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君士坦提烏斯-尤利安悲劇一生的分析和思考

2019-09-30     煙雨清風客

君士坦提烏斯-尤利安。他是君士坦丁大帝死後對於羅馬帝國的影響極其巨大的皇帝。縱觀其一生,可謂是一路坎坷,一生漂泊,好不容易時來運轉卻英年早逝。尤利安他被基督教稱之為邪惡的叛教者,自從尤利安去世後一直到文藝復興運動之前,他一度受到了全體基督教世界的抹黑,狂熱的基督教徒們不遺餘力的抨擊指責他的一生。稱他為篡奪皇位的叛亂者,背棄基督教的異端,基督徒們指責他破壞了君士坦丁大帝留下的完善的官員制度。破壞了羅馬世界的和平。然而,隨著近代宗教改革地進行,激進的先哲們有稱呼他為一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偉大的哲學家,寬容的皇帝,羅馬傳統的復興者。

一、 恐怖的童年噩夢

在中國,有句諺語,匹夫無罪,但是懷璧其罪。君士坦提烏斯-尤利安如果只是出身於一個普通的羅馬人的家庭,那麼他恐怕就不會面對這樣悲慘而又屈辱的前半生了。不幸的是,作為皇族一出生就站立在了權利的漩渦之中,就像任何人都無法抵禦權力帶來的誘惑一樣,處在權力漩渦中心的他們舉步維艱,在爭奪權力的鬥爭中,只要走錯一步就可能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然而,即便是沒有爭奪權力的意願,卻也往往會被波及到,從而失去自己的生命。

君士坦提烏斯-尤利安他的父親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原本按照權力繼承的順序,羅馬帝國的皇位本應該屬於他的父親。但是,在血腥的宮廷鬥爭中,尤其是在蠻族入侵,吏治崩壞,貪腐橫行的公元四世紀,羅馬帝國早就沒有秩序可言了。依靠陰謀和殺伐果斷獲得帝位的君士坦丁大帝,並沒有為難自己的兄弟。相反的他把自己的帝國一分為五。分別賜給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子和兩個侄子德魯馬特烏斯和漢尼拔利阿努斯。君士坦丁大帝如此做可能是為了消滅內訌,維持皇室的團結,從而穩固自己家族的統治。

然而,最後的結果卻事與願違。很顯然君士坦丁大帝的三個親生兒子並不想要和自己的兩個堂兄弟分享帝國。於是乎在君士坦丁的葬禮上,發生了血腥的一幕,出席葬禮的所有君士坦提烏斯皇室家族的所有成員都在皇宮慘遭屠戮,其中不僅包括君士坦丁大帝生前指定的兩位侄子繼承人,還包括君士坦丁大帝健在的兩位兄弟。及其及其妻子和兒女。根據史料記載在這場宮廷謀殺中至少有五十名君士坦提烏斯家族的成員被屠殺。

尤利安和他的哥哥加盧斯因為年紀太小並沒有出席葬禮。也可能是兇手看到他們年紀太小於心不忍,沒有殺害他們。但是從一個養尊處優的皇族少年一下子就失去了一切,他們親眼看著自己的親人被奪去了生命,自己藏在屏風的後面瑟瑟發抖。對年僅六歲的尤利安來說,這是一個噩夢,一個陪伴了他短短31年生命的噩夢。毫無疑問,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次子君士坦提烏斯,儘管他多次對外宣稱這件宮廷謀殺事件和自己無關。但是明眼人誰都看得出來,死去了兩位繼承人是誰的獲益最大,在草草的處理完政變後,君士坦提烏斯急忙趕到潘諾尼亞和自己的兄弟會和,之後他們一起分割了帝國。

二、被當作奴隸一般囚禁的歲月

雖然尤利安只是一個孩子,但是作為擁有皇室血統的君士坦提烏斯家族的男子,他仍然擁有帝國皇位的繼承權。對於靠著血腥的陰謀手段獲得皇位的君士坦提烏斯來說,尤利安和他的哥哥加盧斯仍然是一個威脅。我們並不知曉他為什麼沒有斬草除根。君士坦提烏斯只是把尤利安和他的哥哥加盧斯囚禁在了尼科米底亞。

正是在這座城市君士坦丁大帝一病不起,最終撒手人寰。雖然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親人,但是好在尼科米底亞是一個大城市,在尤利安的家庭教師中,有一個叫做馬多尼烏斯的奴隸,正是他交給了尤利安希臘文化,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教師,他希望通過是尤利安兄弟二人沉迷於文學世界來減少失去親人被囚禁的悲痛。然而,好景不長,在尤利安十二三歲時,他們被迫從大城市尼科米底亞轉移到了小亞細亞的深山之中,在這裡沒有親人,也沒有和藹可親的家庭教師,只有孤獨寂寞的古堡和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

他們具體被囚禁的地方是卡帕多細亞的馬塞魯,在這裡他們的生活地位一落千丈。負責監視他們的主教奧爾基烏斯十分的嚴厲,他們甚至不被允許前往附近的城市凱撒利亞。在這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尤利安和他的哥哥加盧斯可以接觸的也就只有負責監視他們的警衛們,和打點他們生活的奴隸。在這裡他們再也沒有一個可以說知心話的朋友了。

