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底該走多少步?
許多網絡文章莫衷一是,
老年朋友們也一頭霧水。
小編決心從權威報道和科學期刊中
搜索出最權威的研究,
給老年朋友們提供真正的參考。
1、最少2100步,1萬步不科學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的最新研究,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研究人員從「女性健康研究」中提取6379名平均年齡79歲女性數據,發現與每日步行少於2100步的人相比,每日步行2100步至4500步之間即可將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風致死風險降低最多38%;每日步行超過4500步則可將風險降低48%。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安德烈亞·拉克魯瓦表示,儘管廣為流傳,但關於人們需要日行1萬步來保證心血管健康的證據不多。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每天走一走,哪怕步數不多,也對健康有幫助。
2、每天多走2000步,一年減肥4斤半
同樣來自新華社的報道,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多步行20分鐘至40分鐘的人會穩步減輕少量體重。
卡羅琳·理查森博士總結有307名志願者參與的9項研究,參與者每天至少比平時多步行2000步,多者可達4000步。結果發現,其中8項研究中的志願者們多少都減輕了些體重,人均每周減輕體重約0.05公斤。參與者堅持一年後,體重最多能減輕約2.25公斤。如果能在運動的同時調整飲食習慣,效果會更明顯。按平均步長計算,2000步約相當於0.6公里。
3、有效步數5000步,明顯降低血糖
通過對52名患有2型糖尿病老年人進行14周中低強度的步行運動干預實驗,發現每日總步行在14000步左右,其中達到有效步數5000步(步速在60步/分鐘以上,步行時間要求連續10分鐘),可以顯著降低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改善TC、TG、HDL-C、LDL-C等指標,優化患者糖代謝及血糖控制水平,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陸大江/《「有效步數」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影響》/《體育與科學》2011年第2期)
4、6000步+負荷練習,年齡提高10餘歲
在對355名平均年齡在(65.5±6.02)歲的老年人,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研究對象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進行長達12個月的運動干預實驗發現,在經過健步走和自體重負荷練習後,研究對象的日步行數均超過6000步,時間超過30分鐘。明顯改善了受試者的體力水平,有效降低了其血壓和BMI,使綜合體力年齡提高10餘歲。(安楠、王松濤、王安利等/《中老年女性健身鍛鍊適宜強度的研究》/《體育科學》·2005年第8期)
終極結論
步速:100步/分鐘
步數:3000至5000步
時間:30至50分鐘
以上這一中低強度的步行運動對老年人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有顯著的作用。(徐浩/《老年人步行運動適宜的強度和量的研究》/《當代體育科技》2019年第32期)
提醒
老年人參加身體活動應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興趣愛好,來選擇適宜的項目和鍛鍊強度。在表面上看似具有「隨意性」,實際是較為科學的。老年人的體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各方面機能不斷退化,對於外界刺激的控制要求較高。運動負荷,應講究循序漸進,在促進健康的同時,發展老年人對身體活動的興趣,提高其主觀能動性。
健康是一種科學,
不是胡說八道。
專業科學研究
才能告訴我們正確答案。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親朋,
大家一起了解健康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