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箭未必要命,中一石頭可難說啊,古代投石兵的威力了解一下

2020-09-23     噠噠萌

原標題:中一箭未必要命,中一石頭可難說啊,古代投石兵的威力了解一下

玩過遊戲羅馬2的玩家一定都熟悉被投石兵,在真實的歷史戰爭中,投石兵真有實戰價值嗎?先不說這種武器的威力如何,投擲的準確度似乎就令人堪憂,進入中古時代之後,還有投石兵這個兵種嗎?

從歷史上來說,投石兵不僅有實戰價值,還是標準的高端兵種,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內也創造過輝煌的戰績。例如迦太基人和希臘人在西西里的戰役中曾經因為投石軍的表現好獲得了大勝。

巴利阿里群島的投石者(以其投擲者的技能而聞名)。

色諾芬的《長征記》中,他們在突圍過程中飽受波斯弓箭手騷擾,於是把隊伍里所有的羅德斯投石手集中起來與對方弓箭手對射,這些投石手發射鉛彈丸射程比弓箭手遠,成功的驅散了波斯弓手。

在阿拉貢-納瓦拉的阿穆賈維爾突擊兵的經典戰績中,一個輕步兵擊倒5個重裝騎兵的戰例中,其中兩個騎兵就是被投石擊倒的。

在我國古戰史中,也有明史兵志中記載,井陘盛產螞螂手,善於運石,能發百步。戚繼光的練兵實際里,牌手要準備好水光拳石六塊。

由此可見,全世界範圍內的古戰戰例中,近至我國明朝,都有使用投石兵的不錯戰績。那麼投石兵的威力到底如何呢?有人說石頭太大扔不了幾米,太小也難以砸透盔甲,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投石兵所使用的投石索和其他武器一樣,最初都是從新石器時代的狩獵工具演變而來。

投石索可以分為好幾種類型,其一就是帶有皮巢的,使用時將一顆石球放入皮巢中,投石器一頭一般被固定在手掌上,手握投石器兩端旋轉,到達一定速度後鬆手,石球則按慣性軌跡被拋向目標;還有一種是一根繩子,繩子兩端系上石球,使用時握住繩子中央,用離心力將石球(連同繩子)一起拋擲出去;還有一種是印第安人用的,用繩子系三個石球,主要用來向運動中的動物或人的腿部拋擲,一旦擊中,繩子會在石球慣性作用下將動物或者人的腿牢牢綁住(大家在電影里應該見過)。50年代國內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使用投石索。

其次,古代歐亞地區投石兵一般用的是鉛彈,也可以用挑選過打磨過的石頭,威力其實還是相當不錯的,古代那種鎖子甲、亞麻甲很難防禦石頭類的遠程重擊。有記載顯示,遠程兵種里只有投石手才能有效打擊帕提亞具裝甲騎,可見投石兵的遠程攻擊力甚至超過了弓箭。

有網友用以下圖示的鎖子甲來說明投石的傷害力,使用靶箭頭,8MM粗竹箭杆,全箭87CM長,45磅超拉過耳根抵近射擊,最多就是在這件札甲上打個凹坑。

在任何距離被這個規格的弓箭射中,一般結局如下:

但如果在10米距離左右,用這樣的扎甲應對下圖投石索扔出的半個拳頭直徑的石頭,結果可能就是直接拿到醫院的病危通知書了。

以上的實例大概可以說明投石索的實戰威力。

雖然投石索在一定範圍內的物理傷害超過了弓箭,但制約這種武器廣泛使用規模的一是投擲精度,二是訓練,對投石索使用熟練的人群基本也就是那些特定地域的人。

現代藏族人仍在使用的投石索。

進入公元後也不是投石兵沒落,只是傳統意義上無甲的僱傭投石兵越來越少。這主要是羅馬帝國兵制改革的原因,專業的輔助軍團出現,弓箭手訓練越來越好,裝備也逐漸優化。但另一方面,羅馬主力的重裝軍團自己也慢慢變成了適用投石和一種使用鉛配重的投擲武器的能手,當時大盾上帶多發投擲武器的不少。

從另一方面來說,專業投石兵的最大問題是投擲精準度訓練難度高,訓練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以射手來說,射十發彈,五十米上靶,這個基本上可以當作訓練有素了。這個程度的弓箭手在五十米距離基本無法威脅披鐵甲持大盾的步兵,而投石索卻可以對這類部隊產生極大威脅。如果距離近到30米,弓箭還是無法對重甲大盾產生很大威脅,投石索卻可以對這種部隊造成極大殺傷。除非是現代防暴盾牌,皮盾木盾吃不了幾塊石頭。一個訓練有素的投石兵和一個訓練有素的弓箭手誰強?在地中海區域不好說(弓的性能不好),前者看似比較有利於控制軍費,但也就是適合作為動員民兵或少量僱傭,也適合打甲冑盾牌不齊的部隊,用來驅散陣型很好用。如果是像羅德島這樣的專業投石兵,僱傭的價格也不會比弓箭手低,與弓箭比沒有優勢,又更難量產,只能慢慢變為一種步兵的普遍技能。畢竟五十米上靶對弓箭手來說專門練個小半年就行了,用投石索的人就得天天練練兩年都未必穩定上靶,而練兩年弓箭手可以百步穿楊了。

總的來說,投石的物理傷害並不遜色、甚至強於同時期的弓箭,同樣投石兵這一兵種在弓弩發展的前期曾經十分輝煌,但隨著弓弩的發展沒落了,但不能因為它的沒落而否認它曾經的興盛。

註:本文由生嚼高麗棒、句章居士、三炮政委阿仙奴、九百九十九年人參兄、典獄長、eumenes、Manzikert、脫殼穿甲彈、歡樂原始人、drakecat、亂世梟雄劉玄德、markgraf等北朝網友的精彩發言彙集而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xKXuHQBeElxlkkaG4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