

《左傳·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

《論語·憲問》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孔子的話足以說明管仲的功績了。管仲對齊國內部進行改革,外則聯合諸侯共抗強敵,這才使得齊桓公戰勝戎狄、蠻楚,成為春秋霸主。

樂毅所在的燕國,面臨的情況與管仲類似。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趁著燕國內亂之際發兵攻打燕國,打下了燕國都城薊。直到兩年後燕太子平率眾驅逐齊兵,燕國才再次立國。太子平繼位後是為燕昭王。

燕昭王立志復仇,廣招賢臣。樂毅便是這時候進入了燕國,成為燕昭王的亞卿。燕國面臨齊國,就好比管仲相齊時面臨的楚國,僅以燕國的力量是不足以戰勝齊國的。燕國想要報仇就得拉攏更多的國家。

這時候的齊國是東方一霸,將周邊的魏、趙、韓、楚都揍了一遍。其他四國雖然沒有燕國那麼慘,但也不願意繼續被齊國「欺負」。

樂毅將五國共同伐齊的想法對其他國家一說,立即紛紛表示同意。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統帥聯軍攻打齊國。正是樂毅聯弱抗齊的想法,創造了連下齊國七十多城的戰績。以一弱國差點滅掉一霸主,也就樂毅而已。

《史記·樂毅列傳》

燕昭王怨齊,未嘗一日而忘報齊也。燕國小,辟遠,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禮郭隗以招賢者。

樂毅於是為魏昭王使於燕,燕王以客禮待之。樂毅辭讓,遂委質為臣,燕昭王以為亞卿,久之。

燕昭王問伐齊之事。樂毅對曰:「齊,霸國之餘業也,地大人眾,未易獨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與趙及楚、魏。」

三、諸葛亮從管仲、樂毅中學到的經驗。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隆中對》形容的是「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漢獻帝僅僅是名義上的天子,這與春秋、戰國的形勢多麼相像。如此雜亂的環境中,若想從中脫穎而出,管仲、樂毅的聯弱抗強便是一個好的借鑑方法。

假如袁紹與曹操對峙的時候,劉表與孫權聯合,曹操的局面就難看了。北方諸侯各自為戰,最後被曹操一一消滅,成就了曹氏大業。漢末雖然亂,沒了縱橫家在中穿針引線,變成了類似大魚吃小魚的戲碼,弱小的勢力存活都不長久。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不是認為自己的才能比得上二位,而是要學習、借鑑其成功的經驗。有人會對隆中對提出疑問,劉備才去拜訪,你就拿出了「隆中對」,有點太假了吧。他們或許沒有考慮過,《隆中對》便是諸葛亮治世之法。

諸葛亮認為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這與樂毅認為齊國不可力敵的理由不一樣嗎?勢力弱小,如何抗敵?「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這不是管仲治理齊國、聯絡諸侯的方法嗎?

諸葛亮出山遊說東吳,上來便是刺激孫權,你打曹操不?不打就趕緊投降,去北方侍奉曹操吧。這個手法與蘇秦遊說六國合縱抗秦像不像?

《三國志·諸葛亮傳》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諸葛亮的隆中對並非空中樓閣,在春秋戰國早已有人率先用過了,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不過是將過去的經驗結合當下的時事,重新加以整合,這才有了《隆中對》。

諸葛亮與徐庶他們平時交流的時候,沒少說自己的戰略主張。這才使得徐庶相信諸葛亮確實有管仲、樂毅之才。

諸葛亮不是神,他無法預言未來。他對天下大勢的判斷不過是從歷史中推測出的罷了。《三國志》稱諸葛亮「獨觀其大略」,說明他讀書多,「不求甚解」,善於從中總結經驗、規律。這在《長短經·任長》中得到驗證:

諸葛亮曰:「老子長於養性,不可以臨危難;商鞅長於理法,不可以從教化;蘇、張長於馳辭,不可以結盟誓;白起長於攻取,不可以廣眾;子胥長於圖敵,不可以謀身;尾生長於守信,不可以應變;王嘉長於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許子將長於明臧否,不可以養人物。」

諸葛亮可謂是博採眾家之長。若沒有讀過這些人的著作,沒有研究過這些人的「執政方略」,他不會做出如此貼切的評價。

諸葛亮執政中有著法家的身影,比如諸葛亮執政初期的「刑法峻急」,以及後來的賞罰分明(斬馬謖以及自貶官職)便有典型的法家身影。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又有道家的恬淡虛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有儒家的忠義。諸葛亮能治兵、能屯田、能外交、能造木牛流馬,這些都是他從書中學來的。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既是諸葛亮對兒子的要求,也是自己經驗的總結。才華從哪裡來?學習中來。諸葛亮對管仲、樂毅的借鑑,便是從書中學習而來。

司馬徽、徐庶先後舉薦諸葛亮,因為他們是諸葛亮的親友,這些人是最了解諸葛亮的一撥人。平時無事,大家閒聊,諸葛亮便會將自己胸中抱負對著大家說一說。久而久之,親朋好友都明白了諸葛亮心中的想法。

諸葛亮心中所想就是如同管仲、樂毅一般,將一個弱國,打造成天下強國嗎?劉備實力弱小,有吞併天下的雄心,諸葛亮與劉備正好是天作之合。

書生不出門便曉天下事,這不一定是吹噓。歷史是有一定規律在內的,有些人總能從社會的發展軌跡中,摸出其中暗含的規律。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他通過書中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歷史脈絡,差的便是具體的實踐。

人物在變、具體的事情在變,道理卻沒變。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的背後,顯示的是諸葛亮治學、治世的態度,彰顯的是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把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jiqJ24BMH2_cNUgDXC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