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時期,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受到衝擊,為何唯獨對英國影響不大

2020-09-21     噠噠萌

原標題:大蕭條時期,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受到衝擊,為何唯獨對英國影響不大

一九二九年,一場聲勢浩大的經濟危機席捲了全世界各個國家,歷史上稱之為大蕭條時期。在這個時期中,幾乎全世界的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的衝擊,其中德國就是因為受到衝擊太大,其經濟直接崩潰,而希特勒借著這個機會,挑起外部矛盾,成功當選德國最高領袖,最終帶領德國挑起了二戰,也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次經濟危機,才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除了德國之外,全世界各國其實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尤其是歐美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一個個幾乎都遭到了重創,甚至很多國家直到二戰結束之後,都沒能緩過這個勁來。不過,說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既然在大蕭條時期,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受到衝擊,為何唯獨對英國的影響卻不大呢?

實際上,英國其實也受到了衝擊,但是這個衝擊和其他國家相比,就小的太多了。在大蕭條時期,他的工業生產僅僅下降了20%左右,而美國卻足足下降了56%,數萬家的企業倒閉關門,事業人口多大1700萬。而英國之所以受到的影響不大,主要得益於三點原因。

首先,英國在一戰勝利之後,經過短時間的經濟快速增長後,他們的經濟增長逐漸放緩,甚至慢慢的處在停滯狀態,因此,他們將大部分的資本都投放在了國外,比如說他們海外的殖民地、中國以及拉美等地。而這些地區,恰恰是受到衝擊較小的一些地區。

其次,英國當初採用的「帝國特惠制」,也是他們能躲過這次衝擊的重要原因。所謂的「帝國特惠制」其實指的是,在英國內部採取關稅的優惠,不過對其他國家和資本和商品,卻要加收高額的關稅。如此一來,英國是得益了,可惜卻害苦了其他國家。

英國人占有了市場,能源源不斷的獲得廉價原材料,而其他工業國家就比較慘了,他們不僅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國際市場,就連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因而導致他們的危機進一步加劇。德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果當時英國人能分為德國一點湯喝,德國人也未必就會發起戰爭。

其三,為了應對這次危機,英國的兩個黨派,保守黨和工黨選擇握手言和,他們聯手組閣,很快就推出了一系列應對經濟危機的舉措,為了降低這次危機對英國的影響,他們還在原有的社保基礎之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加大了對失業者的救濟,這才使得他們國家沒有出現嚴重的事業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N1nrnQBURTf-Dn5YQ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