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由於受到家裡的經濟條件所限制,很少有機會到除機關食堂以外的餐館裡吃飯的記憶,那餐館不論大小,基本上都沒進去過,哪怕是開在家門口的那幾家諸如回民食堂等的飯館等。記憶中所去過的一家餐館,就是開設在現在動物園馬路對面公交車總站那個位置上的一家名字為廣東餐廳的飯館。
當年,公交車動物園終點站的占地遠沒有現在這個規模,它只占據了靠近馬路的那個位置,而公交站的後面是一大片空場,而我所說的廣東餐廳就坐落在公交站點的後方靠近東面的那個位置上。論那飯館的規模在當年應該是不小的,室內的裝潢也很不錯,至於當年那兒都有些什麼廣東的特色菜品出售,由於年齡比較小,我沒記住。
記得那地方我一共去過兩次,第一次應該是在國家三年困難時期,那也是我記憶中,全家第一次下館子。那次是因為家裡來了親戚,全家人陪著親戚一起遊覽了動物園,游完動物園時,那天色已經臨近傍晚,於是爸爸便帶著一行人來到了那個叫廣東餐廳的地方。
當年,廣東餐廳在飯館的外面用蘆席搭建了一個很大的蘆席棚子,在那蘆席棚子裡擺放了好多張桌椅,我們全家人連同親戚便一起圍坐在一張靠近公交總站的桌子旁。那天我們都吃了點什麼?我已經沒多少印象了,記得好像有小花捲,印象比較深的是在那席棚里有好幾個穿著破舊的小女孩子圍著每張桌子轉悠,在沿桌乞討。但由於正處於最困難的時期,好像她們也沒討到什麼東西。也是,那時我們連自己的溫飽都不能解決,哪裡還有餘力顧及別人?
多年以後,我已經成為了一名產業工人(學徒工),在某汽車製造廠的底盤車間充當專業電焊工。那次是因為我們焊工組裡有人升級,漲了工資,按照組裡的慣例,漲薪者拿出30元請客,然後,組裡的其他人員每個人在湊2元錢的份子,集資一起去拿廣東餐廳大吃了一頓。那次,除了我們全組人員之外,其他組的諸如沙力,趙小相等與我們組關係走得比較近的工友也一同參加。
記得那次我們占據了整整的兩大桌,每一桌都要了滿滿一桌子的菜,由於那菜不是我點的,加上我當年還是個土包子,基本上也沒去過什麼飯館,更不知道叫這個名字,或叫那個名字的菜是何物,所以,那天我們都要了些什麼菜,我基本上沒有記住。只記得那天每個桌子都剩下了不少。那天那餐館裡正好有一個上訪者在討飯,等我們吃好以後,準備離席的時候,他找了兩隻大號的塑料袋,將我們桌上的殘羹剩飯一掃而盡,竟然裝滿了兩隻大號的塑料袋。這也是我最後一次去那兒。
後來,動物園公交總站進行了改造,那廣東餐廳連同它門前的空場都被幾座高樓所占據,成為了聞名於世的「動批」,但那廣東餐廳卻不知搬到了哪裡?
(轉自老北京網:老劉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