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爭之世,不爭則亡,崇尚武力的漢朝:「戰鬥民族」是怎樣練成的

2020-04-27     煙雨清風客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生存的基本規律。在自然界中,弱肉強食,貓捉老鼠,狼吃羊,強者活,弱者亡;在人類社會中,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說的都是優勝劣汰的意思。

大爭之世,不爭則亡。在漢朝,匈奴擾邊,國家領土和主權時常受到威脅。因此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有極強的「尚武精神」。漢朝重武,認為國捐軀、戰死沙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因此,我們後世常稱漢朝人民是——戰鬥民族

大爭之世,不爭則亡,崇尚武力的漢朝:「戰鬥民族」是怎樣練成的

一,全民戰鬥的漢朝,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1,皇家崇尚戰鬥永遠是風向標

在漢朝,劉氏男兒們都有一身錚錚鐵骨,個頂個的勇士。畢竟高祖有云:「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如此渴望得到勇士為國家鎮守四方,子孫後代怎麼可能不爭氣呢?

劉家男兒的勇猛主要體現在兩件事上,一是與熊格鬥,二是抗擊匈奴

先說第二件事:抗擊匈奴。漢武帝劉徹一生曾傾全國之力,對匈奴發動了十五次遠征。他曾親征匈奴,登單于台,與匈奴決戰。這也是漢武帝此生豐功偉績之一,早已傳成佳話。

第一件事,聽起來可能有些荒謬,但是歷史上確有此事。而且劉家好兒郎不止一個人與熊格鬥過,漢武帝劉徹、廣陵厲王劉胥都曾手刃過熊

要知道,熊體積龐大,兇猛異常,發起怒來可能幾個成年男子一起上陣都對付不了。

但是咱們這位厲王可不是普通人,相傳,他力能舉鼎。猶記得上一位試圖舉鼎的是戰國時期的秦武王嬴盪,但不負其重,最終氣絕而亡。因此可知,史書所記載的這位厲王堪比嬴盪,天生神力,那些幾個成人對付不了的熊,在他的空手格鬥下,竟都「莫不短脰」而死。足以見其勇猛非常。

2,要善戰、愛戰的士大夫才是真的官員

雖說皇家宗室子弟們都愛武術,但是士大夫之族也不是吃素的。在漢代,有幾個官員不懂點劍術呢?就連文職類官員都頗懂武道

如西漢著名辭賦家司馬相如,以文采聞名的他,劍術也十分了得;漢末的文人田疇不僅好詩書,亦善擊劍;東漢末年曹操麾下的名士崔琰,也因精通劍術而聞名一時。

還有一些比較「硬核」的官員,他們的勇猛果敢可謂「名垂青史」。

曾經有一位學者名為李膺,皇帝外放他去任護烏桓校尉,烏桓騎兵來犯,他身先士卒,雖然「身被創夷」,仍然拭血進戰,如此勇猛,讓人不禁懷疑他學者身份的真實性。

還有一位學者名為陳蕃,對,就是王勃口中那個「徐孺下陳蕃之榻」的陳蕃。他生活的那個年代,宦官當政,朝堂烏煙瘴氣。他曾在古稀之年,為剿滅宦官黑惡勢力,手持兵刃,帶領數十名太學生攻進皇宮。這般老當益壯,勇氣可嘉,真是令人嘆服。

要問這些官員們怎麼對習武之事這麼上心呢?畢竟,這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文武雙全的官員更得聖上歡心嘛。用一句玩笑話來形容就是:不想當將軍的學者不是好官員。

3,俠士頻出的社會面貌

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能有俠士「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懲惡揚善匡扶正義,這是我們理想社會的面貌。漢代,正是這樣一個遊俠頻出的時代

《史記》曾記載過一位著名的遊俠——郭解,相傳太原有一小巷名為俠義巷就是為紀念他所建。他短小精悍,心狠手辣,曾亡命天涯,做過僱傭打手,也曾掘過墳盜過墓,他喜愛散財結義,劫富濟貧。

由俠士頻出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在漢代,從君王到普通民眾,都是尚武之人

二,為何漢朝人民崇尚武力?

