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特色田園鄉村:大美徐周 幸福田園

2019-12-16     泰州文話

徐周村位於江蘇省靖江市市區西郊,江平路北側,馬橋鎮北部,屬城郊結合區域。因村內徐姓、周姓人家多而得村名。

徐周村全村共9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5平方公里。全村基礎設施完善,組級道路全部硬質化,80%以上的農戶使用沼氣或秸稈氣。徐周中心村現有人口2800來人,去年人均純收入近3萬村集體資產超1000萬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徐周村曾是遠近聞名的棉花高產村。1994年,棉花種植形勢一片大好,徐周村的棉花產量也連續多年蟬聯全市第一,村書記徐忠祥卻在此時提出棄種棉花,改種畝均效益高的外貿蔬菜和水果,建成靖江冷凍廠外貿果蔬種植基地,徐周村在靖江第一個走上了農業結構調整的新路

1998年,外貿蔬菜行情趨冷,徐忠祥又提出要「兩條腿走路」,帶領村民展開了熱火朝天的葡萄種植,全村800多畝農田最多時有近300畝種上了葡萄。

2010年開始,徐周村又在全市率先推行土地流轉,將村裡300多畝田地流轉給投資者種植苗木、瓜果蔬菜,發展觀光農業。

村裡順勢建起了一條3公里長的採摘走廊,將種葡萄的、種桃子的、種櫻桃的、種梨子的、種柚子的十多家合作社串聯起來。

在徐周村葡萄園南側,籬笆院內一座漆成淡綠色的農家小宅,二層高的小樓背靠嚴家港,正對百畝良田,一眼望過去,與周圍景色渾然一體。這就是徐周村第一個農家樂,由上海老闆黃雲彭利用村民家的房子改造而成。2016年底開業以來,累計到訪遊客已近萬名

在滬靖農家樂東北側,「鳳來儀」「金桔蜜棧」「魚躍龍門」三家新民宿也開門迎客。和丈夫原先在外地打工的陸朋芳回鄉經營了「齊心飯店」,就在村部隔壁,旺季時得另外雇上四五位村民才忙得過來,年營業額有近80萬

近年來,徐周村在農業方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以種植蘆筍、葡萄、翠冠梨、花卉、苗木、蔬菜為主,招引農業項目10餘個。

目前,徐周村立足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積極打造徐周鄉村旅遊項目,同時開闢上海及蘇南旅遊團隊前來觀光,提升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一定要從徐周大道走一走,讓路邊的天然氧吧給心肺做一次SPA。

春天來,千萬不能錯過十里櫻花大道。春風拂過,簌簌的櫻花雨洒洒落落,百櫻爭春的盛景定會讓你迷醉。

徐周村內有兩座中式古典橋樑,一為「資善」廊橋,風雨廊架的設置,自古以來就有保佑百姓風調雨順之說。

一為「世德」馬橋。馬頭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發達」的美好寓意。

徐周的橋名也很有講究,隱含著靖江的「八大姓」:

世德(范)、伏波(馬)、資善(朱)、遂初(祁)、文會(陳)、梓溪(劉)、書帶(鄭)。

當年,岳飛元帥率軍來到靖江,安營紮寨,安集江淮流民。靖江如今的八大姓,都是跟隨岳飛南下的中原士兵和百姓的後代。

徐周有規劃好、環境美、人氣旺的農民集中居住區,也有依水傍樹的特色民居。

這裡有百年四合院——孫家老宅。白牆、黛瓦、雕花青磚、飛翹屋脊,猶如一幅中國山水畫。

這裡有「竹」和「木」搭建而成的生態採摘走廊。根據沿線作物在廊柱上配上不同的裝飾。比如,以凌霄襯枇杷,以紫藤襯葡萄,以月季襯蔬果,形成錯落有致的鄉村景觀。

徐周的人文傳承好看。舉頭可見孝老愛親故事,低頭可品萬卷書香。

2017年,徐周村農家書屋被評為全國示範農家書屋。


馬橋一日游線路推薦

岳文化主題園——孫家老宅——採摘走廊——蘆筍餛飩店——蘆筍體驗館——白衣文化廣場——三愛草莓園——福興高老莊。


上午

岳文化主題園

孫家老宅

採摘走廊

高5.99米的岳飛像

從西環沿江平路向西行駛,大約需要15分鐘,就來到江平路南側的岳文化主題園。沿著石頭小路,漫步來到高5.99米的岳飛像前。穿過一片小樹林,來到園內湖中心一個別致的仿古樓閣——聚福閣,這裡是靖江首個岳文化主題圖書館。

聚福閣四面環水,靜謐安寧。樓閣藏書2000餘冊,圖書由岳飛傳記、岳文化研究、宋史研究、國學經典四大類組成,一館足以領略岳文化的全貌。除此之外,岳文化主題園還有生態健康養殖觀光區、休閒垂釣娛樂區、休閒旅遊綜合服務區、民俗文化展示區、漁家特色餐飲美食區等。

在岳文化主題園對面是升級改造後的孫家老宅文博園。

孫家老宅,以明清院落式建築特色為主體,白牆、黛瓦、雕花的青磚、飛翹的屋脊、古舊的木門窗和木質結構,一切都很復古。孫家老宅文博園包括孫家老宅古民居博覽區、原始工坊一條街體驗區、觀光果園採摘區、生態主題遊樂區、有機養種植區等8大功能區域,集歷史風貌、高雅文化和時尚生活於一體。


其中,醒目古樸的牌坊門樓、老水車、舊紡車、石磨、石器等各類的古民器具,琳琅滿目;酒坊、豆腐坊、點心坊、醬坊、磨坊、內蒙古大草原民族文化特色小吃、原始美食、農家樂、生態休閒體驗等,更使人流連忘返。