在隨後的七年時光中尤利安就是在這樣的極端壓抑的環境中成長。在這裡他也養成了自己獨特的哲學家苦中作樂的性格。

三、苦盡甘來的凱撒

很顯然三兄弟之間的和平並沒有維持多久,君士坦丁大帝死後的三年,長子君士坦丁二世和三子君士坦斯爆發了戰爭,長子命喪三弟的士兵之手,屍體被像是小兵一樣扔進了河裡面。君士坦斯理所應當的接受了大哥的全高盧,西班牙還有不列顛。一下子占據了三分之二的帝國。然而,君士坦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對於他而言只要和他一起打獵,一起吃喝聚會的玩伴就是他的知己。他不去經營自己和手下軍官和士兵的關係。因為君士坦斯驕奢淫逸,引發了民眾和軍隊的不滿。終於在君士坦斯取得了對大哥的勝利之後的十年。他手下的將官們發動了政變。君士坦斯在逃亡的途中被追擊的騎兵趕上,身首異處。

帝國西部的動亂,君士坦提烏斯不可能無動於衷。他連忙集中軍隊準備西征討伐叛軍。此時的加盧斯被任命為了凱撒,掌管帝國東部,尤利安也因此獲得了久違的自由,他前往希臘學習哲學和文學。在那裡他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曙光。好景不長,由於宦官的誣陷君士坦提烏斯處死了尤利安的哥哥加盧斯,尤利安被重新任命為凱撒統領帝國的西部領土。終於尤利安遠離了宮廷鬥爭擺脫了自己的陰狠毒辣的堂兄。這對他而言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在這裡他即將開始自己的的傳奇一生。

四、英年早逝的明君

雖然尤利安的前半生歷盡艱辛,就在前不久他又失去了自己親愛的兄長。但是精通古希臘哲學和文學的他。並沒有被困難所打倒,他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革自己官員制度。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自己的士兵,在每一次戰爭中他都身先士卒,在他的帶領下羅馬軍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斯特拉斯堡戰役和高盧戰役徹底地擊敗了入侵的阿勒曼尼亞人,他減免高盧地區的稅款,整理恢復高盧東部地區的耕地。

帝國西部的經濟開始恢復,在 尤利安治下的羅馬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眼看著尤利安的實力越發的強大,君士坦提烏斯開始發難,他想要抽走尤利安最精銳的兩萬軍隊。沒想到軍隊發生了譁變,在高盧的四年的親歷親為早就使得官兵信任了這位瘦弱的君主。他們知道奧古斯都想要謀害他們敬愛的凱撒尤利安。於是乎,為了保護他,軍隊擁立了尤利安稱他為奧古斯都。眼看著內戰又要發生,巧合的是,君士坦提烏斯在這一年突然撒手人寰,在他去世之前,指定了尤利安作為繼承人。

就這樣尤利安兵不血刃地得到了整個帝國。在進軍君士坦丁堡之後,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恢復了羅馬的多神教信仰,驅逐了皇宮內的宦官,裁撤官員,精簡政府機構,極大地促進了行政效率。然而正當他要東征波斯,準備收復北美索不達米亞時,卻在戰鬥中受傷,被標槍刺中了腹部,最終死於傷口感染。

在彌留之際他簡短地交代了後事「我堅信帝國存在之意義,在於保證人民的安全與繁榮,並為之付出努力。我可以問心無愧地斷言,為政後我所推行的一切政策,皆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

說完這些後,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然後繼續說道:不能再多說了,我精力不濟,感到死亡即將來臨。唯有一事必須做最後的交代。關於皇帝的人選,我不做提名。我的抉擇可能考慮不夠周到,或不夠明智。若無法獲得軍隊的支持,我的推薦會危及到他的生命。人選有諸位決定,我僅祝福羅馬帝國的百姓,能在賢明君主的統治下。過上安全幸福的生活。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君主啊,在他的彌留之際考慮的仍然是帝國的百姓,顧及到他人的安危。可惜的是,在他死後,衰落的羅馬帝國再也沒有振興的可能性了。

結語:

尤利安大帝是那個時代傑出的帝王,在當時基督教並沒有成為國教,還有其他的宗教在和基督教進行著競爭,而且基督教本身也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和分歧例如阿里烏斯派和塔納西烏斯派之間的惡鬥。宗教應該是拯救人類靈魂的至高無上的存在而不是為了獲取現實社會利益的群體。尤利安強烈的反對宗教支配世界,他可能是唯一的一個發現了一神教弊端的古人。

他精簡政府機構,甚至將一部分權力下放給地方官員。這樣極大的增加的政府的行政效率還節省了許多不必要的開支。這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君王。只是可惜他的執政歲月只有短短的19個月,如果他可以執政19年,他會繼續的改革,或者會令病入膏肓的羅馬起死回生,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羅馬人的故事》

2.《尤利安大帝》

3.《君士坦丁大帝之後的羅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zMnmW0BMH2_cNUgIn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