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要比西安城好聽得多,當初為何要改名呢?又是誰改的?

2020-09-23     噠噠萌

原標題:長安城要比西安城好聽得多,當初為何要改名呢?又是誰改的?

長安城要比西安城好聽得多,當初為何要改名呢?又是誰改的?

中國經歷了那麼多的封建王朝,要說哪個城市的龍氣最重。毫無疑問會是長安城,也就是如今的古城西安。歷史上一共有十三個朝代都在西安定都,由此可見這裡的風水是多好了。很多人就會感到納悶了,長安聽著要比西安好聽得多,為什麼要改名字呢?

西安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西周時期,周文王那會兒把西安稱之為豐京。等到劉邦得了天下之後覺得豐京這個名字不好聽,就把這裡改成了長安縣。未央宮在長安縣修建起來後,劉邦就帶著漢朝的官員們一塊搬家到了長安縣。既然都成了都城,長安縣自然也不能為縣了,於是就改成了長安城。意思也很簡單,就是長治久安,圖個吉利。

後來隨著時代變遷,長安城上一級的區域名字一直都在變,比如唐朝時稱之為京兆府,漢朝時稱之為京兆尹,元朝時稱之為安西路。後來元朝的安西王造反了。就改了名字為奉元路了。

元朝晚期,朝廷官員腐敗無能,經常欺壓百姓,各地的起義勢力紛紛解放而起。立誓要比這些蒙古人給趕出中原。這些勢力不斷爭鬥,兼并。最終朱元璋成功脫穎而出。奉元路也正是朱元璋的部下徐達帶兵攻占下來的。既然都改朝換代了,那元朝留下的地名也應該換一換了。奉元路是徐達攻占下來的,朱元璋把這個權力交給了徐達。

徐達本身是個大老粗,取名字時猶豫了半天,後來他得知這兒原來是安西王的地盤,那就索性叫西安吧,西邊安定的意思。可以說長安在這之前一直都是存在的,後來隨著區域間城市與城市的交融越來越密切,各個城市也融合了,我們一直所稱讚的長安也改名為西安

其實朱元璋打下天下後也想著是定都長安城的,他甚至已經開始行動了,畢竟在古代能有那麼多朝代在長安立都,那一定有他們的深意,朱元璋對此是深信不疑。他把自己的太子朱標派到了長安城考察,然後自己準備一番就能夠遷都了。朱元璋計劃的挺好的,可惜他沒想到太子朱標從長安回來後不久便去世了。朱元璋這下子犯了嘀咕了,這是長安不歡迎他?後來這件事就一直被拖,一直等朱元璋去世都沒有辦妥。

後來的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朱棣發動兵變當上了皇帝。那時的朱棣意氣風發,他認為蒙古人對中原依舊有很大的威脅。於是他大手一揮,遷都北京。自此西安這個名字也算是塵埃落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t-JuHQBURTf-Dn5Ix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