徐周村開放了近6公里的採摘走廊,沿途串起村內10餘家合作社資源,形成一條獨具風味的農家旅遊線路。採摘走廊兩側搭建純色花架,並種植各種藤蔓類的果木、花草。到了夏天,小夥伴們可以來摘葡萄。


午餐

蘆筍餛飩店

在靖江,不論節日大小,只要是個節日,都要吃餛飩,似乎吃餛飩是靖江人對節日的最大敬意。餛飩哪都有,但靖江人都偏愛馬橋餛飩。馬橋餛飩有多好吃,不需要過多的修飾語,吃過就自然知道。

近幾年,馬橋人利用當地優勢,建成了蘆筍養殖基地。

在徐周村村委會旁就有一家餛飩店,一年四季主打1元一隻的蘆筍餛飩。蘆筍餛飩保留了馬橋餛飩的特色,味道鮮美、餛飩皮薄,加蔥、鹽、味精、少許醬油和胡椒粉做湯,最好有豬板油,極品。

蘆筍,味道鮮美,清爽可口,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蔬菜。加入蘆筍汁的麵皮,看起來翠綠鮮嫩,吃起來清新爽口,口腔仿佛迎來了「春天的味道」。蘆筍餛飩的餡料很簡單,主料只有豬肉和蘆筍,鮮脆爽口的蘆筍搭配口感飽滿的豬肉,鮮咸回甜。

此外,提起馬橋美食,就不得不提香沙芋。靖江人說起香沙芋,鼻尖自然就會聞到那股獨特的香味。煮熟的芋頭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拈起一個放入口中,輕輕一咬,糯軟清香,黏滑爽口,芋頭那香糯嫩滑的口感,瞬間在心中滌盪開來。香沙芋或干燒或燴或同雞、豬肉、鰻魚等一起紅燒,都很美味。小靖最愛干燒芋頭,連皮煮,煮熟後剝皮,蘸調料或者就這麼吃,糯而綿粉。

馬橋街頭的大小排檔都能品嘗到風味獨特的香沙芋和馬橋餛飩。

推薦位於徐周村的徐周土菜館、齊心餐廳、蘆筍餛飩店,在這裡,你都能品嘗到地道的馬橋美食。

下午

蘆筍體驗館

白衣文化廣場

三愛草莓園

福興高老莊

沿著徐周中心大道一路向北,就是徐周村500畝蘆筍基地,蘆筍體驗館位於蘆筍基地北側。蘆筍體驗園占地3500畝,有基礎設施大樓、蘆筍養生堂、蘆筍民宿、蘆筍物流中心等。在這裡,小夥伴們可以購買到蘆筍茶葉、蘆筍面、蘆筍粉皮、蘆筍點心、蘆筍唇膏等十餘種蘆筍延伸產品。

來到五圩港邊,一塊醒目的「白衣堂」標誌躍入眼帘。

白衣堂景點建設採用宋式建築的斗拱元素,加以現代造園、休閒場所的構造方式,共分為歷史地名牌、文化長廊、親水平台、小遊園、憑闌橋五個部分。文化長廊通過白描線刻的形式,分別展示了「岳飛出世」「岳母刺字」「槍挑小梁王」「大戰愛華山」等岳飛生平故事,以及《滿江紅》與靖江、馬橋與白衣堂的地名由來的傳說等內容。

另一部分長廊則通過圖文方式,重現白衣堂老街的市井百態、風俗人情,勾起人們濃濃追憶的同時,傳遞「勤儉家風,百業興旺」的白衣堂文化。連接文化長廊與五圩港東側村莊的一座小橋,隨著長廊的建成,被更名為「憑闌橋」,它也是白衣堂文化長廊的一部分。

4月正是吃草莓的好時節。三愛村內,有圍繞草莓採摘所新建的農家採摘園。區別於一般的草莓種植大棚,三愛草莓園的連體大棚高度較高,前來採摘的遊客在大棚內可以不用彎腰行走,採摘過程更為輕鬆。抓緊時間,也許你還能趕上最後一撥草莓採摘。

位於馬橋鎮福興村的高老莊休閒娛樂中心占地100畝,步入其中,碧水環繞。一幢幢小屋紅牆藍頂、樣式別致。波光粼粼的魚塘掩映在綠樹叢中,這裡還設有餐廳、健身房等。愛釣魚的小夥伴可以在這裡消磨一整天的時光。

一年十二個月,徐周有五個月都飄著果香。5月,枇杷甜倒牙;6至9月,桃梨滿園葡萄壓架。

什麼是最新鮮的距離?莫過於一伸手,果子從枝頭到嘴裡頭。

徐周的梨是翠冠梨,又稱「六月雪」:果皮細薄、肉脆汁多、味濃鮮嫩、色澤鮮潤、清鮮可口、有機種植、核小無渣,堪稱極品。

徐周的葡萄名氣更大,有「徐周」商標,是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徐周的葡萄品種更精,以巨峰、夏黑、醉金香當家。

在徐周,你可以吃到最有營養的蘆筍,人家可是有著「蔬菜之王」的名頭。徐周有2000畝的蘆筍種植基地,可以為深加工提供充足的綠色有機原料。

蘆筍遍身是寶,鮮筍可生吃,可加工成食品;莖葉可制茶,可制粉;根莖可榨汁,可烘乾入藥……

靖江徐周村

交通線路

1、公交:靖江汽車站乘坐226、233、258、靖江泰興城際公交車到徐周村站下車即可。

2、自駕:沿西環江平路向西直行到如海超市紅綠燈右轉直行到徐周村村隊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Zu0DW8BMH2_cNUgOo5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