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美好丨接受了1個月的呼吸康復訓練,76歲老人擺脫了呼吸機

2020-04-14     老年生活報

「還以為這輩子就只能躺床上,靠無創呼吸機維持生命了,哪裡想到還能恢復得這麼好!」因慢阻肺合併呼吸衰竭而入院的向先生感激地說道。

去年4月3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接受了1個月的呼吸康復訓練後,向先生不僅擺脫了呼吸機,還可以生活自理了。

2019年3月,家住長沙馬王堆76歲的向先生,因慢阻肺再次急性發作合併Ⅱ型呼吸衰竭,被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搶救。經仔細診查後,呼吸科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中,除了常規的抗炎、化痰、解痙平喘、無創輔助通氣等治療外,還指導早期進行呼吸康復治療干預。

經過系統的康複評估,有針對性的設計運動處方,科學的呼吸康復鍛鍊一月後,向先生現在每天能自行刷牙洗臉,吃完早餐後還能自行在病房裡散步,生活完全自理。

對於大多數老年人而言,功能康復是很重要又不容易的事。

需要指出的是,諸如「偏癱了才需要康復」「殘疾了才需要康復」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最新的老年康復理念告訴我們:不能面臨失能或已失能後才談「康復」。

正因如此

官方《老年失能預防核心信息》指出,

重視康復治療與訓練

功能康復要重視,留住美好別喪志。

康復治療與訓練,輔具合理來配置。

科學使用作用大,改善代償不費事。

老人治病同時應進行康復治療

同樣是骨折,手術治療後,年輕人因為沒有這些老年退化性問題,可以通過自己逐步增加活動量獲得很好的功能恢復。而老年人遇到同樣的情況,由於疼痛、麻醉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手術後輕度抑鬱等原因導致進食差,不敢早期下地活動,又受到傳統說法「傷筋動骨一百天」的影響,日常活動明顯減少。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肌肉萎縮、關節攣縮、肺部感染、營養不良、下肢深靜脈血栓,這些很有可能導致一個簡單骨折手術後的患者直接變成臥床患者。

老年康復治療的第一原則是早期介入。早期康復不僅能促進老年人功能的保持和恢復,還能有效預防各種併發症和合併症,如血栓、肺炎、壓瘡、營養不良、肌肉萎縮、關節攣縮等。

第二原則是採取綜合措施。臨床上,常結合學科分為神經康復、骨科康復、心肺康復、老年康復等,每一類又細分為不同的技術。有時候我們需要多種措施多管齊下,共同促進患者機體功能恢復。

哪些康復治療方法靠譜

不得不說,現在不少老年人對康復的印象還停留在「活動胳膊、活動腿」「領著遛彎兒」的概念上。

其實,我們所說的正規老年康復治療方法主要有中醫康復和西醫康復兩大類。中醫康復包括針灸治療和推拿按摩治療。西醫康復包括運動治療、作業治療、認知治療、心理治療、言語治療、吞咽治療、物理治療、心肺康復等。

其中,運動療法是老年康復治療的核心治療手段。它利用器械、徒手或老年人自身力量,通過某些運動方式(主動或被動運動等)使老年人獲得全身或局部的運動功能、感覺功能恢復。運動療法著重進行軀幹、四肢的運動、感覺、平衡等功能的訓練,包括關節運動訓練、肌力訓練、有氧訓練、平衡訓練、易化技術訓練、移乘轉移訓練、步行訓練。

老年康復的目的是幫助老年人延緩、減少功能障礙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出現了疾病發作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我們首先想到的除了治療之外,還應有康復的及早介入,而不要等失能後才想到康復,或根本忽略了康復的重要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pIzgHEBnkjnB-0zNK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