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與申不害變法,站在同一歷史起點,為何差距會如此之大?

2020-09-21     噠噠萌

原標題:商鞅變法與申不害變法,站在同一歷史起點,為何差距會如此之大?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戰國時期多國變法。在戰國時代的初期,諸多諸侯國都開始試圖變法圖強,秦國的商鞅變法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奠定了崛起的基礎,此後逐步成為可以一統天下的強國。

而就在商鞅變法的同一時期,韓國也進行了申不害變法,申不害變法的時間在公元前355年,而商鞅變法則在公元前356年,此時秦國在陝西地區的統治還沒有達到特別穩定的局面,而韓國現在也是剛剛兼并鄭國沒有多久,二者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而兩場變法都是以法家思想為綱要的變法行動。

但歷史上的商鞅變法所造成的歷史意義遠遠大於申不害變法的歷史意義,商鞅的改革使得秦國開始強大,並且為後來的一統六國創造了前提條件。而申不害的變法雖然使得韓國一時間富國強兵,但其改革成果並沒有一直延續,韓國在之後的歷史形勢中還是逐步走向了衰微。

下面就從幾個方面出發,來看一看這兩場變法彼此間的不同之處吧

一,變法的主要內容

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在於三個方面:一,加強法治建設,樹立統治者威信;二,改善軍政制度,為秦國創造強有力的統治基礎;三,改革土地制度。於是商鞅一方面努力推行他所創立的律法體系,另一方面積極獎勵軍功,用功勞獎勵代替世襲土地,削弱貴族階級的力量,使得秦國的統治集團更加牢固,從根本上改革土地制度。

申不害變法的主要內容在於兩個方面:一,加強統治者權力;二,限制貴族權力,使得統治核心的行政效率提升。申不害變法也進行了關於法治的加強,但更主要的是進行對於官制的整頓,使得制度更加有利於韓王進行專制統治,並且打擊了可能影響改革的貴族階層。

申不害的變法是一場不折不不扣的政治領域專項改革。

從這個角度來看,商鞅與申不害變法在變法領域上有著明顯不同,商鞅將改革延伸到整個社會領域並進行不斷實行力度極大的改革政策,申不害變法較為保守,申不害主要將改革集中在制度領域。

二,變法的力度

商鞅變法力度很明顯要強於申不害變法,首先商鞅變法涉及到了整個秦國的各個階級,與之對抗的力量是秦國的一整個貴族階級,而申不害變法的對手主要是部分的貴族群體派系。

其次,商鞅的法度更加嚴明,在其主政期間,真正做到了法紀嚴明,在「法無例外」的情況下,甚至就連秦國公子也會被商鞅的法律懲戒。而申不害的變法,主要是做到了點到為止,在使得君主情報手段與施政手段得到提升之後,僅僅是讓國內的各種勢力感到威脅壓迫之後便不再作為。

三,改革的傳承性

商鞅雖死,商法仍存,由於商鞅的改革使得秦國政治局面煥然一新,此後秦國繼續走向了商鞅所規劃的強國路線,並且之後的統治者都很明智的不斷加強商鞅所創立的體制。

申不害的改革,並沒有改革整個體制而是加強了制度創新,其實如果有人按照他的思路繼續循序漸進進行改革,申不害的改革成果還是能夠擴大的,但僅僅是制度層面上的創新,很難找到新的改革傳承人,所以申不害變法之後便沒有更進一步的作為了。

由這三個方面對比來看,商鞅的改革比申不害改革更冒險更激進,但商鞅的改革卻有得到了很好的落實,由於這種落實性的優良使得商鞅的改革更具備改革傳承性,所以商鞅的改革相比於保守的申不害改革更能發揮作用。

由此看來,一場改革來說,除了要考慮現實性條件外,過分的保守也會使得改革無法發揮作用。對於改革來說,只有真正的針對問題的根本所在,才能夠成為一場成功的改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kldrnQBLq-Ct6CZRn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