1,「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自然環境的影響

漢王朝初建立時,匈奴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時常擾邊。這些游牧民族有完善的軍事裝備,善射,馬匹優質且擅長馬上作戰,這樣的實力對比讓中原王朝很頭疼。這些可以征服卻尚未征服的土地,強迫著漢朝人生出憂患意識

普遍尚武,習武弄劍、保家衛國是作為漢代男兒的使命。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主權不受侵犯,是漢代男兒義不容辭的責任。尚武學武,便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

2,「風吹草低見牛羊」 亦農亦牧的結構

漢初,經濟、軍事實力都較弱,高祖出行甚至找不到同色拉車的馬,可見當時畜牧業資源十分匱乏。而相比之下,同時期的匈奴不僅士兵驍勇善戰,而且兵強馬壯

曾有白登之圍,劉邦被圍困七天七夜,後來因賄賂單于之妻才得以脫身。

經歷了這次奇恥大辱,漢朝統治者深刻意識到,國家的實力雄厚才是硬道理。靠和親維持的和平只是一時的,唯有發展軍事,厲兵秣馬才能使黎民百姓不受匈奴的侵擾。

文景兩帝奮發圖強,積攢國力,實施農牧業並行的政策,致力於提升馬匹的質量。這種努力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才見顯著成效,漢武帝數次遠征,終於趕走了匈奴,穩定了中原的政治格局。

漢王朝雖以農耕經濟為主,但也擁有強大的畜牧業,因此,漢朝的男兒自小就可以騎馬賽馬,這使得他們有了崇尚武力的資本。

3,「生死看淡,重視名聲「值得敬佩的死亡觀念

眾所周知,漢朝推行儒學。「殺身成仁,為義而死」是儒家所一直提倡的生死觀

孔子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好男兒應當死於邊野,死在戰場上馬革裹屍,為國捐軀才是男兒的使命。

漢朝人民看淡生死,借用孟子的來說:「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想要追求的東西有勝於生命的,討厭的東西有超過死亡的,所以不畏懼生死。

那些自戕尋短見的人是漢代人所鄙視的,那是懦夫之舉;那些征戰沙場馬革裹屍的人是他們所推崇的,這才是勇士行為;這樣的思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男兒崇尚武力,保家衛國。

三,崇尚武力對漢朝帶來了的積極意義

1,湧現了一批武藝強大,保家衛國的身先士卒

要知道,在戰爭中將軍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一個軍隊戰鬥力的發揮程度,依仗的是將軍的指揮才能的優劣。將軍,顧名思義,千軍萬馬的統帥,因此一個軍隊將軍的強弱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強弱。

漢代,由於國家重視武力,名將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鐘室嘆良弓」的韓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李廣,「擁旄為漢將,汗馬出長城」的霍去病還有衛青、灌嬰、夏侯嬰等等,真可謂名將如雲。

這正是崇尚武力帶來的積極成果。他們自幼習武,盼望的就是有朝一日征戰沙場。他們有勇有謀,武藝高強,是漢王朝保家衛國,抵禦外來侵略的重要力量。

2,以武來朝,戰勝於朝廷

漢武帝一生多次遠征,擊敗匈奴,匈奴逃至漠北。於是,中原人從匈奴的手中奪取了絲綢之路的控制權,絲綢之路的獲得,不僅僅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也對漢王朝的興盛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通過絲綢之路,東西方文明得以交流融合。東漢時期,大批的佛教使者經過絲綢之路遠赴中國,傳播佛教思想。當時長安也建有伊斯蘭教和景教的寺院,這些異國的宗教思想的傳入,極大地豐富了中原王朝的文化。

通過絲綢之路,東西方貿易得以開展。中國的絲綢遠銷羅馬,中國也從外國購得珍珠、璧琉璃、奇石異物等,促進了東西方經濟的發展,也給沿途各國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總結:

試問,有哪個人、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願意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生活呢?沒有尚武精神的民族就像一盤散沙,禁不起風吹雨打。常言道「攘外安內」,二者相輔相成。漢王朝經歷了匈奴侵擾,意識到如軍事實力不夠強大,根本無法「攘外」,何談「安內」?

事實也的確證明,尚武精神使得這個「戰鬥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給其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積極力量。

尚武並不意味著凡事都要用武力解決,那是莽夫的表現,在新時代,我們尚武精神的新內涵表達的是一種憂患思維,正所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即便無人犯我中華,我們仍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思則有備,有備則無患。唯有文武兼治,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b6nvnEBnkjnB-0zIAr5.html